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狮子经济学家系列之二:《非理性亢奋》陈志武著
蓝狮子经济学家系列之三:《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何帆著
蓝狮子经济学家系列之四:《谁制造了房奴车奴卡奴》孙立坚著
蓝狮子经济学家系列之五:《小国的痛苦和大国的烦恼》孙立坚著
蓝狮子经济学家系列之六:《大通胀和再平衡》刘煜辉著
蓝狮子经济学家系列之七:《中国模式到底有多独特》黄亚生著
蓝狮子经济学家系列之八:《灰色收入与发展陷阱》王小鲁著
蓝狮子经济学家系列之九:《乱世中的大国崛起》李稻葵著
蓝狮子经济学家系列之十:《第四次金融大爆炸》王德培著
★到底有没有一个独特的“中国模式”?★
★全美研究亚洲问题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麻省理工学院黄亚生教授最新力作!★
★集中的政治体制、独特的儒家文化,是不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秘诀?★
  中国学术界有一种主流观点认为,中国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高速增长的经济增长率以及独特的儒家文化传统,共同构成了“中国模式”的重要特征。作者反对这种观点。在作者看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独特。无论是中国的成功经验还是发展困境,都不是中国特有的,都可以在在世界其他国家身上找到影子。
  所谓的“中国模式”并不存在,中国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和原则与西方体制没有区别。我们有的只是“中国特色的道路”,即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实现这些普世原则。
【内容简介】
在30年举世瞩目的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已然成为世界舞台不可或缺的角色。究竟有没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中国模式”?通过“大政府+宏观调控”,是否能够走出一条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新路”?
  在本书中,黄亚生教授通过中印对比,通过对中国与拉美经济腾飞过程、城市化进程的比较,雄辩地证明了一个观点:并不存在所谓的“中国模式”。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经济增长并没有脱离一般的经济发展规律,其成功经验和欠缺都可以在其他国家的经历中找到影子。而未来中国的持续经济发展,还是要依靠“市场”和“法治”等要素。
【作者简介】
黄亚生: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实验室”和“印度实验室”创始人。在国内出版有《改革时期的外国直接投资》和《中国模式有多独特?》。其代表作《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被评为2008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年度书籍。
网友对中国模式到底有多独特? (蓝狮子经济学家系列)的评论
这本书说的内容我觉得是比较丰满的,涉及到当前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最令我赞叹的是,作者用几个基本的概念和思考角度就诠释了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说明白了“中国模式”到底是怎样的模式,是怎样的因,会有怎样的果。
所谓的“中国模式”是在人民的痛苦上强迫嫁接经济政策得到的成果,作者经过分析,告诉我,当前的政策本职是不平等,痛苦是因为政府对待人民的不平等造成的,作者的立场角度,就是通过分析当前经济力量中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的三个方面的力量,对当前的社会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对未来进行比较和推理。政治的就是政府的经济制度偏向,经济的就是自由市场的力量,社会的就是民营企业的力量。通过对比已经证实的南美政府的错误,对比当前印度政府的政策以及在此次经济危机中的印度的经济增长状况,再对比看看我们国家的当前政治决策,告诉了我一个比较真实的世界经济状况——当然,我不得不说,这种观点是建立在作者的分析立场上的,就是政治、经济、社会在市场中的力量对比——这种立场和观察角度不一定全面,但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深刻感觉到了当前的社会危机,但更可怕的是,这种危机感和我对当前的社会现状的感觉是一致的,所以我认为,作者的观点和分析模式是科学的,是值得我学习的,这本书是值得所有关心国家经济和自己生活的人阅读的。
我非常感谢这本书的出版,用不多的概念从有代表性的角度比较全面的对经济进行分析,使我能够学"rest":"习到如何才能清晰的甚至是高屋建瓴的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这种经验的分享是这本书给我的最大财富,作者将这种系统性的分析方法通过阅读交给了我们,我觉得黄老师无愧大师的称号。"
对于有金融证券知识的人,很多理论会自然明白。相信这些市场经济的道理多数做决策的人也明白。世界经济就是一部谎言史,很多道理制定政策的人不是不明白,只是不愿放弃自己利益。想起清朝当年经济不好使嘉庆不愿搞矿业增加税收时说的理由:如此多的人聚在一起工作,恐发生大规模民变事件,宁可穷也不改革开放。即试图避开政治问题,用落后的经济手段解决自己经济利益,维护政治统治,不仅仅不愿政治改革,甚至会走向反的方向。这些年有些东西确实进步了,有些东西其实变化不大。拿印度来比较,长远看很难说将来哪个更好,彼此的问题都挺大,书里说的那些优势印度确实有,但是印度也有很多历史原因与宗教原因遗留的劣势,书里说的不全面。实际上甘地是印度的历史罪人,他所谓的独立是向英国妥协,承认巴基斯坦独立并同时留下了穆斯林和印度教的矛盾隐患,牺牲本国人长远利益,让英国人安全撤退,做了很多愚蠢的事,让印度付出了长远很不利的巨大代价,甘地自己心里也明白这些,所以英国很乐于宣传他。
可能是我接触经济类的书籍比较少,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并不厚的一本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眼界、视角都很高远、实际、犀利,也有学者特有的冷静和智慧!推荐
没看过不乱评 但是中国经济目前乱象一片,实在是看不透。。
中国模式?就是劫贫济富,就是剥削劳动力,就是把农村败光。。
这样的模式现在还能走多远,谁知道呢?
