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时代里印刷出版一本纸质书是为了什么?
十一年前,我出版了人生里**本书。在这十一年间,我并没有停止过写作。在网上,我的文字散落在各处都有。有些文章让人传唱不已,有些文章只是过眼烟云。而我自己**清楚,所有这些文字随着自己的情绪、心力和创造欲望起伏不定,能够把其中我满意的部分集结出版,是对自己也是对读者的尊重。对于读者而言,我持续在网上更新是一种陪伴;其中*精彩的部分则是一种告白。陪伴那么久,也应该告白了。
我在网上经历过BBS时代、博客时代,以及正在经历的微博时代。从个人电脑到智能手机,在极短的时间里我见证了极为快速的变化。相比之下,写作是一件漫长而缓慢的事情。当进入写作状态之后,感觉整个世界都在以快进的方式疯狂向前,唯有键盘前的方寸之地时光停驻,可以让人慢下来。我相信,当人们拿着这本书的时候,也会感到相同的时光流速。我不想去挤占手机软件里快速流动的时间线,如果可能,我希望它能拥有一杯茶的时间。
这本书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存在于手机、电脑或者阅读器里有问题么?没有。事实上,其中的很多文字迄今为止都是以比特的形式存在。但我还是迷恋纸质书的感觉,就像是很多年前的夏日午后,我和父亲顶着烈日步行五公里去书店,趴在柜台上极力望里看的时候,那种心头跳跃沸腾的渴望。记得我的头刚好高过柜台一点点,我贪婪地看着那些封面,心里明白每次只能买一本走。难以下定决心时,我就用门牙轻轻地啃柜台边缘,“咔嚓”一声,牙齿穿过漆皮,直入木头。我想,如果想把这种感觉完整无缺地传递给读者,也许一本可以握在手中的纸质书是必须的。如同古老的召唤仪轨,需要合适的法器。
我从事的工作和文字没有任何关系,那是和写作完全不同的一种表达方式。写作是我的业余爱好,就和做菜一样。也因为这个原因,多年来没有太长足的长进。和十一年前张扬桀骜的文字相比,现在我写得少了,也写得慢了,更加节制和内敛。在阅读不同篇目的时候,可能会明显地感觉到这种节奏上的变化,很难说我自己更喜欢那一种。我只知道,在任何一个阶段,我都努力尝试到了自己笔力的边缘,希望你能喜欢。
*后,这本书的出版需要感谢罗辑思维的小伙伴们,尤其是李倩同学的帮助。如果不是她用家常红烧牛肉诱惑,如果不是她不辞辛劳翻阅上百万字的博文,这本书就不会得以付印。
谨以此书献给自己人。
和菜头2015年7月29日
海报:

网友对槽边往事的评论
啥时候才能有kindle版呀,急!
拿到书让我第一惊讶的不是文字而是装帧,书终于可以摊平看了!!!!!!!!爽!!!!!!我有些后本子或者书有封脊比较厚,有的容易坏,看到菜头叔这个装帧就是惊讶了一下。这不是问题书吧?装帧就是这样的吧?!好爽。
这几年买书的速度要远远大于看书的速度,真正能看完的书有限,看完对自己有帮助的更有限了,这一本不会让你发家致富,不会让你重新审视人生,也不会让你以后迈向成功之路,只是让你觉得,生活,真是越珍惜越美好。
菜头也是我所有作者中,最喜欢的一位,没有之一。
关注微信好久了,觉得有必要再买一本珍藏,凑单买了本《余生请多指教》,看了之后让我惊喜,无法言语的好玩,淡淡的爱情,最喜欢顾医生这种有耐心没脾气对女朋友有好手指又修长的吧啦吧啦总之就是一堆好处的人,这本书,嗯,是适合过小日子的人(*??*)
“装测精美,书韵悠然。”这是我对这本书现在的全部评价。无法对内容做出评价一是因为这是一个男子的独特人生智慧和些许忠告,二是因为能力太过有限怕写毁了对一本好书的评价。我在其中疯狂汲取自己的真实面目,随着年岁的增长每一次都定会有不同的感触,吾今年十七岁。
支持菜头!菜头一直好好的 ;)
随便翻开一篇文章,你都不会后悔买了这本书
全本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有深度,第二部分有意思,第三部分很有趣
喜欢槽边往事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