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经济学:宏观部分

发布时间: 2017-07-08 10:30:04 作者: rapoo

经济学:宏观部分

《经济学:宏观部分》在内容上没有使用难懂的微积分等数学公式,而是确定了理解人类行为的经济方法最核心的三个思想——优化、均衡和经验主义,并围绕这三个思想展开讨论。第一条关键原理是人们力图选择最佳的可选选项:优化;第二条关键原理是经济系统总是在均衡状态运行,在该状态下,每个人都同时力图进行优化;第三条原理是经济学家使用数据来检验经济理论,了解世界,并向政策制定者提供建议。
与一般的经济学教科书相比,《经济学:宏观部分》具有以下特点:
1.强调数据和理论相互匹配是《经济学:宏观部分》与其他教材的最大差别。利用大量的数据或证据,把学生看到的东西从抽象的原理转变成具体的事实,加深学生对经济学概念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辟出专章深入介绍博弈论,并将博弈论运用到许多情形,激发学生对博弈论的兴趣。
3.大量引用实验经济学的结果,对于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相应的经济理论给出了翔实的说明。
4.注重宏观经济理论与现实世界中经济运行的联系,通过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宏观经济现象来印证宏观经济理论的预测效果。
5.大量采用中国的例子作为实例,包括人民币汇率、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等问题。

网友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评论

阿西莫格鲁不愧是经济学大家,他在本书中从方法论的高度统筹性地组织了经济学(宏观部分和微观部分)的基本分析框架、分析方法和迄今获得的理论成果,并综合考虑到了空间约束(局部到一般,封闭到开放,微观到宏观)和时间约束(短期和长期的区分)的影响,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使得大部分读者尤其是初始学者能更清晰、更宏观、更具逻辑性的把握经济学(宏观和微观)的问题、方法和理论。对于新时代的读者来说,他们是幸运的,因为该书以及类似其他版本的《经济学原理》突然在一段时间内同时把握住了现代经济学的动态性、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的特点,更加强调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方法论,克服了传统经济学原理类教材的纯理论解释型方式,传统组织方式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即读者只看见或理解了作为结果呈现的对象、方法和理论故事,却不能看见理论成果创作的思维过程,所以更无法理解经济学作为科学的本质特征和魅力。阿师的经济学:宏观部分和微观部分既是一部经济学原理的理论魅力的演绎之作,更是一部呈现科学研究过程的启发之作!!

新书,老师推荐买的,属于初级经济学,容易理解!!

就是有些内页有折痕,其他还好

老师推荐的,挺好的。

喜欢经济学:宏观部分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读书人网 >经济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