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剥洋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回

发布时间: 2017-09-28 10:06:45 作者: rapoo

剥洋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回忆录)

国内媒体紧密跟踪,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中华读书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国内各大媒体对《剥洋葱》极其关注,均以专题形式对该书以及由其引发的文化事件进行专题报道。今年11月,“格拉斯事件”再起风波,他已决定起诉其传记《君特?格拉斯》的作者,称其文中写到自己当年“志愿”加入党卫军失实,他当年是“被迫”加入党卫军。看来,由《剥洋葱》引发的争议将继续是媒体聚焦的热点。中共电视台: 阿丘《社会纪录》: 《剥洋葱》的格拉斯。南方周末专题:君特?格拉斯:第50具党卫军?中新京报书评:格拉斯剥洋葱辣了谁的眼睛?(肖复兴)。北京青年周刊: 格拉斯剥洋葱自剥陈茧。外滩画报:德国著名作家“党卫军丑闻”风波再起,什么是《剥洋葱》?我所写的关乎“耻”与随之而来的“愧”。因为这个一直压抑着我,而我沉默这么多年是我为什么写这本书的理由。这个必须说出来,终于说出来了。我累了,只有回忆能让我保持清醒。
回忆就像洋葱,每剥掉一层都会露出一些早已忘却的事情。层层剥落间,泪湿衣襟——格拉斯八十自白。
关于一个人的12岁到32岁的回忆
12岁那年,童年在但泽老城的炮火声中结束
17岁入伍被编入党卫军,未发一枪,受伤被俘
战后匮乏年代的三重饥饿:对食物,对女人,对艺术
杜塞尔多夫的酒吧,业余爵士手把搓衣板当乐器
柏林的空气,与一生至爱安娜相拥而舞到天明
万湖湖畔“四七社”,穿在身上的第一笔诗歌奖金
无法兑现的许诺,带母亲去那“柠檬花开的南方”
巴黎的地下室,为第一部叙事作品找到了第一句话,然后一章又一章
这就是《铁皮鼓》。
在回忆录《剥洋葱》中,格拉斯记叙了他从12岁到32岁的生活经历,共11章,从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写起,一直写到他在巴黎的简陋条件下完成《铁皮鼓》。格拉斯声称12岁时战争的爆发,对他意味着童年的结束,此前的童年记忆往往是靠不住的,而他在《铁皮鼓》之后的经历,已经为人们熟知,无需写入回忆录。
在书中,他一次次地诘问年轻的自己,一层一层地剥去记忆的外皮,尽管这是一个痛苦、艰难、浸满泪水的过程,因为格拉斯认为“必须为这本书找到一种形式,这是最困难的。我们的回忆、我们的自画像都有可能是骗人的——它们也经常是骗人的,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我们美化、戏剧化自己的经历,让它们一桩桩浓缩成轶事。我想,所有这一切一目了然,包括文学回忆录的坏名声。这就是‘洋葱’。在剥洋葱时,也就是在写作的时候,会一层皮一层皮地、一句一句地越来越明显,让人可以看出来,这下失踪者将会重新活过来。”

网友对剥洋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回忆录)的评论

格拉斯的回忆录对于理解他的其他作品有着不消多说的重要性,特别是讲述了《铁皮鼓》之前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状态,还有《铁皮鼓》的成书状态。
需要重点说的就是翻译。对这本书的翻译是由魏育青领衔的,记得几年前看由他翻译的卡尔巴特的《罗马书释义》进入了神学的自学,至今都受打动,巴特博大精深、行云流水般的思想不消说,更重要的是这位译者竟然穿透文化的半透膜,在另一面将其思想重新完好的编织起来,对于哲学类,特别是神学,包含很深的文化底蕴,而且巴特善旁征博引,没有对于西方文化把握到位的能力的人是做不到如此程度的。
格拉斯这本回忆录今天看完的,我虽然不是在joyo上买得这本书,但是这个译本的整体质量——从内容到翻译——都称一流,于是特地跑到joyo上给大家推荐一下,希望能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比《铁皮鼓》更真实,更耐读,其实我并不喜欢格拉斯小说中那些过于梦幻和荒诞的情节。我更喜欢这本回忆录,真实,有趣,虽然作者80高龄,但是文字依然精准,一看就是大师手笔。但是如果事先没有读过他别的作品,那么会对有些情节摸不到头脑,所以看到好些人说枯燥,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对我来说,这是我今年读到的最好的一本书,真实的生活,比起虚构的故事更加精彩。对于自己的深刻解剖,无愧为为“德国的良心。”
P.S卓越的价格一天变三次,我买的时候还是五折,怎么又涨价了。

书是用再生纸印刷的。看起来很厚,其实内容不很多。文笔还不错,但写得并不惊心动魄,没有预期的好。

这是我读到最顺畅的译文。之前没看过格拉斯其他的文章,可能是因为受铁皮鼓电影的影响。如果三位老师没有格拉斯的其他翻译作品的话 我只好学会德文了。美是不可以浪费的,尤其是你发现了它。

买了AMAZON上铁皮鼓上海译文的。。看得我一头雾水。只能说 上海译文是出来糊弄钱的吧。基本买过的书没有一本是满意的。当然首当其冲的应该属上海三联。这个出版社是极品来的。翻译的最高水平就是,除了是金山词霸的翻译水平外,还可以出错别字。上海三联乃此中豪杰。当仁不让也。

一位老人娓娓道来自己的一生,有反思,可以看出作者在写作时的矛盾,彷徨。很细腻的感动感

质量超好,属于回忆录,正在阅读中!

没心情看 以后看完先

看了两行就能进入状态
当一位老者用一种诚恳把自己的记忆像洋葱一样飞速拨开
我们除了细细地去感受之外还能怎样?

作者文笔功力深厚,知识渊博,叙述感人至深,重现了一个作者的青年时期的追求艺术的经历,还原历史真相。

格拉斯的作品就象他的人,只有细细品位,才会发现真的东西,美的东西在里面。这本书,本人觉得看后很有感触,建议大家也都去看看。

喜欢剥洋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回忆录)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读书人网 >文学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