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肯尼迪、传奇作家张爱玲、英国布克奖得主《狼厅》作者希拉里·曼特尔的挚爱作家玛丽·瑞瑙特
  ★公认知名巨作“亚历山大三部曲”第二部
  ★传奇王者,活在这位少年爱的凝视中。
  玛丽·瑞瑙特对于历史小说家及其读者们都是一道光照。她不会假装昔日和今天一样,古希腊人和我们一样。她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奇异,纤毫毕现、准确无误,挑战我们的价值观,勾引我们的好奇心,领着我们穿越一块动人而愉悦的域外地景。
  ——布克奖得主希拉里·曼特尔
内容简介
  《波斯少年》以第一人称回忆录的动人之笔,续写亚历山大大帝最后的七年。故事叙述者是一位真实的波斯人——亚历山大青春俊美的伴侣巴勾鄂斯。
  这少年幼时被卖为奴隶,辗转成了波斯国王大流士的男宠,他起初只从宫闱传闻里听说亚历山大震动朝野的胜利。后来在高伽米拉战场上,亚历山大再次击败大流士,将他赶上逃亡之路。大流士故后,巴勾鄂斯被作为求和礼物献入亚历山大的内廷。
  亚历山大对声色享受体验尚浅,但对感情向来需求很深;巴勾鄂斯善于悦人,却一直无处实现少年的恋梦。他们的相遇恰似命中注定。征途漫漫,爱情给了亚历山大无限安慰,历经刺杀阴谋、异族联姻与军心浮动,他对巴勾鄂斯始终未减眷恋。
作者简介
  玛丽·瑞瑙特(Mary Renault,1905—1983),以描写古希腊的历史小说享有世界性的声誉,其作品传神地展现了忒修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历山大大帝等名人的生平。
  瑞瑙特出生于伦敦,毕业于牛津大学,大学时的老师包括著名希腊学教授吉尔伯特·默雷(Gilbert Murray),和后来以《魔戒》成为一代文豪的语言学教授托尔金(J. R. R.Tolkien)。大学之后,她在牛津的拉德克利夫医院(Radcliffe Infirmary)学习护理,并跟日后的终身伴侣朱莉·穆拉德相遇。二战期间两人曾专职照料伤兵。
  瑞瑙特第一本小说发表于1939年。1948年以《归于夜晚》赢得15万英镑文学奖金后,携朱莉移居南非。其后的写作生涯中,瑞瑙特先以同性爱情故事《御者》震撼文坛,继而转入一向令她痴迷的古希腊历史,共写出八部考据翔实、想象驰骋的大师之作,包括《残酒》《国王必须死去》《海里来的公牛》《阿波罗面具》《颂诗人》与“亚历山大三部曲”(《天堂之火》《波斯少年》《葬礼竞技会》),至今广受喜爱,长销不衰。
网友对亚历山大三部曲2:波斯少年的评论
偶然的一次机会,在报纸上读到了这本书的推介,推介写得令我着迷,于是迫不及待地在卓越上订购了此书。
通读全书,感觉原著作者将故事叙述得磅礴大气,恢弘而有气势,但也不失丝丝温情。在漫长纷繁的战争中,穿插着主人公Bagoas、Alexander,当然还有Hephaistion的情感纠葛。以重点表现的Bagoas对Alexander的感情为例,个人觉得描写得非常地“干净”,很纯粹,Bagoas真是像一只柔弱的“小鹿”,对Alexander非常依恋,他付出这份真情,也仅仅是希望Alexander以同样的真情回馈他,没有他求。借用书中Bagoas的话说“我的人缘不坏,因为我不恃宠,不钻营,不以权谋利”。虽说正史中对于Bagoas的记载有限,但作为读者,我们不妨抛开史料的束缚,完全沉浸在本书作者为我们描绘的美丽故事中,感受一下冷酷的战争之外,通篇洋溢着的人性魅力和缕缕深情。
最后,一定要提一句本书的翻译水平,个人感觉很不错,对于一部历史题材类的小说,翻译的难度一定非常大。我想,本书的译者定已将原著的精华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出来。
As a translator myself, I take my hat off for the author and the translator of this book.
This book is half-fiction/half-biography with many details, maybe historical facts even. The story itself is no doubt extremely powerful. Mary's writing style is unique; maybe it is because she herself was a scholar. But in general, the book shows the life of Alexander and his lover.
One thing worthing noting is
The story never directly talks about sex; the author applied euphemism during the whole writing course. It is good, for the words slowly sink into your heart and seconds"rest":" later I would WOW about Mary's writing capability. She used sensory details or other techniques to describe the erotic scenes, usually what readers get is a sketch--this actually allows an ample space for the readers' imagination. Open for imagination, sometimes means opens for interpretation, which is exactly the charm of literature.<br /><br />It is an excellent book, for Chinese readers who want to be entertained by the story, as well as for the readers who is honing their abilities as translators. Honestly, a responsible translator has now become a rarity. This book is a bless."
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说:“……好译本的作用是消灭自己;它把我们向原作过渡,……”,我想说:郑远涛翻译的《波斯少年》就是这样的一本书!这个译本不可不读!!!我个人认为,就译笔而言,郑译的《波斯少年》堪比傅译《约翰克里斯朵夫》。
恩,亚历山大的艳情史(雾)系列终于出中文版了啊……英文版的风格非常优雅唯美,翻译先生很强大,本来因为觉得英文版太美好了很抗拒中文版的(最近几年的文学翻译越来越糟糕了……原谅我的多疑)但是那天手一滑买到了之后顿时觉得~~~啊啊啊,幸好有买~~~超级推荐~~~~另,期待Mary Renault的其他历史小说~~~~希望还是同样的译者~~~~PS:这个系列的历史小说扒皮去骨说白了不就是八卦YYBL耽美小说么……啧啧
另,英文版封面很美,中文版的封面……我觉得眼前有点发黑……做装帧的兄弟姐妹不能严肃认真点儿么……难得这么好的翻译……
不愧是译者四年磨一剑的精品!
这本书是亚历山大帝三部曲中的第二曲,前一曲——《天堂之火》也看过,感觉玛丽瑞瑙特真是一个很棒的作者,至于电影版的《亚历山大帝》是不是也参考了这本书,我觉得很有可能,但是电影亚历山大帝的选角以及情节的侧重都不随人意,没有这三本书好。
先贤大家的翻译暂且不提,就现在市面上卖的那些翻译的外国小说来说,我首推这本波斯少年。
在这本中文版的波斯少年里,我看到的是译者自己的用心,并且透过他优美的文字,我能感觉到巴勾鄂斯就活生生地站在我面前,倾吐他对亚历山大的爱。
感谢译者将玛丽瑞脑特介绍给阅读这本书的所有读者,今天我在亚马逊收到了她三部曲的原版,决定从今天起开始阅读。我想通过译者去了解作者,更去了作者笔下的亚历山大:)
喜欢亚历山大三部曲2:波斯少年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