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借山而居

发布时间: 2017-07-17 10:05:31 作者: rapoo

借山而居

《借山而居》内容始终围绕作者冬子在终南山的所发生的趣事,“有叫凤霞的鸡”“有叫幼婷的鹅”“有叫郑佳的狗”“有自己的小菜园”“有自己的诗歌与画的王国”。除此之外,还有他在山上,对生活的反思和感悟,对爱情与亲情的见解,对隐居这一选择的全面阐述。终南山精美插图+诗歌与散文相结合的最新创作方式,给你身与心的完美享受。

海报:

网友对借山而居的评论

隐居本是一种面对孤独,独自面对自己与大自然的心灵之路。

泛读了此书,却发觉作者更像是被世俗挤压了出去,逃在了一个荒山野岭。读的见他字里行间的一些傲气,也不太赞同他的一些见解,尊重他的选择和说话的权利。

若是真心实意的要隐居,这本书没什么价值。但倘若单单纯纯的向往隐居,其实可以把自己代入进去感受一番,分辨一下自己是想隐居,还是在逃避一些问题。

分数低大致是因为自己想要瞧见不一样的世界,字里行间却发觉没什么不同。

书,没有明显的文风痕迹,和陶渊明的心境相似。冬子的世界都是自己眼里的世界,冬子的自乐和孤独也都是他自己的孤独,所以他借他的山,他养他的鸡。借山而居呈现的不过是万千生活方式中存在一种,借此书让我们知道而已,这是读者的幸运。

过一种山居生活是很多人的理想,但作者让你冷静下来,还原一个真实的山居生活,这绝非大多数人想象中的样子,等你能接受那种清苦,不便,真正把自己从喧嚣的世界抽离出去,随之就能感受到山居生活的好,那种自由和宁静,让作者能看到独特的山居之乐,连同看待其它问题的视角也变得独特,读来让人神清气爽,如同呼吸到终南山上清新的空气

平静,干净,化境;无娇、无浊、无嗔......

如作者说的“大部分人一有个理想就是 , “我要攒够多少钱 ,我就怎么怎么过 ” 。而我不是 ,我是我先怎么过 ,然后再考虑如何活得更好 。我身上有五十元钱就敢上山 。先站在理想里面 ,再逐渐完善 。”

“二冬”是谁?张二冬,4000元在山上租了一个小院20年——那是抢来的还是骗来的呢?身在房产大潮中,怎么想都会联想到买房卖房。趁着这趟潮水,我也买了一套。两人顶着七八月的烈日,看过从市区到郊区、从本市到临市的房子,最后,看中了一楼带地下室的一套。在顶楼住了好多年之后,这次我毫不犹豫地想住在一楼了。接地的别墅自然是极好的,只是实力不够。一直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自己就想在一楼呢?直到看了二冬的图文,现在都叫自媒体了,我知道,我想念土地了。我想出门就能看到花草树木,能有脚踏实地的触感。我从来没有闲心侍弄花花草草,我想要的是花草自然地生长。当我把几包花籽和草籽撒在顶楼泡沫箱的泥土里的时候,我满心希望能够看到高原的夏天长满的随风飘曳的野花,结果失望了。当然也有几棵雏菊,顽强地在盛夏的日光里存活下来。那应该是可以让二冬喜悦的情形。

“借山而居”是二冬的散文集。有人说他的文章没有深意,也有人说他的题材杂乱,还有人说他眼界过于狭隘。但他的文字给人一种拈花一笑的超脱。郑佳那只狗,就是王小波笔下的那只猪。那只狗和那只猪,都是本真的活物,追随着本性。没有了主人的过度的关注,狗学会了自己寻找食物,选择了自由。猪也长出了獠牙。

虽然二冬在山上,却是一个现代的人,一个自主的人,不买房的自由人。有些人,享受着最新科技的成果,骨子里与大清朝的遗老没有区别。二冬说的,不摆个喝茶的案子,不学个古琴,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了。“高山”的“流水”弹奏了几千年,精神是独立而现代的。

从知道这个作者到买这本书不到5个小时,很吸引人的作者,也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有山,有房,有狗,有茶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
我的桃花源是
在年大时,在农村有一个小院子
种花种菜
房屋是我喜欢的风格
干净明亮又温馨
成长就是不停的去经历,感悟,修正,博弈。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善的
其实我是恶的
只是一直在做着恶事却告诉自己我是善良的
生命就是自制力
与不好的自己作斗争。

一本文艺的书册,看得出是个文艺青年写的。虽跳跃,但真实描写作者的内心感受,体会。推荐日本影片“小森林”和《把每一个朴素的日子都过成良辰》

其实并不需要真的像作者那样有一个院子。在于思考与自省。很不错的书,适合安静的看

喜欢借山而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读书人网 >散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