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对西方哲学史讲演录的评论
本书由赵林先生在武汉大学和东南大学的通识课讲课录音整理而成,主要包括希腊哲学、中世纪基督教哲学、英国经验论哲学、欧洲大陆唯理论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由于课时所限未能介绍18世纪法国哲学。
本书与专业教材不同,并非详尽罗列各派哲学家的观点,而是着重阐明西方哲学演进的逻辑联系,语言通俗,能照顾到非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所受的马哲教育。本书可作为非哲学专业的哲学入门书,但内容并不浅显,最容易理解的部分是中世纪基督教哲学。
作者对哲学的定义是“一种在永无止境的自否定过程中不断生长和发展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哲学的主要功能不在于改造世界(那是科学的功能),而在于改变自身,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系统、审美态度。哲学的根本性问题:所谓本质究竟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客观属性还是人类思维的主观习惯?形而上学性是人类之神性的体现,人总是要在简单生活中去发掘深刻的寓意,总是不安于动物式的轻松而要去追求神性的沉重,这是一种崇高的悲剧。
作者似乎偏爱希腊哲学,而对现代西方哲学没有太多兴趣。作者认为希腊哲学生机盎然,带有一些童稚的旨趣,表现了自由心灵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和关怀,希腊哲学的篇幅约占全书的一半。现代哲学越来越变成了一种剔精究微的技艺,成了一种炫耀精湛技艺的思想考据学,不再是博大精深的智慧。人们只会照古人模式鹦鹉学舌或进行文本转译,再也没有任何创造性思维。哲学家"rest":"变成了躺在已逝哲学家的著作中引经据典、把古人的智慧当作自己的财产的加以批发和零售的精神掮客。现代人不需思考本质,只相信现象,他们看穿了本质只不过是人虚构的一个幻象。<br />  作者自称既非唯心主义者也非唯物主义者,而是怀疑主义者,也是一个古典主义者。作者对各位哲学家有自己的评价,如塞涅卡主张对各种世俗诱惑应保持不动心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却不忘敛财;奥勒留在哲学上极其悲观,在政治上开启了罗马帝国衰落的引擎,不知是政治扭曲了他的哲学还是哲学戕害了他的政治;斯宾诺莎是西方哲学家、科学家心中的道德楷模;莱布尼茨虽然才华横溢,却谄媚权贵;康德是谦虚的,之后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是狂妄的,这与当时德国在政治上的保守与落后有关。"
赵林老师的几本主要著作我基本上都买了,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及文字表达能力,都是无可挑剔的好,堪称经典,值得永远收藏和反复阅读。但可惜的是,这几本书的出版社都很糟糕,书籍的纸质、封面设计、排版等方面,都很令人失望。以本书为例:纸质又薄又软,给人经不起翻阅的担忧。而封面还没翻几次,就已经掉色、磨损,封脊处露出严重的折痕,估计再翻几次封面就要与书本分离了。其他各书《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纸质太粗糙,《西方文化概论》纸张太薄。武大出版社出版的各书稍好,但封面设计太俗,令人缺少购买欲。正因为这些原因,使得赵林老师作品的收藏价值打了不小的折扣。如果赵教授能将自己的这几部作品交给商务印书馆、北京大学出版社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这样的权威机构出版,相信一定会扩大读者和收藏者的数量。
赵林老师的西哲史是国内一流的, 这本相当于一个口语版。 对初入门者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不过如果能读懂西哲史的就不用买了。
【希腊哲学的形而上学】 -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存在”=“是”“有”'being';“存在”即事物的本质、不生不灭、独一无二、不变不动,而“非存在”即纷纭复杂、生灭变化的现象世界 -从而,巴门尼德建立了存在、思维、语言的同一性 -本质到底是事物本身所固有,还是我们人类思维投射到事物之上的一种结果 -“语言是存在的家”——海德格尔 -“只有当思维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时,思维才能真正地反映存在” ---------------...
2015-06-01 09:49 1人收藏
05年,赵林老师到我们东南大学连续做过三场关于宗教和哲学的讲座,场场爆棚,他将深奥复杂的西方哲学和宗教学演绎的激情澎湃,脉络分明,在大学生中,制造了大批的哲学粉丝。这本书重复体现了赵林老师讲课的风格。逻辑线索清晰,学术视野开阔,文笔简洁优美,堪称西方哲学入门的葵花宝典,独门暗器。兄弟们,下单买吧,别犹豫了。好书即便不看也一定要收藏。
可惜,这么好的书,出版社没好好做,封面很薄很软也很难看,用纸也不好。
冲着赵老师,给五星吧。
书是不错,但是,卖家有点敷衍,书籍有点旧,还有损破。望改善!
确实不错,难得逻辑这么清晰,非常难得的入门书。我是看其他哲学史看不懂买的这本。感觉比邓晓芒的还好呢
如果我一年级就看了这本书,现在就不会如此的纠结,强烈推荐。。。
读这本书和赵林写的关于西方文化的书籍一起读,更有意义。
喜欢西方哲学史讲演录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