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对太平洋战争3的评论
书刚到手,随手翻了一下就发现一大堆常识性错误,仅举两例:将日军建制中的“联队”翻译成“团”,将流亡在中国东北的“白俄”翻译成“白俄罗斯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给译者普及一下历史常识:“白俄”是指十月革命后出逃国外特别是流亡东北的原俄罗斯帝国贵族的后代,“白俄罗斯人”是指白俄罗斯这个原来苏联加盟共和国白俄罗斯现在的白俄罗斯共和国的白俄罗斯民族),译者对于历史的理解停留在初中生水平上,甚至连稍微懂点历史的初中生都不如。糟蹋了一本经典!本书的前两卷没这么多常识性错误啊,真是令人费解。前两卷的译者“兴远”和本书的译者“金哲”的水平真有天壤之别,出版社为什么换译者?这个叫“金哲”的译者所作所为太不负责任,令人十分愤慨!浪费我们的钱是小事,糟蹋经典才是你最大的罪恶!
最后说明一下:原书可以给五星,翻译零星,最后给一颗星。
看过日本著名历史小说家山冈庄八的《太平洋战争?第3卷》和鲁言那本《对决太平洋》,才知道自己之前对于太平洋战争的印象里有多少错误。原来太平洋战场上是逐岛争夺的战斗,无数人的鲜血和青春,就沉寂在那一个个小岛上。两本书,鲁言那本《对决太平洋》,一个小岛一章,一本书全面展现了整个太平洋战争的全貌。山冈庄八的《太平洋战争?第3卷》是以一个战争亲历国民的视角来描述那段历史,都值得大家好好读读。
三部曲全部都买了,作者的历史观暂且不论,翻译的军事、历史常识水平实在不敢恭维(真想骂粗话了)。简直到了军事、历史常识的白痴水平,即便是日语系在校大学生也不至于如此痴陋。我高度怀疑是不是出版社将此书托给某大学日语教师,而此教师将各章节分发给学生翻译,然后汇总而成。
出于对 山冈庄八先生的尊敬,【看过他的代表作《德川家康》觉得还行】还有对二战军史的喜爱,买下本套书,但 金城出版社 实在让我失望。
纸质微黄【据说太白对眼睛不好,不知道真假】,很薄,比起以前买的 大部分书 都薄,字体很小,这是为什么啊? 如果三册不够,你出个 四册啊,还能 多赚钱! 【喜爱二战军史并能买 此类书收藏的人通常都在 四张以上,过几年 老花眼了我怎么看啊?】
别的问题暂时还没发现,本来想收藏的,结果 很失望,随便看看就好。也许这几年物价飞涨,书也涨价了? 标价40元,怎么看都不值,也就是大街上 盗版书的 质量。【家里有关二战的书,应该有三五十本了...】
郑重告诫 后面的同学,慎购! 书是好书,可惜 出版社 急功近利,做坏了...
这也翻译的太差劲了。比一二卷差的不止是一点!这水平也能混得出版,无语了!
我终于读完了1,2,3集。感觉如下。
首先,本书是小说而不是记实。所以其战斗细节有很多错误,如果想用本书来了解日本二战失败的技术问题,那就不用读了。
但是,本书反映了二战后日本右翼的主要观点。所以,要知日,本书应该一读。
本书的核心思想是“神国不灭”。基本观点可以总结为一下6点:
1. 战争是残酷而不道德的。
2. 二战日本由于西方诱骗或者逼迫进入战争
3. 日本将士忠勇神武,纷纷力战殉国
4. 最后多亏天皇,即时投降,救日本于水火之中
5. 因此, 还是证明了天皇的神力
6. 未来日本人民应该坚持天皇的崇拜,和平生活
本书是反思战争吗? 当然是。 因为其结论是否定战争要求和平。 但是,这个是中国韩国等希望的反思吗? 当然不是。因为它没有承认战争罪行。 读了此书,就可以理解日本为什么一方面主张和平,但另一方面始终不能在二战问题上与周边国家达成共识的原因了。
本书的一个缺点是逻辑性不强,并且过于含蓄。一方面是因为作者是文人。另一方面可能是日本旧军队的特色。我前些日子读了断剑一书,可以清楚的发现日本在制定作战计划中就有这些特征。这个也是日本中途岛以及后续各场战役惨败的原因之一。
在亚马逊买了《太平洋战争》1、2集,看完后就在等待第3集。终于等到了,立刻阅读,看了70页左右,完全不是看1、2集的感觉。1、2集作者是以反省战争为主调,而这本书却是在歌颂战争、歌颂日本军人为天皇献身的英雄气概。书中为敌军(美军)被歼灭而欢呼,为我军(日军)胜利而鼓舞。是作者立场发生了变化?还是翻译的问题?
书的内容依然很好,但不知是编辑的问题还是翻译的问题?错误比第一、第二部多得太多!
这个第三部翻译是金哲,不是前两部的兴远。不知是翻译问题,还是编辑问题,很多地方看不明白。
错别字太多!!!错别字、缺字的地方比比皆是,严重影响流畅的阅读!我就不举例了。我只指出下面的几点错误。
一、人名前后不一致:例如第110页倒数第13行,居然把大名鼎鼎的“斯普鲁恩斯”翻译成“斯普卢安斯”!仅仅在前几行和后几行,这个名字还是翻译正确的“斯普鲁恩斯”。
二、地名模糊:例如多次出现的“比岛”,看得我一头雾水,在前两部中没有找到这个名字。百度了一下,好像有网友说日本人把菲律宾的吕宋岛称为“比岛”。如果真是如此,应该注释一下。还是在上面提到的第110页,第7行的”阿利亚纳群岛“,似乎应该是”马里亚纳群岛“。
三、数据错误:第190页倒数第7行,”所谓第三警戒队形是指,以‘大和号’为中心,1500公里为半径的圆“!应该是1500米吧?或者是15公里?1500公里比北京到上海的距离还远!!!
四、“师团”这个词只适用于日军,美军应该是师,本书中多次出现美军的军事单位叫“师团”的,常识性错误。
五、第302页第3行,“斯大林和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向轴心国报告了来自日方的要求”,这笑话闹大了!“轴心国”应为“同盟国”!
喜欢太平洋战争3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