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忘不了这里怒放的鲜花和空寂的草原,有人爱上了这里奔跑的猎豹和慵懒的大象,有人留恋于这里淳朴善良的非洲人。
非——强盗劫匪横行;原始落后、一盘散沙;笃信巫医,奉行邪恶法术;贪婪、只会伸手要援助;蚊虫肆虐、肮脏多病;到处是羚羊、遍地是狮子;没有时间观念、懒散。
洲——“非洲:不论你对它的印象如何,不妨重新思考一下。”
“又穷又乱”,“又脏又热”,“蚊虫肆虐”,“武装政变频发”,“政府腐败、政客贪婪、人民愚钝”……越是没有到过非洲的人,越能向你绘声绘色地描述那里的境况——那是他们想象中的非洲,那是种种传说、新闻报道、臆想和偏见共同构筑起的非洲。
这位驻非洲记者在当地旅行考察了数年,开始关注和思考身边的非洲人,并选择了从偏见、危险、贫穷、懒惰、部族、巫医、巫毒教、援助、野性、疾病、肤色、奴隶贸易、婚姻、饮食、民主、老兵、移民、动物、非洲人、印度裔非洲人、在非洲的中国人、非洲人眼里的中国这22个关键词入手,在书中描述了他眼中的非洲和非洲人,以及中国人对非洲的“迷思”——那些广为流传却又不是事实,或者不全为事实的看法。
网友对是非洲的评论
去非洲之前,想买一本真正“讲非洲”的书来看。目前市面上关于非洲的书,要么是旅游攻略,要么是学术专著,前者太轻飘,后者太专业。而这本书从一个记者的视角来分析解读非洲,不仅讲了非洲的自然,更有人文、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剖析,真正讲了“非洲人”。要了解一个地方、爱上一个地方,仅仅看当地的动物、自然景观怎么够呢?一定要了解当地的“人”才行。
更为可贵的是,书中语言风趣流畅,读来轻松,想去却深远。一口气就看完了,真是过瘾!
不足之处是书中提到的非洲国家太多,一会就让人读晕了,我是边google边看完的。建议能在书里附一张非洲地图。
贫穷、懒惰、肮脏、疾病等等,说到非洲,许多人的印象大概都会停留这样的一些词语上。真正的非洲是什么样子呢?就像作者说的,许多西方作者对于非洲的认识给出了自己的解答,却很少有中国人的解答。在西方作者关于非洲的作品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凯伦?布林克森以自传体形式写成的《走出非洲》了。巧合的是,2003年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联合拍摄了一部大型记录片,叫做《走进非洲》。无论是“走出”还是“走进”,非洲始终都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这本《是非洲》则完全是另一种角度,它是一个中国人在非洲生活和工作的真实体验,当然还包括了一些“探险性”经历。
观看马赛人的成人礼、私访巫医、结识“白色”黑人、遭遇非洲姑娘为孩子找中国爸爸等等,这些奇特的经历,如果不是作者把它们写出来,特别是像非洲姑娘为孩子找中国爸爸这样的事情恐怕是闻所未闻。最让我吃惊的是现在的非洲依然存在奴隶贸易!作者在参观“奴隶堡”时问讲解员怎么看待欧洲人所做的,他的回答居然是“他们虽然把我们当做奴隶贩卖,但也启蒙了我们,让我们变得和世界上其他人一样”。不客气的说,我觉得这样的回答有些不可理喻。可以说,持有这种观点的非洲人不仅没有看清现在而且也没有搞清楚过去。首先,在我们看来他们并没有变得和世界上其他人一样。其次,他们没有搞清楚现在部落纷争根源何在。
目前世界所有的分裂和纷争几乎都是欧美列强的殖民统治造成的,曾经"rest":"的欧洲人用直线在非洲大陆上划分殖民地,那是何等的嚣张和跋扈啊。文明的传播本可以有很多的方式,殖民是最野蛮的方式。更何况,殖民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传播文明。今天的非洲人居然对欧洲人的殖民统治还心存感激,真让人无语啊。记得曾经读过一本小说《就说你和他们一样》,背景就是卢旺达大屠杀,许多人躲藏在天花板上“目睹”了同伴血腥地被屠杀,至今想来心惊胆寒。还有贫民窟的穷人食用万能胶充饥……每每读到这样的情景时,总是期望非洲人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开创崭新的生活。或许也可能是我片面理解了,就像那个小导游一样他们觉得自己活得挺好呢。毕竟我对于非洲的了解也都是读书读来的,既不全面也不深刻。最后还是把祝福送给非洲。哈库呐玛塔塔!"
