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对智慧书(两种封面 随机发货)的评论
“万物已近极致,为人处世的艺术更是如此。当今要成就一位智者,比古代造就希腊七贤更为不易;现在要应付一个人,比过去应对一个民族更加艰难。”
这是《智慧书》的第一段。《智慧书》是西班牙人葛雷西安的名作,和《君王论》、《孙子兵法》被西方学者并称为三大智慧奇书。
《智慧书》是由三百段格言组成,可以说这些格言句句精彩,字字珠玑。虽然《智慧书》和《君王论》《孙子兵法》并成三大智慧奇书,但在我看来,它同样可以和《沉思录》、《论语》并称为三大床头书,都是可以每天睡前都翻阅两段的。
然而,《智慧书》又和《沉思录》、《论语》有很大的不同。《论语》和《智慧书》都是讲为人处世的艺术的,但是《论语》讲的是一种普世的道理,是每一个人的规范,它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是要求的“我”,也可以推广到全社会要求每一个人。孔子是心怀天下的,他讲的价值都比较光明磊落,提倡的是天下大同,让社会更加和谐。可以说,孔子是给社会定下了一个法则。
《智慧书》似乎没有那么大的胸怀,它讲的为人处世针对的是个人,都是从“我”出发,可能它这一段讲不要把你的全部想法都说出来,要适当的装傻,过几段可能就会告诉你如何应对装傻的人;它前几页还在告诉你不要显得比你的君主更聪明,下一段就会告诉你如果你是一个君主,你就一定要利用你的属下。它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它的标准就是“智慧”。中国有句老话叫“仁者"rest":"见仁智者见智”,这句话用来区分《论语》和《智慧书》的区别最恰当不过了。《论语》的“仁”是普天下之仁,《智慧书》的“智”则完全是个人智慧。<br /> 《沉思录》也是从个人出发的,这一点和《智慧书》很像。而且两者也讲个人修养,讲做一个“圣徒”,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别也很大,甚至可以说,《沉思录》与《智慧书》之间的差别甚至大于《智慧书》与《论语》的差别。因为至少《论语》还是在讲“处世”,而《沉思录》基本就只是在讲“为人”了。《沉思录》非常个人化,讲的是如何过一个安宁的人生,它的全书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宁静不过是心灵的井然有序。”《沉思录》是“向内”的,而《智慧书》则更多的时候是“向外”的,它说到底是要和人打交道的。《沉思录》是让你的内心过得更好,但《智慧书》却是让你在社会中过得更好。<br /> 因为有上述的特点,《智慧书》虽然还是要人向善,让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并且它的最后一句段的题目是《总而言之,做个圣徒》,但它却也充满了一些不那么“光明磊落”的地方。这倒不是说它在教人说谎,它有好几处都强烈反对说谎,说说谎是最愚蠢的行为,但是它强调的也不是把什么都告诉别人。也就是说,它的主张是:“说真话,但不全都说出来。”而且它一直在告诫我们一定要有所保留:不要过分展示你的能力,不要把你的理想告诉别人,不要把你正在做的半成品拿给别人看,如此等等。葛雷西安的思维方式很有点我们中国韬光养晦的意味,让人觉得不那么真诚。然而,其实这些东西和真诚无关。如果你把什么都提前说出来,那么不仅不能展现你的善良,反而凸显了你的愚蠢。所以说,不论是反对说谎,还是反对不保留,葛雷西安的评判标准既不是正当与否,也不是善恶,而是愚与智。从这一点上来说,《智慧书》倒是非常名符其实。所以你可以从这本书里看到的最多的一个词恐怕就是“愚蠢”。<br /> 从某种程度上说,愚蠢的“圣人”可能会比一个聪明的坏蛋对这个世界产生更不利的影响,因为如果“圣人”等同于傻瓜的话,那么就没有人愿意做圣人了。反过来说,如果圣人都足够聪明,那么这个世界就会更进步更美好。<br /> 实际上,《智慧书》也不单单是唯智慧至上论,不只是教会你一些为人处世上的计谋,不是让你学了计谋之后去做一个聪明的坏蛋。因为那样同样是愚蠢的。真正的聪明人,还是要选择做一个好人,一个有智慧的好人。"
这次很让人恼火,卓越现在越来越不负责任。以前还能有个内部封塑什么的,现在连外包装都是破损的,本书尤为过分。已被蹂躏的不成样子。强烈谴责。
跟中国的孙子兵法一样经久不衰的思想,必读书籍
推荐购买此书,300条真理。言简意赅,含义隽永,真是值得购买啊。书的排版和翻译都是很不错的,绝对喜欢。
这本书是之前在网上下载了电子版觉得很不错才来购买的书 值得一读再读
我一直不喜欢心灵鸡汤类的图书,冲着名气,买了这本,正在看,还可以吧
书的纸张白细,排版印刷工整,装订也不错,不错的一本书!
喜欢,挺好的,都是短短的小章节,很容易读
买回去接受一些启发 发现说的……还可以吧
休闲书籍,读起来还可以
喜欢智慧书(两种封面 随机发货)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