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地区年度教育畅销书第1名!《中国教育报》郑重推荐!超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哈佛女孩刘亦婷》,诠释真正的精英教育。
 《经济学人》更强烈建议欧美各国领导人“回芬兰学校上课”!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作者长年旅居芬兰,身为两个孩子的家长,透过孩子的求学过程及亲身体验,实地探访芬兰学校、参与教学研习、回溯其历史及教育改革之路,收获很多……全书没有深奥的教育论述,没有教条式的文字,有的是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动及震撼!这不仅是一本对芬兰教育的透彻剖析,也是一本提供给忧心孩子未来的父母一个释放压力的出口!
教育不是赢在起跑线的百米赛,而是一场与自己赛跑的马拉松。学习不是为了争冠军,而是为了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芬兰教育为什么敢称全球第一:芬兰是全球“成长竞争力”的第一名;芬兰教育是全球最均衡、学生成绩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芬兰的中学生被“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评为整体表现世界第一;芬兰的高等教育,几乎被每一届世界经济论坛好评;教育已经超越 NOKIA,成为芬兰最炙手可热的品牌;《经济学人》建议,欧洲领导人应暂时放下所有活动,“回芬兰的学校上课。”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囊括芬兰教育成功的精髓,以作者亲身的贴近观察与走访,去叙述、探讨芬兰教育的完整样貌,给芬兰这个风靡全世界的新品牌“教育”以更细微的呈现。
网友对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珍藏版)(超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评论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读后:我很不喜欢这种夸张式的宣传,尤其封面的介绍“全世界最好的教育,不让孩子输给世界”、“诠释真正的精英教育”等等。购买他也是因为有人介绍,芬兰的教育很不错,而且一个同学也在哪里读过研究生。我还没有完全读完本书,但是感觉就已经比较强烈,后2章的内容虽然与教育有关,但似乎更多的是他的社会、政府,前三章才是真正了解芬兰教育不同于我们的地方。我的分散感觉:
一、 芬兰的教育是孩子的天堂,没有不公平的竞争、没有比较,只有自我竞争自我比较;教育紧贴生活,教育十分人性化。
二、 从头至尾没有提及采取的是什么理念,但我感觉似乎更接近于华德福,从户外活动、手工艺术、混领班等等方法,更主要的是平等、独立自主的理念却似踏踏实实的贯穿于教育之中。但也就是因为没有定义为某一个理念,所以,他的教育是大气宽容的,不是狭隘的局限于某一个理论、某一范围之中,他们对自己的历史、地理都很宽广,小国却有着我们没有的大气。
三、 文化差距是存在的,但首先是民主和实事求是,芬兰教育中没有口号式的宣传,所有一切都踏实无比。老师没有考评,学校自主教材,孩子不是精英却个个是精英,他们对教育的重要程度是源于人少,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掉队(掉队之后的社会成本远远高于教育时期的成本,这一点我们从来没有考虑到)。相比较之下,我们的弊端太多:灌输式教学、脱离生活式教学、虐待式竞争、大班制"rest":"、应试制、等级制…..阅读本书让你感觉到你的孩子就是在地狱一般的学校,你移民的决心定会增强。所以不读也罢。<br />四、 在小处,我觉得提出的几个现象或芬兰的经验很有意思,一是人生不是需要赢在起点的赛跑,而是一场与自己赛跑的马拉松。所以芬兰教育的目的大都是为了培养孩子终生学习的能力,可能这就是芬兰人全民阅读的一个起因。二是先见树后见林的教育。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都是分解式,先教孩子小的、局部的,用重复枯燥的方式让孩子学会技术,但是殊不知,这样一段时间以后,孩子已经失去兴趣。而芬兰却先让孩子见到森林,增加兴趣。三是芬兰很多人选择高职而不是大学,职业中电工、厨师、教师等职业往往是首选,这与我们截然相反,他们有着自己的独立特点,但是我们却没有选择,即便有选择也是视地位金钱而定。"
十二月一个难得有阳光的午后,我和拉普兰朋友碰面叙旧。
“在你看过、去过那么多学校,观察了这么多不同城市乡镇之后,有什么结论吗?”克丽丝汀娜问道。
瞬间,我沉默了。
半低着头,不禁露出浅浅的笑容说:“怎么办呢?怎么都一样!”
