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梁思成先生的家庭相册,梁思成先生的文章,梁思成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上学时的作业以及梁思成先生晚年和妻子林洙的部分通信。其中有多张照片、书信原件、手绘图都是首次与读者见面,通过这些生动的照片、精美的图画和充满暖暖爱意的信件,可见先生真实的充满才情的另一面。
当然全书最为重要的部分还是先生的文章,这些文章的选择也是经过千思百量,用林洙先生的话说,基本上展现了梁思成先生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为了使更多的读者走进梁思成先生的建筑世界,在文章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了语言的通俗性和内容的普及性。
网友对梁(附"梁思成与已消逝的古建"系列图卡1套)的评论
第一,本书第二部分“惊起梁尘”占全书篇幅近80%,完全是对梁思成发表文献的复制粘贴。
第二,第一部分“余音绕梁”加了不少林洙与梁秀恩爱的照片,相比之下林徽因的照片则大都是工作时候紧张蹙眉的样子,看了让人很不舒服。
第三,最让人恶心的是第四部分梁林相敬,披露大量梁思成对林单方面的书信,没有一封林对梁的回信,单方面突出了梁对林的依赖。让人觉得林是借机在抬高自己,手法低劣,用心不纯。
1962年,梁思成、林洙与女儿林彤在香山这张照片儿很耐人寻味,女儿和继父的关系可见一斑。
通读一遍后发现封底有林洙的简介,一个耄耋老人,在给自己作简介时候,改嫁前的人生就应该只字不提么?所谓艰难岁月,所谓全力以赴。不想追究,不想再看到这本书。
全书除了梁思成先生关于建筑论述的精华,以及很多珍贵的照片之外,还收集了梁先生大量精美的建筑手绘图,纸张非常的细腻,又有些复古,薄薄的蜡质一样的光滑和半透明的质感,令人爱不释手。这本书居然也出了kindle版,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如果100本好书中有一本不适合做成kindle版,那必然是这一本。那种可以嗅到的书香,可以抚摸到的质感、可以看见的精致和严谨,必须是实体书才行。
书很不错,虽然封面小有褶皱,但内容不错,梁先生能将高深的建筑学知识通俗化,不易。再次申明:书内随附的不是藏书票,而是一大张梁先生手绘的印刷版建筑图,请不要再误导未见过此书的读者了。
另说明:此次的亚马逊快递的确是太快了,了不起。
想要冒充自己是个对大多数常识都有涉猎的文青,最终失败...
这本书看看停停,看看停停,直到现在也没看完。
一开始看的时候还非常认真的做笔记,什么歇山顶之类的。
到后面逐渐放弃,作为一个缺乏想象力和耐心的人,最后只能当睡前读物随便翻翻了。
其实说实话对后面那些书信真的完全不感兴趣。
还是让自己对名人保持一种崇敬吧,而这种崇敬是需要有距离的。八卦看多了,什么都破灭了。
打开书前面几页就让我惊艳到了,用了不是特别透的硫酸纸印了两组古建的测绘图、照片、渲染效果图,一直都只看过梁先生的线描式平面测绘图,已经画得非常精美,第一次看到带上了渲染效果的图,效果太美了,好立体好真实
文字还没细看,排版感觉很优美,不足之处就是觉得靠页脚的部分太近了,有点下坠感,版式很独特
书后附了梁先生写给林洙的家书(看时间应该是写给林洙女士的吧?63年以后已经结婚了),称呼肉麻呀~感情很好嘛,哈哈
临睡拆开了这本书,随手翻了翻。配图,排版,纸张对我来说都是上乘的,开电脑给了评价,在没认真阅读前,就觉得值,有时间一定慢慢看
一直敬佩梁先生已购有一些有关的书籍和DVD,此书编辑视角不同于其他,图文并茂简洁清晰,给你打开了中国建筑艺术欣赏大门,更敬重梁先生和林先生(林徽因,林沫)!
此书制作也非常精美! 值得拥有!
正在看,佩服大师的功力。
如果崇拜梁思成先生的话,我想这本书应该是案头必读的,该书以先生的工作为主线,穿插了家庭生活这条隐线,对于全面了解先生的生活轨迹有很大的帮助
包装质量都相当好,内容有字有画的,多是解释他工作,有兴趣的自然喜欢,没兴趣的就放手吧。
喜欢梁(附"梁思成与已消逝的古建"系列图卡1套)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