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思唯尔出版的这部《科学哲学手册》一大特点在于其所规划的严密学科体系,并且面向基础性的学科导论,与具体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紧密(甚至邀请许多具体科学领域的学者撰写一些重要科学人物的传记以及某些学科或命题的发展简史),科学色彩浓厚,所涉及的哲学论题十分前沿,不仅受到许多哲学学者的关注,也受到了来自于各相关领域科学家们的好评。在内容上兼顾了基础性及前沿性,是一部特点鲜明、不可多得的科学哲学丛书。
《技术与工程科学哲学》分卷的设立显现出丛书的别出心裁。技术哲学是长期以来不被科学哲学家认可的一个领域,甚至存在论者声称技术哲学是不存在的。由荷兰技术哲学家安东尼?梅杰斯主编的《技术与工程科学哲学》手册就是针对这一传统科学哲学观点而提出的挑战,《物理学哲学(套装共3册)》不仅论证了“技术与工程科学哲学”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而且拓展和深化了传统技术哲学研究领域,极大地推进了技术哲学从批判传统向经验实践的转向,强化了技术哲学的工程传统。
《技术与工程科学哲学》除“总导言”之外,共有六个部分。第壹部分“技术、工程与科学”,提出了科学与技术关系的哲学描述,并且辅之以同样有差别的社会性与规范性问题的描述;指出20世纪以来科学和技术间的区别逐渐模糊,而工程科学也已转化成为一种技术性科学。第二部分“人工物的本体论与认识论”,提出人工物是心智依赖存在的主张;论证了工程中功能性的部分—整体关系不能被标准的部分论所理解;探讨了在技术与工程中极具重要性的隐性知识的问题;讨论了应用于工程设计中的工具主义的可替代方式规范论。第三部分“工程设计哲学”,讨论了如何创造设计实践类型论和如何将客户需要转变成技术说明;阐明工程设计在本质上不同于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可以被解释成一个要将功能结构转译成物质结构的过程。第四部分“工程科学中的模型化问题”,认为工程中模型化的目的是实现可靠的人工物或技术流程;认为基于模型的推理与形式演绎推理有着巨大的差异,因为前者还取决于内容,并非单纯的形式推理;认为与科学解释相比,技术解释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第五部分“技术与工程中的规范和价值”,阐述了技术与工程是价值负荷观点的几种论证策略;认为规范性既内在于作为一种实践的工程中,也内在于技术人工物和技术系统中;规范标准不仅体现在技术守则和技术标准中,而且也体现在工程道德守则的基本准则中;价值冲突实际上是设计过程中的核心;认为技术评价越来越被发现其本身就是一项有价值的事业。第六部分“工程学科中的哲学问题”,认为目前致力于技术哲学中具体工程学科的研究比例,远低于致力于科学哲学中具体科学学科的研究比例。
网友对物理学哲学(套装共3册)的评论
西方较系统的物理学哲学论述。但也并非包罗了各家之说。
喜欢物理学哲学(套装共3册)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