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庄子斋口义校注

发布时间: 2018-01-09 10:25:24 作者: rapoo

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庄子斋口义校注

《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庄子斋口义校注》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庄子》注本,著者林希逸是南宋理学家,他熔佛、儒、庄于一炉,先从考订概念入手,把《庄子》前后的论述加以对照,说明其中的相通之处,以佛学解释《庄子》,并且注重赏析《庄子》一书的文学特色,释文通俗易懂,较为口语化。

网友对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庄子斋口义校注的评论

此书是林希逸先生《口义》中别具一格的著作,林先生参以佛、儒是宋代注《庄》之大作,于历代作注实有一席之地焉,只是希逸先生虽是大儒又究以佛法,但终嫌未到透脱地步,以为注庄实未若借庄以注己也。明末憨山德清注《庄子》内七篇临文不无慨叹“每谓一大藏经从此出”之语,憨山是宗门大德,然于自宗解《庄》犹未脱“我之注经未若经之注我”之大窠臼,是以名为《直解》又何出希逸之《口义》哉!《庄子》难读古来皆然,欲寻注庄而得庄生之本怀,吾未见之也,而历代中于道教外当属曹洞法臣觉浪、药地师弟二人之《药地炮庄》切几而得庄生活泼之真机,明末蕴辉老人之《南华发覆》平朴而得南华老仙之真体,呜呼!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南华老仙其法身之大士耶!余绪之文成集而百代注疏之作无一见同,盖知《庄子》之难读矣!

林希逸,宋朝末年大儒,其当年科举列进士甲等第四,也就是全国第四,考中进士比现在考个博士还难,更何况还名列前茅。其人深谙佛与道,融儒佛道与一炉,其解庄或以佛或以儒,重义理,不像清人重训诂轻义理。看清人之解庄,常常是咬文嚼字,罗列大量字词之出处与考证,看完仍一头雾水,不明义理。此外清人解庄多用文言,字简生涩,而林氏之解庄,语言平实,几口语化,八百年前之宋人口语与今人几无太大差别,叹为观止!林氏能放下大儒头衔,用普通百姓也能看懂的语言解庄,这也是为什么林氏庄本宋末极风靡,甚至传至日本风靡数百年。林氏庄本于义理之拓展极深极细,且每每分析至妙,令人诚服,用平实的语言分析庄子的深义,岂非妙哉!目前庄本以陈鼓应之《庄子今注今泽》最流通,然观其全书,引用林氏庄解甚多,陈氏为庄学大家,其频繁引用林氏之语,可见一斑。虽然不能说林氏庄本毫无瑕疵,但瑕不掩瑜,《庄子》本来就是千古奇书,千百年来解庄者不计其数,各个朝代都有一堆大学者推出自己之庄本,真是百家争鸣,除了庄子本人谁能完全说得清楚《庄子》的本义呢?鉴于此,大力推荐本书,最好再配上陈鼓应之《庄子今注今泽》《老庄新论》和王先谦之《庄子集解》,王博的《庄子哲学》也不错。

书,很喜欢的,值得喜欢《庄子>的朋友阅读,赞!

喜欢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庄子斋口义校注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读书人网 >哲学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