现在中国的经济纯粹被房地产绑架,地产商与地方政府合谋。。 这样的模式造成了现在的窘境。谁能解开?
估计很多中国人看不懂也不认同,但我认为黄是对的。
非常好的一本书,kindle版,内容不算特别多,我是逐行读的,觉得作者虽然有些话说的比较嗦和重复,但是观点和举证却很有力,也很符合我自己以往的一些观察,解决了内心不少关于发展模式的困惑,是值得买来看的好书
读黄亚生的这本书,抛开愤愤不平的话,其实可以找到许多满足感:“我居然有能力在一个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书里发现这么多不合理之处”,当然,他毕业于哈佛大学,我毕业于中山大学,他的学识肯定远在我之上。
所以如果他的书中真有我看得出来的、不合理的错误,那大概是故意的吧。
P38“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每个工人在制造业上创造的附加值为3061美元,到了90年代后期,却下降到了2885美元。”——中国工人创造的价值,会不会以人民币计价更合理?80年代中期人民币兑美元为3比1,90年代后期为8比1,如果以人民币计价应该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每个工人在制造业上创造的附加值约为9200人民币,到了90年代后期,达到22000人民币。
P38“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国家都对产品进行了升级换代,并提高了产品的精密程度,但中国却没有。”——不太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近30年来中国没有提高产品的精密?现在世界上精密的Iphone等智能手机不是中国生产的吗?中国产的汽车在过去30年中其精密程度没有提高吗?至于政府或国企主导的航天业、铁路业、造船业等……
P46“对于‘富士康12跳’的工人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再快,外资投入再多,国家外汇贮备再大都没有任何意义的”"rest":"——这不是一名严谨的学者该说的话,按照这种思维,对于“丹佛枪击案杀死12人”的美国国民来说,国家再怎么强大、生活再怎么富裕、个人多么有人权都没有任何意义。况且,富士康的工人工作环境再差,辞职就行了,只是工厂条件差导致了跳楼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美国一年平均10万人中有11人自杀,富士康工厂的人数约为30万,有数据确定它每年的平均自杀率就大于美国吗?况且自杀率本身能说明什么经济或者说幸福问题吗?日本的自杀率高居全球第6,菲律宾则排在世界第89,日本人就比菲律宾人不幸福?<br />  <br />   P46“基础设施的优势是不是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我认为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埃及人可以建金字塔,古代中国人可以建长城和挖运河,但这种建设基础设施的能力带来了什么经济优势吗?”——基础设施的优势肯定可以为经济发展带来一些优势,“要致富先修路!”就包含了这样朴素的道理,至于金字塔、长城……拜托这位“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稍微花点脑细胞想一想,一个陵墓、一个国防工程,哪是什么基础设施建设啊!至于运河,以京杭大运河为例,这条河不仅在古代,就是在现代的中国也是一条有效的水上运输通道,您要证明它在古代的中国没能对经济发展起到优势作用?不容易吧?"
喜欢中国模式到底有多独特? (蓝狮子经济学家系列)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