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世事如烟》中,人物以阿拉伯数字命名,以一个算命先生为其交集。余华用节制而冷漠的笔调,描写了人世间的婚丧嫁娶,从出生到死亡,残酷地直指人类生存的本质。
《他们的儿子》,则是聚焦相对日常的家庭生活,在一对面临“下岗”的夫妇和他们的儿子之间的对话中,敏锐地捕捉到了两代人之差异。
本书收录作品系首发于《收获》。《收获》,1957年创刊至今的纯文学杂志,始终生气勃勃,刊发了大量在当代文学史上引起重大反响的作品,堪称中国当代文学的简装本。
网友对世事如烟(收获文丛)的评论
第一次读余华的短篇小说,很有感触!其风格还是维持了余华一贯的写作方式,只是这篇《世事如烟》让人感到非常的无助和绝望,余华用数字代替人名,很有意思,虽然刚开始读的时候数字不好和那个人联系到一块儿,但是多给自己一点时间,这些都挺巧妙的。《他们的儿子》这篇太讽刺了,题目道明了一切。
对于《世事如烟》,仅仅是用数字来代替人名字已经很特别了,不过也正因如此,看上去比较吃力,没有正式的人名,很容易混淆。穿插了很多鬼怪灵异一般的故事,利用这个来描述现实,人们的迷信、人性的黑暗面,比如让自己的儿子死来为自己延寿,太没有人性了。而且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叫世事如烟。
对于后面那篇《他们的儿子》,说的内容很贴合实际,感觉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穷人家的儿子竟然不珍惜来之不易的金钱,肆意挥霍,父母为了儿子倾尽一切心血,容忍他的缺点,哪怕这种缺点使得他们的生活日益困难。
看的时候完全沉浸其中~~既压抑却又有穿透力~~人物的愚昧无知和一些闭塞的想法让人觉得恐惧~~看完之后这种感觉也一直留在心里~~
人物都是4啊,6啊,主人公没名字吗?这样的排版对读者作者都是极大的不尊重!不可原谅的错误!
颇为现实的作品,沉郁的风格揭露了现实的阴暗和悲哀。虽然略为难消化但还是赞!
也许现在看快餐文化的书太多了,这边书看的我头痛
看完之后真感觉是浪费了钱
内容较少,价钱便宜,正好
心情沉重,如此地现实感
余华长篇在书店摆得满坑满谷,反而是短篇不那么容易见到。
喜欢世事如烟(收获文丛)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