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小说,这是历史;这也不是历史,而是反历史,让你看了就对历史书没信心了。。。
现当代作家都喜欢尝试写法的创新,但是像巴恩斯这部小说这样nb的还真少见。
编辑推荐:
《10½章世界史》是一部奇书,是巴恩斯最有野心、最受关注的作品。巴恩斯以十篇故事和半篇随笔组成他的一部“世界史”,这当然不是一部完整的世界史,但人类历史的种种虚构和被虚构的过程却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巴恩斯坚决认为:虚构、歪曲、掩饰,这才是人类历史的主题。此书绝版多年,读者再版呼声不断,此次随“巴恩斯作品”系列重出,重新校订译文,装帧也作了全新设计。
作者简介:
朱利安•巴恩斯(1946—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父母皆为法语教师,哥哥在牛津大学教授哲学,妻子帕特•凯伐纳是著名的文学经纪人。巴恩斯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参与《牛津英语辞典》的编纂工作,做过多年的文学编辑和评论家。
“聪明”是巴恩斯作品的一贯标识。八十年代他以突破性之作《福楼拜的鹦鹉》入围布克奖决选,跻身英国文坛一流作家之列。此后,获各大文学奖项无数,三进布克奖决选,并于2011年凭借《终结的感觉》赢得大奖,同年获大卫•柯恩英国文学终身成就奖。
巴恩斯也深得法国读者的好感,他是唯一一位同时获得法国梅第奇奖和费米娜奖的作家,并先后荣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文学艺术骑士、军官、司令勋章,堪称在法国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之一。
网友对10?章世界史(这不是小说,这是历史;用小说来涮历史,巴恩斯刷新你的认知) (巴恩斯作品)的评论
历史在记录时不可避免地会遗漏一些细节或者虚构某些情节,从而简化事件和人物,最终可能会误导后人对某一段历史的评价。巴恩斯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编造出故事来掩盖我们不知道或者不能接受的事实;我们保留一些事情真相,围绕这些事实编织新的故事。我们的恐慌和痛苦只有靠安慰性的编造功夫缓解;我们称之为历史”,这一点在故事中不断地重现。
《偷渡客》以木蠹的口吻来回忆诺亚方舟那段历史,大洪水中保留世间万物的诺亚在它眼里就是个粗暴的酒鬼;
《不速之客》涉及1985年“阿基列 劳罗”游轮被恐怖分子劫持事件,借恐怖分子之口批评某些历史被掩埋;
《宗教战争》则以法庭诉状信件回忆1520年路德被教皇开除教籍事件,讽刺的是最后的法律判决书竟然被白蚁所啃噬;
《幸存者》将1986年切诺贝利核电站泄漏和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两个事件联系起来,各自都陷入了所谓的幻觉当中;
《海难》前半介绍1816年梅杜萨战舰沉没的历史事件,后半讲解几年后的《梅杜萨之筏》画作如何一点点去掉历史的细节;
《山岳》,《三个简单的故事》,《逆流而上》,《阿勒计划》和《梦》则相对虚构,但也一直呼应着“虚构的历史”这一主题。
木蠹讽刺但也悲怜地说:“你们这一族也不太会说真话。你们老是健忘,或者假装健忘。法拉第和他的方舟失踪了,又谁提起过?我知道这样"rest":"视而不见可能有它好的一面:不去理会坏事可以活得更轻松些。可是,不理会坏事,到头来你们就以为坏事从来就没发生过。一有坏事出现,你们就大吃一惊。枪炮杀人,金钱腐蚀,冬天下雪,你们都大惊小怪。唉,这样天真幼稚会很讨人喜欢,但也会有灭顶之灾。”在一点上,巴恩斯这个木蠹就是苏格拉底——雅典人的牛虻。<br /><br />PS:就文笔而言,《宗教战争》最有趣味也最反讽;就主题而言,《海难》最直接表明巴恩斯的观点。"
好久没有读到这么好看的小说了,能把人类历史缩减到这么几个故事中,佩服。
一口气买了巴恩斯的好几本别的书:)
这不是小说,这是历史;这也不是历史,而是反历史,让你看了就对历史书没信心了。。。
现当代作家都喜欢尝试写法的创新,但是像巴恩斯这部小说这样nb的还真少见。
读起来很过瘾,荒诞的故事背后都有相应的历史背景,相互之间还有着关联,大部分是对宗教的思考。
喜欢10?章世界史(这不是小说,这是历史;用小说来涮历史,巴恩斯刷新你的认知) (巴恩斯作品)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