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这本书是一部描写二○六六年发生在美国的故事的小说。书中探讨了今天被越来越多的人,在越来越多的场合热烈谈论的一些话题,有些在过去看来是非常科幻的,但现在人们已经习惯于这些话题的存在,不再认为是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的事情,包括世界末日、新人类或后人类、外层空间开发和人工智能等。
随着《2012》电影的热映,以及被越来越频繁报道的自然灾害事件,人们愈发怀疑起世界是否会毁灭,人类是否已走到了终点。人们开始反思,人类面临的威胁究竟是什么?如果能够渡过即将来临的灾难,那么未来人类的形态又会是什么?
本书将带读者一起去探讨。
内容简介:
在网络时代终结的前夜,大洪水吹响了咒语风笛。新人类在废墟中悄然出没,拖着长毛尾巴,昂着机械头颅。灵杖、肯尼迪鸟、发酸味的围棋,宠物妖精们在菩提树下欢聚。还有一统天下的黑暗语言,是计算机语、英语、古藏语的集合。次声波大炮鬼哭狼嚎,我们谈笑风生,夜空中的不明闪光则使人沉默。强盛中的强盛一去不再,是什么在循环往复,周行不殆?当时间的武器也已经锈蚀,让我们以足为手,重执石头工具!作者简介:
韩松 ,生于重庆。1991年进入新华社,历任记者、《瞭望东方周刊》杂志副总编辑、执行总编辑,现任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副主任等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小说等著作十余部,多次在海内外获得大奖。作品被译为英文、意大利文、日文和希伯来文。2011年初出版的《地铁》一书,引发评论界和大众读者的激烈争议,对其的评论一直处在极正面与极负面的两端。目录:
自 序 当强盛中的强盛一去不再第一章 围棋的声音
第二章 陆地的葬礼
第三章 诺亚方舟
第四章 少年乐园
第五章 信息冰河
第六章 新人类
第七章 战争风云
第八章 亚洲之星
第九章 未来的阴影
“鬼魅中国 ”与盛世忧思 飞氘
精彩试读:
我的本土名叫唐龙,曾经是一个中国人。我叙述的都是六十年前的往事。如果你们觉得太遥远、太陌生,没有关系。许多事情就是这样子的。
在我的那个时代,人类生活在“阿曼多”梦幻社会的最后一个门户结构中。我们大部分时间像蜘蛛一样黏附在网络上,偶尔才用身体外出,俗称“实相旅行”。我们这次旅行的目的地,是地球西部那个名叫美国的去处。
我们前往那儿参加世界围棋锦标赛。中国派出了水平最高的代表团。这是笃定的。
跟中国一样,美国也是一个国家,但我们对它还不是十分熟悉,因为美国闭关自守很长时间了,拒绝外国人的访问。我们都是首次去。
注 ] 端的:类似于“酷”、“时髦”等意思的口语化用语。
“难道这次不能不去?”前些天,我的妈妈杨阿妹从上海向我切入,满怀关爱地这么询问。上海是我的肉体的诞生地。我觉得,妈妈的全息影像经过中微子—生物网络处理器的情感修饰,虽然显得真实,但是比较唐突。
“不能。我已经很久没有进行实相旅行了。我的骨骼正在变得疏松。”我恼火地拒绝。
“听说美国很乱哪。我不是指网络。”
“但这是以国家的名义,经过了三次公民投票表决。另外,我必须在一年中提升三次棋力!”
二○六六年,我正感到过早成名的压力。这是一种火燎屁股的感觉。我们那个时代流行早熟综合征。这些,你们现在可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你们的周围,是一片福地。而我们那时,一切别无选择。
就说我吧,我是北京大学高级围棋系的大二学生和中国围棋队的队员。国家让我干的惟一事情便是专心下棋。也就是说,别的什么也不用干。在我们那个伟大而光荣的时代,为了国家的繁荣和进步,每个人的一生都被分派了一件固定的事情做。有人经商,有人做官,有人教书,有人下棋。我们每人一门心思做好一件事情,国家就强大了。
什么?你们不信?没有关系,慢慢会信的。
不过,妈妈提出的问题,也把我搞糊涂了。
为什么美国一定要承办世界围棋锦标赛?为什么世界也同意它来承办?为什么我们决定集体去美国下棋?
有些事情,要到六十年后才能弄明白。那是你们的问题。
且说,在国家航空航天港,我们终于获准进行实相转运。我根本没有想到,这趟旅行会打根儿上改变我的命运。
你们都没有听说过磁喷流飞行器吧。那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通勤工具,五年前才经过“军转民”的方式投放市场。这主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月部队的倡议,后来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它利用人造_磁场,产生反重力。但由于是技术过渡期,并担心刺激邻国,我们同时还使用普通的氢动力和高温等离子聚变空天飞机。
网友对火星照耀美国果壳阅读的评论
这本书并非像一些评论中说得那么难懂,书中的审美乐趣不在于对于未来强国的YY,而在于那个火星照耀下的美国。
如果稍仔细地读一下就会发现,文中的美国是对于近代中国的影射,无论是闭关锁国、蓝卫军还是围棋外交,甚至国内的一片衰败和乱象,都多多少少包含了大洋对岸那个红色中国的影子。看到德国老头的扇子一落地就被人捡跑留作纪念,戈登怒斥同胞不许抢“华大人”的飞机,这些漫画式的场景和形象不由得让人产生联想。刘慈欣在《西洋》中虚构了在明朝异军突起的强势中华文明,完成了中西方文明地位置换的美好想象。而韩松在本书中中美文明的置换则更多是对现实的反思和讽刺,这也是韩松在科幻的文学性上比大刘走得更远的地方。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科幻小说,倒不如说是一本后现代小说。韩松描绘了漫过海堤的洪水和水中排成一列首尾相衔游走的动物,在科幻的表皮下,是更为深刻的荒诞与无奈。
很不好看 都是很奇怪没有联系的内容
还没有看,不过我喜欢这样的风格
完全没有印象了。啊,想起来了,是有看了几页关于围棋的。我对中国那些浮夸的东西一点兴趣都没有,怎样才看得下去?
纸质很好印刷清晰,字体行距适中,看起来相当顺眼舒服。。。
经典中的经典,特别中的特别。大爱韩松老师的风格呐!
给儿子买的,儿子很喜欢。书的质量也不错
韩松的作品一直很喜欢,这本《火星》同样
喜欢火星照耀美国果壳阅读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