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因是子静坐养生法 (心生活)

发布时间: 2018-05-23 10:12:04 作者: rapoo

因是子静坐养生法 (心生活)

《因是子静坐养生法》引领全球静坐养生热潮。风靡近100年、再版超30次。弘一法师、南怀瑾、饶宗颐、沈昌文、章乃器等无数权威名家大力推荐、终生修炼的养生秘宝。《因是子静坐养生法》是现代著名养生家、佛学家、教育家蒋维乔先生经典名作,融传统功法与现代科学于一体,值得一生修持。
◎ 席卷全球——风靡近100年 再版超30次
◎ 弘一法师、南怀瑾、饶宗颐、沈昌文 等权威名家大力推荐、终生修炼
◎ 静坐养生的第一本书:秘传千年、首次公开
静坐气功是我国固有的养生术,是一门既古老又科学的身心灵修炼方法。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以静坐为涵养道德和保养身体的秘法。特别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打坐更成为儒释道所有修行者的必备功课。但是,因为沿袭几千年来的秘不示人的陋习,导致知之者甚少,几近失传。众多通俗小说的夸张描述,更使得大众对静坐的认识充满了迷信色彩。
蒋维乔先生为求破除迷信,广利众生,决心公开推广真正的静坐养生秘法。本书是他几十年亲身经验的总结,首次客观地说明传统功法的科学原理,不讲怪力乱神,只讲实证养生,简单明了、便于掌握,“一扫向者怪异之谈,而以心理的、生理的说明之”,读者若能按照书中所述如实修炼,定能激发身体潜能、受益一生。

网友对因是子静坐养生法 (心生活)的评论

静坐健身的方法在中国其实源远流长,但是由于静坐一直和道家玄学密不可分,所以被大部分人视为骗术,不屑尝试,从而难以了解其对养生的神奇效果.
在20世纪40年代国人尚无普遍养生保健意识的大环境下,蒋维乔先生能高瞻远瞩,不吝所学,从科学而非神秘学的视角将自己的经验传于大众,实在是一件大公德.
尽管此书己经问世近70年,但对所有在现代社会中忙碌疲惫的人士来说,书中所介绍的静坐方法,仍是我们祛病强身,修心养性的良方.这样的好书无疑一直都会是畅销的经典.
现代社会步伐太快,人们也多倾向于健身房中的快节奏运动方式,往往却只锻炼了皮肉,心理仍是压力难释,心结重重.如果国人都能重视我们这一传统而神效的健身方式--静坐,社会上定会少去很多问题男女,而过劳死,三高症等文明疾病又何须担心呢?
当然,真正习练静坐,又不可拘泥于蒋先生的个人经验,尤其是女子,不可一味意守丹田,以免有偏差.蒋先生此书是一本非常好的参考书,同时再参考参考其他相关的书,如南怀瑾大师的<定慧初修>等,选一到两种适合自己的入静方法,坚持习练,定能见到其中的妙处.

这本书方法是基本的静坐法门。但是,如果具体修习,会和书中所描述的感受有不同的差异。原因是作者本身就有些疾病,许多反映是疾病所致。建议如果打算学习静坐,应该看看南怀瑾先生的《禅与生命的认知》和《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按照那里的指导修习,在加上本书的方法,事半功倍。

我大概是在九几年的时候,无意中在一个书店看到一本蓝色封面的很薄的《因是子静坐养生法》,好像是浙江的一个寺庙捐印的,这本书现在还在我的书堆里。我当时看见其方法朴实,也没有太多神怪忽悠之处,就照着练习了好长一段时间,健身效果明显,肺扩量明显增加,很少生病,即便冬天静坐穿的很单薄,身上额头上也汗津津的,浑身舒坦,真是神清气爽的感觉。.
——江南易林

静坐五天,我解决了早醒(一般两次)的问题。
  
前天晚上,半夜醒来2点半,还是早醒,不过我发现有蚊子,我想也许是蚊子的原因,后来也睡不着了,大概四点钟起来静坐。昨天上了一天的豆办,白天稍有些困,静养几分钟就好了。
  