她笑着回我说:“那是好事啊!”
我所说的一样,是城乡差距小的一样。
我所说的一样,是教育资源共享情形相同的一样。
我所说的一样,是各地校舍与建筑品质优良状况相同的一样。
我所说的一样,是学校与地方图书馆分布、藏书丰富情形相似的一样。
我所说的一样,是不论你我的出生和家庭,绝对保障享有高水平基础教育的一样。
我所说的一样,是不论你是在芬兰的中部湖区、是在芬兰与俄国边界上的卡列里亚Karelia省、是在西部与西南部瑞典语地区、是在冬天长达半年的北极圈内,学生都一样有着热腾腾的营养午餐可吃、有一样高水平的教科书可读、有一样基本素质优良的
教师、有相同的教学理念被完整地执行出来,以及充足的课外读物鼓舞着学生的心灵。
要能真正落实这一切,的确非常不容易,没有几十年教育界勤勤恳恳的推动、规划、执行,恐怕没有今天的实质成果。也因为如此,我更觉得芬兰的教育经验,难能可贵。
乡镇有乡镇的美好,城市有城市的优点,每个地区原本的差异性,在一个独立自由的体制"rest":"中,全国各地都能遵照基本的纲领施教,也因为讲求法律保障受教权利的确实执行,让教学体系能一面遵照规范,一面又能自在发挥出自尊与自信。"
芬兰的教育确实体现了发达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和重视,对于儿童个体发展的绝对关怀,本书能够从一个家长的亲身体验的角度,唤起对于中国教育的反思中,对于国人以深深的震撼和启迪。中国孩子小学中学教育的前半程的应试教育对于孩子本身的创造力的破坏是致命性的不可恢复的,孩子的好奇心、实验和犯错的天性一一被扼杀,确实让人痛心。
在国内高喊振兴创意产业大旗下,我们是否应该把目光聚焦在教育,尤其是幼儿、小学、中学的初级教育上,给予关注和支持,20世纪的教育不能适应21世纪的发展,传统的观念和经验也将不断的改进和适应时代的脚步。前几个月在书店看书,听到家长和一个小学年纪的孩子的对话,孩子:“妈,买本书给我吧!”妈说:”好,买本数学语文练习册,一天做一页!”孩子乐颠颠的跑去挑练习册!顿时我感到了一种孩子在体制教育下和传统观念下的悲剧。创造力,创造力就这样不断的被扼杀在那些无尽奥林匹克数学题、练习册上,到了大学,孩子的创造力是不可修复的,应为已经习惯了这种思考方式。学习能力、知识构成的单一性直接造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贫瘠,而单靠大学教育是不可能激发起这些的。所以,只能,COPY一切,COPY先进的创意,COPY国外思想等等,没有了创造力,孩子的人生将失去“弹性”和“精彩”。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孩子的家长,尤其是70和80后的家长,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改变孩子的命运,家长首先需要改变!
看网上推荐的,尝试买了下,到手后发现很喜欢。虽然自己毕业开题在即甚是焦虑,但是一口气两三天把他读完了。作者在芬兰6年,伴随自己的两个女儿的教育成长路线,并走访了芬兰很多学校,真实反映芬兰教育界及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踏实努力。他们的教育是在改革中点点滴滴落实而出来的结果,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秘诀,有的是平等,尽量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基础教育。在这里,不让一个孩子落后。而不像现在很多教育,争取赢在起跑线,如果落后了,就似乎再也没有机会了。可知道那些孩子的痛苦。每一个人都是有价值的。
喜欢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珍藏版)(超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