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第一推动丛书物理系列:宇宙的结构

发布时间: 2017-08-07 10:00:09 作者: rapoo

第一推动丛书物理系列:宇宙的结构——空间、时间以及真实性的意义(关于时空本性最广泛最前沿的完美论述,宇宙的琴弦

《宇宙的结构:空间、时间以及真实性的意义》具有更高的立足点。如果说《宇宙的琴弦》是在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框架下具体地介绍弦理论及其物理学结果。那么《宇宙的结构:空间、时间以及真实性的意义》则是从更高的角度来讨论时空和宇宙的物理学。《宇宙的结构:空间、时间以及真实性的意义》第一部分从“实在性”讨论时空,特别是量子时空;第二部分讲时间的方向性,从经典与量子的角度讨论时间箭头:第三部分讲时空和宇宙学,涉及了一些新内容,比如暴胀宇宙和相关的宇宙学问题;第四部分讲大统一的起源,即从弦和膜的观点来讨论宇宙学问题;第五部分讲实在与幻想,谈一些新实验(比如引力波和基本粒子的新实验),也谈时空旅行和时间机器,还展望了弦理论的未来。

网友对第一推动丛书物理系列:宇宙的结构——空间、时间以及真实性的意义(关于时空本性最广泛最前沿的完美论述,宇宙的琴弦的评论

连贯,科普著作中难得的连贯。作者从最能让人产生惊异感的问题入手,通过描述与演绎,层层深入,让人豁然开朗。如,作者从牛顿的时空观,马赫时空观以及爱因斯坦的时空观的不同角度去讨论木桶旋转的难题,即参照系选取的困境。在合上书以后,你依然可以回忆起那层层的演绎结构,回味出逻辑与思辨之美,真是一个绝妙的教授。

作者多处用新颖的方式论述深刻的物理问题,如用切糕模型去描述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时空观,巧妙得将时空图直观化。还有用简单的比喻来描述量子纠缠以及贝尔检验等。

他并不像大部分科普著作的科学史介绍,也非如《大设计》那样的新思想阐述,这本书可谓是近年少有的神作,是真正面向读者的,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将物理给人产生的惊异深刻地映入人的心灵,作者真正具备了,将艰深的科学准确转化为直观的语言的能力,读此书好比在观赏一个艺术大师将一幅自然写真逐渐改造成了印象派风格,让你突然发现,在脉络明晰的画卷背后的另一个世界,一个朦胧的情感世界与精神王国。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最大的贡献即是出版了这套科普——《第一推动丛书》,而本书是此丛书的物理系列,印象中这好象是这个物理系列的第11本了。另外还有宇宙系列、生命系列等等。此丛书我向来是一网打尽的,陆续收集了很多年月。看到这本新作, 我又重新翻寻过去买过的这个系列书,好不容易寻出已读的十多本,各种不同版本的放在一起,形象各异,十分可观。满头大汗完成这项翻书工作(从堆积如山的书籍里、书柜、储物间、床底下、各处旮旯里),的确是一件很辛苦,费力费神的事。但我看到它们分离十多年又重新聚集到一起,确是万分欣慰的快意。有些读得过分的书已经卷页、略显旧态。但却勾起我对过去疯狂迷恋科普读物时期的回忆和留念。《时间之箭》,《上帝与新物理学》等等,我依稀记得当初阅读时的那份快感和振奋。

今日又得这本新书《宇宙的结构:空间、时间以及真实性的意义》,可谓买书嗜书片段中的一个圆满了。本书是格林继《宇宙的琴弦》之后的续篇,从更高的角度来讨论时空和宇宙的物理学。第一部分从“实在性”讨论时空,特别是量子时空;第二部分讲时间的方向性,从经典与量子的角度讨论时间箭头:第三部分讲时空和宇宙学,涉及了一些新内容,比如暴胀宇宙和相关的宇宙学问题;第四部分讲大统一的起源,即从弦和膜的观点来讨论宇宙学问题;第五部分讲实在与幻想,谈一些新实验(比如引力波和基本粒子的新实验),也谈时空旅行和时间机器,还展望了弦"rest":"理论的未来。<br /><br /> 如果对科学有兴趣的书友,建议买下一读。当然最好连其前篇《宇宙的琴弦》也一同买齐。保持阅读思维的连贯性,才能体会到自然奥妙的真实完整的韵律。其他科普系列也有些不错的,如北京理工大学出的“盗火者译丛”、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金羊毛书系”和“哲人石丛书”、复旦大学出版社的“西方数学文化理念传播译丛”、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的一些科学书籍等等都是科学爱好者不错的选择。<br /> 阅读科学与阅读文学最大的差别在于,前者是获取知识的符号解读,其结果是掌握知识和接受教育,其过程的快感是基于理性质量的提升。后者则是消遣和娱乐的泛读,其结果是人生和情趣的感悟,其过程的快感是基于感性和直观的宣泄。<br /><br /> 无论何种阅读,只要是阅读的至悦能带来生命的那份独特快乐,你就是一个幸福的读书人。"

我是先看了B格林的科普片《宇宙的结构》,然后才来看这本书的。
知识点深入浅出,作者很是考虑了没什么物理基础者的知识水平,让我这样的外行人也能了解一二。
而且书的内容很丰富,页数也很多,很满意。

作者对这本书的投入比宇宙的琴弦更大,但翻译比起宇宙的琴弦差的不是一点。将等效原理译成等价原理。虽然也能说通,但为译者的物理水平担心。

正文第一句话就有问题:None of the books in my father's dusty old bookcase were forbidden。直译应为:在我父亲那积满灰尘的书架里,没有任何一本书是不可触碰的。注意,作者并没有讲谁是“不准触碰”的施动者和受动者,但译者译为“我的父亲并不介意别人碰他那布满灰尘的旧书架上的任何一本书”,就改变了原文的意思。毕竟也有可能是”妈妈“或者其他家庭成员“不介意“,并非只可能是爸爸一个人。接下来一段,译文说“这本书就是阿尔及利亚哲学家诺贝尔奖得主阿尔伯特加缪所作的……”这不禁让人大吃一惊:法国作家加缪啥时候加入阿尔及利亚国籍了?查对原文,却是”...written by the Algerian-born philosopher...“哦,原来应该是”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的哲学家“加缪!
另外,在汉语表达力方面,这个译本也是失败的,例如上述第一句就被过多的”的“字毁了,这”书“字居然有五个连续修饰/限定词,几乎让人必须不喘气才能读完,否则就会丢掉句子的逻辑。

作者是弦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作者写的两本科普书都是极尽对弦理论的鼓吹。我称它为一本忽悠大众的好书。说是好书,是因为确实写的通俗易懂,而且给外行一些现代物理学的思想,让大众了解前沿物理学家关注的问题。但它主要是一本忽悠的书,我很是讨厌书中的口气,作者不是老实的交代弦理论只是一种尚没有任何证据的假说而已,通篇给人的感觉貌似弦理论是被科学界公认的科学真理,甚至是最终真理,鼓吹所谓的万物理论,误导大众似乎弦理论已经是被确认正确的至高无上的真理。当然,弦理论界几乎所有的物理学家都这个味道,似乎只有他们研究的东西才是科学,是上帝必须采纳的宇宙的最终设计方案

喜欢第一推动丛书物理系列:宇宙的结构——空间、时间以及真实性的意义(关于时空本性最广泛最前沿的完美论述,宇宙的琴弦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读书人网 >科学与自然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