昨天11点静坐,然后睡觉,点了蚊香。醒来后看表5点15分,早醒好了,困扰了几个月的问题,哈哈,起来静坐。

有兴趣么?看这个因是子静坐介绍吧,很简单。

对很多慢性病都有效,一个月左右。

静坐或禅定,是我国传统养生学中的宝贵遗产。通过静坐,可使人体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气血顺畅,从而达到益寿延年之目的。对人体健康的价值在于它无论对健康人或病人都具有预防作用。蒋维乔先生根据自身静坐的经验体会结集成书,给有志养生祛病者以方便法门,对养生文化的推广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近代学者钱穆先生从二十多岁就一直练习静坐,对静坐之法也是深有心得。钱穆在《师友杂忆》中曾记载了他自己的多次静坐经历:余时正习静坐,已两三年矣。忆某一年之冬,七房桥二房一叔父辞世,声一先兄与余自梅村返家送殓。尸体停堂上,诸僧围坐诵经,至深夜,送殓者皆环侍,余独一人去寝室卧床上静坐。忽闻堂上一火铳声,一时受惊,乃若全身失其所在,即外界天地亦尽归消失,惟觉有一气直上直下,不待呼吸,亦不知有鼻端与下腹丹田,一时茫然爽然,不知过几何时,乃渐复知觉。又知堂外铳声即当入殓,始披衣起,出至堂上。余之知有静坐佳境,实始此夕。念此后学坐,倘时得此境,岂不大佳。……
  一日,余站梅村桥上守候自城至荡口之航船,呼其停靠。余上船,坐一老人旁。老人顾余曰:“君必静坐有功。”余问何以知之,老人曰:“观汝在桥上呼唤时,双目炯然,故知之。”余闻言大慰。……
  余时锐意学静坐,每日下午四时课后必在寝室习之。时鸿模亦有一军乐队,课后必在操场教练。余在寝室中可闻其声。其时国歌为《中华独立宇宙间》,歌中后半有一字,军乐"rest":"教官教至此字,声快慢错1/4拍。余因昔在府中学堂习昆曲,知此甚稔。其时余习静坐功夫渐深,入坐即能无念。……<br />众生根器不一,并非人人都能习得静坐,蒋维乔先生所谓“然习而有成者千百中获一二人耳”。本人自购得此书开始学静坐——每晚睡前约40分钟,至今已近三个月,觉得在养气、养神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但由于用心不够专一,杂念纷纭,无法排除,难窥其堂奥。“心诚则灵”,如果能够以诚敬之心以学静坐,坚信是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的。所谓“心诚求之,虽不中也不远也”。愿与有志静坐养生者共勉。"

蒋虽早期致力于教育事业,但使他名气彰显的却是他大力推广“静坐法”(静坐气功),由此使他成为近代著名的气功专家之一。在我国近代气功史上,蒋维乔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很有贡献的人,在国内外均享有很高的声誉。

有容乃大

其实很早就知道“静坐”一说:先是儿时看武侠剧,常有和尚道士打坐;后来阅读量日增,知曾国藩行军打仗之际每每静坐以医心乱,钱穆、南怀瑾等人亦擅长静坐。但总觉得仅仅一坐就有神奇效果,过于玄乎。近日机缘巧合拜读了蒋维乔老先生《因是子静坐养生法》,方知静坐绝非虚妄之迷信,而有科学道理在其中。现简要评析一下《因是子静坐养生法》这本书的软件与硬件,与对传统养生有兴趣的朋友分享。

软件:旁证与观感
软件当然是指这本书的内容质量。养生保健书籍是目前出版界和市场的宠儿,各种养生保健书籍层出不穷,但也鱼龙混杂,因此选择不可不慎。盖因养生直接与身体相关,选择失误往往伤身费财。我尚未按照《因是子静坐养生法》的教导实践,不过从搜集的相关资料看,此书极为靠谱,此结论有如下证据支撑:1.此书出版于1914年,出版后即风行海内外,多次重版,至今经过近百年检验,确实使许多人受益匪浅;2.诸多名流修习此法以健身、长寿的事实,比如作者本人幼年体弱、中年几因肺病丧命,经过静坐,身体康健,享寿86;国学大师饶宗颍亦坦陈受益因是子静坐养生法,此老目前已九十高龄;3.南怀瑾推荐静坐数目,认为迫不得已唯有《因是子静坐养生法》一本。这些事实都说明,本书软件是靠得住的。
我本人阅读后的感受大概可六字而敝之:通俗、易懂、易行。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中,养生术"rest":"并不少见,但往往满纸铅汞坎离,让人望而生畏。《因是子静坐养生法》则一扫这种奥涩,完全用通俗显白的语言来讲解静坐的原理、功用,大约有初中生的生理知识水平,阅读这本书应无障碍。另外,在静坐的实行中,蒋先生也颇有耐心的步步讲解,从刚开始静坐的坐姿、呼吸,到静坐后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都有说明。比如静坐入门最关键的是“端整姿势与调节呼吸”,蒋先生在这两个方面讲解的甚为详细,仅两足的搭配就给提供了三种方式以及各种方式的适用对象与优缺点;而对于静坐时呼吸的调节,也提供了多种参考及注意点。所以按这本书自修,就好像时时有老师在身边指导一般。<br /><br />硬件:二流出版社也可以做出一流图书<br />硬件是指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排版等版本质量问题。我对于出版社向来有要求,因为大部分最佳版本的图书都是由第一流的出版社制造的,而觉得很多书只有第一流的出版社出版才般配,比如中华书局版的《资治通鉴》。《因是子静坐养生法》是由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的,坦白讲至今买书近千册,从未听说过有这么一个出版社,但《因是子静坐养生法》这本书一流的硬件让我对这个出版社深有好感。这本书的封皮设计得很精美(可能有些不上相,实物比图片要好许多),纸张手感也不错;内文印刷的字体也比较大,行距适中,阅读起来很舒服。这本书的编排也显示了编者的努力,比如罗列了诸多名流对于本书的评价,有助于坚定读者实践的信心与恒心。而且附赠了两张道家养生图以及明代了凡先生所著《静坐要诀》(遗憾的是没有注解),对于读者了解传统的静坐大有助益。<br /><br />总之,本书虽然是一个小出版社出版,但是硬件、软件俱佳,是一部了解、修习传统养生文化的佳作。"

喜欢因是子静坐养生法 (心生活)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读书人网 >健康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