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凯南日记

发布时间: 2017-05-20 10:24:31 作者: rapoo

凯南日记

《凯南日记》冷战之父乔治凯南88年私人记录《凯南日记》首度公开。他是20世纪知名外交思想家,是美国深受关注的战略家他塑造了冷战时代,又不遗余力要打破美苏僵局1953年7月一个炎热的下午,刚刚退休的凯南迈下美国国务院大楼的台阶。在此之前,他的职业生涯跌宕起伏:早年间前往东欧,二战时坚守柏林,随后又辗转苏联。1946年,凯南发出著名的“长电报”,深入分析苏联的内部社会和对外政策。一年后,他在《外交》杂志上发文,提出“遏制政策”,该政策随即成为冷战时期美国政府的主要战略。1952年,出任驻苏大使。之后的五十年里,他不遗余力要缓和冷战僵局,成为20世纪最知名的外交思想家,撰写了20本著作,两次荣获普利策奖,两次成为国家图书奖的获奖者。
而在这些年间,凯南一直把他对政治、外交和生活的体悟记在日记里。本书从凯南8800多页日记中精选内容,真实再现了众多重大事件的幕后故事。作为美国最受关注的外交官和外交政策战略家,作为一个极具天赋的作者、一个困惑于婚姻和爱情的丈夫,一个被俄罗斯的魅力征服却又为苏联感到恐惧的外交官,凯南在日记中展现了深刻的政治、道德见解和哲学反思,他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热情和智识,去质问美国外交政策中那些不可侵犯的想当然的观念,他追问国家战略和人生的答案,学习与艰难的现实妥协,展现了深刻的政治、道德见解和哲学反思。

海报:

网友对凯南日记的评论

也许大众觉得保守主义者阻碍社会进步,总是认为保守者只看到社会进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没有看到进步的一面。前几天读了《大清首辅张廷玉》与《凯南日记》,我心有感触,保守主义者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凯南在他的日记里,秉持保守主义的悠久传统,哀叹地区社群的命运共同体逐渐消散。1938年,当时正在美国国务院工作的凯南向上级请假,骑自行车游览威斯康辛州的乡下地方。他不禁回忆起当年家乡如何共同应对洪灾、暴风雨和战乱,以及自由主义的现代生活如何侵蚀着家乡的团结心。17年后,他环视祖国——欣欣向荣、城市化大发展的1950年代美国——心生厌恶:“离开这种国家毫不足惜:数不尽的汽车,挡风玻璃后面无聊而呆滞的一张张脸,各种汽车装饰物、沥青、广告、电视机、加油站、热狗摊、无聊的商业中心、郊区砖房、乡村俱乐部、酒馆儿、烧烤店、毫无意义的活动。”

遏制战略和冷战的设计者,美国国际政治政策教父,其思想深刻影响国际格局半个世纪的历史走势。日记中反映了作者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美国历任政客(总统、利益集团)对其思想的曲解和有意误读,由此造成的美国国家利益受损,令作者感到郁闷和痛心,这本日记多半是这种心境的产物。
本书编者堪称高人,书中前言和无处不在的编者按,反映编者对凯南的透彻了解,适时出现的背景介绍和点评,为本就精辟优美的文本,锦上添花。印装精美,大16开见方式开本,排版疏朗醒目;用纸不透字不反光,展读平服;60万字600页,捧读很舒服的。

喜欢凯南日记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读书人网 >传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