好书!
在我阅读的书籍中,《是非洲》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桂涛这位作者,文风实在平近,不似当今宣传火热徒有其名的cctv某某大记者那样的辞藻华丽,内容空洞,矫揉造作,读来令人生厌。
我很感谢这本书带给我的非洲印象,向往非洲的人不妨买来细读,作者在肯尼亚经历两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非洲这片古老的富饶大陆想要亲近世界的当代发展历程。若你想了解非洲,此书在为你揭示非洲这片热土的同时,更为你领来了即使是去非洲旅游也不一定能够感受到的风土人情。
非洲的落后贫穷,非洲的热情力量,非洲的野性凶残,非洲的偏执曲解,集成了我们对阿非利加州的全部印象,这使你无法单纯独立任何一个角度来对非洲评说。
一本好书的力量,超越国界,超越语言,我们应该庆幸,这是一本专门为中国人而写的好书,它让你广角遥望非洲,又为世界填补了中国人对非洲大陆无知无解的空白,使得针对非洲土地文化的书坛上,不再是只有西方人尽数占得全场。
魂的博客我全文看过,非常详实,到景点的费用,如何省钱都有攻略。
我12月初就买了这本书。读了感觉许多有价值的信息都没有了。我认为是编辑干预太多。
非洲到底什么样?《是非洲》
我们都知道非洲,一提到非洲首先想到的就是肯尼亚保护区里面的长颈鹿狮子,跟在斑马后面的角马群,河里面有鳄鱼。而人呢?那就是黑色的非洲人,住在贫民窟中,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每天生活费不到一美元。记得小时候看过一本书叫做《小狒狒历险记》,里面的小狒狒先后遇到了鳄鱼、猎豹、狮子、河马、犀牛、大象等等,现在想起来,写的就是非洲。真还没有读过以非洲为主题的书,所以对非洲的印象总是那么朦胧。
这本书是国家地理丛书中的一本,作者是中国派往非洲的记者,在这本书中作者告诉了我们一个具体而详细的非洲。
全书分成了二十多个主题,一个一个的介绍,然后还配上了专业的照片,看着赏心悦目。我最感兴趣的是非洲原生态的巫医和巫毒教,巫医能够治疗疾病,解除厄运,还能够解决问题,比如能够让你在草原上看到狮子,能够治疗男性的性功能丧失,还可以帮助你找到你遗失的东西。就好像西方认为中医是巫术一样,在我们的眼里,在西方科学的观念下,非洲的巫医肯定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不过流传了这么多年的一种经验,肯定包含着某些合理的因素。在巫毒教中,借助各种动物头来达到某种治疗的目的也许是心理的暗示和作用吧。
在非洲中国的力量越来越明显,帮助非洲国家修路,开展建设,非洲国家也非常愿意学习中国的经验,在三十多年前,中"rest":"国和非洲几乎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可是在短短三十年中,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非洲国家都非常羡慕中国的改革开放。可是中国人和非洲人相比却有很大不同,那就是非洲人没有中国人那么勤奋,比较安于现状,按部就班,所以他们的生活很难改变。最终能够改变非洲命运的,并不是中国,而是非洲本身。<br /><br /> 在非洲西方援助的衣服和鞋子,堆积如山,然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以低廉的价格出售,其中鞋子都混在了一起,想要找到两只一个颜色的都是一种幸运。<br /><br /> 在书中介绍的非洲的部族,非洲的一夫多妻,非洲的绘画和舞蹈,都让神秘的非洲在我们的眼前一点一点清晰了起来,可是当你看清楚了非洲以后,却还是难以弄懂非洲,不明白这块丰饶的大陆上,为什么要承受那么多苦难。"
喜欢是非洲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