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古代中国与其强邻:东亚历史上游牧力量

发布时间: 2018-08-08 10:20:14 作者: rapoo

古代中国与其强邻:东亚历史上游牧力量的兴起 (文明历程经典译丛)

本书是美国学者的一部汉学研究力作。作者研究的是公元前900年至公元前100年之间中国北疆地区的历史,他将中国的历史文本和考古资料相结合,对早期中国与草原游牧民族的对抗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于众所周知的历史事件进行了新的诠释,其中包括:后来连接成为“长城”的早期各个防御城墙的筑造;世界历史上有第一个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帝国——匈奴帝国的形成;致使中国军队征服西北地区,从而开通了一条与中亚的商贸通道的一系列历史事件,等等。

网友对古代中国与其强邻:东亚历史上游牧力量的兴起 (文明历程经典译丛)的评论

近日发现Nicola Di Cosmo的Anicent China and Its Enemies出了中译本。立马屁颠屁颠地跑到三人行书店去买了一本回来。这两天看了几章,发现翻译真有问题。

以下就中译本关于威妥玛拼音与翻译准确性这两类问题,略作说明。

Di Cosmo书原版:Anicent China and Its Enemies,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中译本:贺严、高书文译:古代中国与其强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以下引用只标明页数。

威妥玛拼音的问题:

大陆译者好像很多都不太弄得清楚威妥玛拼音,以致不久前还闹出了把蒋介石翻译成常凯申的笑话。Di Cosmo的书在翻译时也是如此。

中译本页119:另一方面将蛮和夷坚实地归类于“联合的”或“同化的”的外族,而将夷和狄视作异化的、充满敌意的外族。

原版页96:and the Jung and Ti as outer, nonassimilated, and hostile foreigners

所以正确的翻"rest":"译应该是“将戎和狄视作异化的、充满敌意的外族”。这里估计纯粹是打错字了,又没校对出来。<br /><br /> 中译本页120:以周的“兄弟之邦”的名义被秦国解救了的刑国;秦国的抗狄的姿态表面上就是以这种法则为基础的。<br /><br /> 原版页98:中译本的“秦”的原文是“Chin”。所以应该译作“晋”。“秦”的话,按威妥玛拼音则应该是Ch’in。有’这样一个表示送气的符号。而且晋和刑都是姬姓,这才是兄弟之邦。秦是赢姓,和姬姓诸侯国顶多算甥舅关系,算哪门子的兄弟。<br /><br /> 中译本页158:襄主(晋国的一个家族)并戎取代以攘诸胡<br /><br /> 原版页128:襄主的原文是Hsiang-tzu。应该译成襄子,即赵襄子。这里也不知道译者到底是不懂威妥玛拼音,还是纯粹笔误,因为这句是《史记赵世家》里的话,原版也做了脚注注明出处,查一下原文就知道了。不过中译本之后就改成“襄子”了。总算没错到底。<br /><br /> 中译本页197:相信匈奴人正是那些入侵罗马帝国的匈奴人的祖先的观点,更促进了这种理论的流行。<br /><br /> 原版页163:This theory, inspired by the belief that the Hsiung-nu were the forebears of the very Huns who invaded the Roman empire<br /><br /> 这里的问题不是拼音了。把huns翻成“匈奴人”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匈奴和匈人(hun)是不能等同的,尽管两者之间是有联系的。英文原文也很清楚地将匈奴(Hsiung-nu)和匈人(huns)区分开来了。译者却将两者混为一谈。而且在中文译文中的第二个“匈奴”后面未注出原文。但是在上引译文的前一句的译者却使用了“匈人”这一译名。这种疏忽实在难以谅解。<br /><br /> 中译本页218:冒顿还将他的王国扩展到朝那、阜新。朝那位于今天宁夏固原县的东南部,阜新在今天陕西省榆林县的东南部。<br /><br /> 原版页189:Modun also extended his realm to include the counties of Chu-na, located southeast of present-day Ku-yuan county, in Ning-hsia, and Fu-shih, southeast of today's Yu-lin county, in Shensi<br /><br /> 拼音的问题又来了,原文是Fu-shih,译文变成了阜新。冒顿的这次扩张在《史记匈奴列传》中是有记载的:“(冒顿)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与汉关故河南塞,至朝那﹑肤施”。Fu-shih应该是“肤施”而不是“阜新”。<br /><br /> 这里的问题和蒋介石变成“常凯申”一样,应该都是把shih最后一个字母“h”看成了“n”,于是就把一个不带鼻音的字译成了带鼻音的。但这种错误仍是无法原谅的。且不说这段文字来源于《史记》查一下就可以弄清楚,关于Fu-shih的地理位置,原文也交代清楚了,是陕西榆林县的东南。的确是有“阜新”这个地名,但阜新在辽宁的西部,和陕西差了十万八千里。这样的翻译实在太漫不经心了。"

有些地理名称没有翻译成我们常用的叫法,看得有点糊里糊涂。
甘肃走廊是不是河西走廊?黄河平原是华北平原吗?

译文中错别字太多,编辑校稿太不仔细,一本好书被毁了

这类主题的书籍是我很喜欢的 今后也想更深入学习和研究 支持一下

喜欢古代中国与其强邻:东亚历史上游牧力量的兴起 (文明历程经典译丛)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读书人网 >政治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