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海错图》,共描绘了300多种生物,几乎涵盖无脊椎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的大部分主要类群,还记载了不少海滨植物,是一本颇具现代博物学风格的奇书。
但时代所限,书中也有很多不靠谱之处,比如有些动物聂璜未曾亲见,仅根据别人描述绘制的外形,就会有很大失真。关于生物习性的记载,也是真假混杂。
正因如此,当我开始用今天生物学的角度,对《海错图》中的生物进行分析考证,从他的文字和画作中发现蛛丝马迹,辨别真伪,一步一步推理分析后,鉴定出画中生物的真身——这就像在破案一样,非常过瘾。
在这期间,我还去了辽宁、福建、广东、广西、天津及日本、泰国等地搜集素材、实地考证……到今天一年半多了,不知不觉也写了30篇文章。“破译”还将继续,先集为一本《海错图笔记》,大家看着玩。
在本书中,我采用了中国传统本草书的分类法,把书中生物归为“介部、鳞部、虫部、禽部”4类,以展示古人是怎样给生物分类的。有海洋生物的科普,有故纸堆里的考据,有中国人和大海之间的轶事,也有一些我个人的絮叨。说白了,就是我读《海错图》时做的30篇笔记。如果你看完后,觉得这是一本有意思、有意义的书,那我就很高兴了。
网友对中国国家地理:海错图笔记的评论
古代文化很多东西值得后世研究学习。近期读了有关清代官场的《大清首辅张廷玉》以及有关古代海洋笔记的《海错图笔记》,让人受益匪浅。张辰亮一直醉心于古代海洋笔记的研究,他的这本海洋笔记解读很有特色。这本书就是对海错图去芜存菁的考证。作者通过严谨的考据和扎实的推理从带有神话色彩的故纸堆中梳理出30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海洋生物。而幽默笔锋也让这些高冷知识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当然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背后依然是如何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这个一直存在的无奈话题。
因为对海错图一直很感兴趣,又是博物君加持,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购买。
之前看了评论说很薄所以还有些担心,不过拿在手上厚度适中,装帧风格也颇有古趣,光是看着就觉得挺棒。
内容果然是一贯的作风,在诙谐幽默的语言下是作者认真仔细的考证,非常值得一读。
话说来着清朝的灵魂画手遇到了严谨较真的现代理科男碰撞出了很有意思的火花。
悄悄说一声……棱皮龟是海和尚这种事情,古人的脑洞真是堪比黑洞啊…………
博物君的科普作品是质量的保证,内容很棒,,50余张清代古书原版图,200余张物种照片,算是开了眼界了,买的很值,同时买了一本手工纸雕书《此刻花开》,这本书也很棒啊,超级满足我的工匠精神,每一幅图都需要精雕细琢,然后一幅完美、立体的纸雕作品展现在自己的面前,超级有成就感,最贴心的是还送了雕刻垫板和刻刀,超值,一次完美的购书体验。
一开始说预售十二月一号有货,后来又延迟到七号才发的货,等了好久,书看图片以为挺大,其实挺薄的,装帧特别棒!小亮来恒隆没能赶过去看玉面简直愤恨了( ?? ?? )
网红的书不能随便买,当一个书的作者把微博粉丝数量写在书上,你就知道这本书的含金量了
纸质和包装都很好,唯一一点就是原来这本书,不厚啊。。。
内容很有趣,讲了一些平时了解不到的关于海鲜的知识。
今年伊始打算买些有意思的书看看,这本笔记就是其中之一了,因为是作者自己的读书笔记,所以文字诙谐自在,又不乏思考的成分,可以看出作者读书时的用心,图文并茂,布面秃脊,适合在书案上平铺阅读,闲时舒卷,徜徉其间,别有风味,对海洋生物和传统文化感兴趣的筒子们可以一试。
里面的插图和照片,和整本书的风格(名字,封面,装订)完全不协调。要是做成一般的科普书籍也就罢。偏偏是披着传统古籍外皮的小学教科书,感觉挺失望。
真是本有趣的书,各种各样有趣的海底生物在古人的画里原来是这个样,很喜观。书的印刷有些质量问题,小部分字体有重影,影响书的整体。
喜欢中国国家地理:海错图笔记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