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读本:资本主义》编辑推荐:什么是资本主义?世界各地的资本主义都一样吗?是否存在足以取代资本主义的新体系?《牛津通识读本:资本主义》对以上问题做出了详细解答。《牛津通识读本:资本主义》由著名经济学家,武汉大学教授颜鹏飞作序推荐。
《牛津通识读本:资本主义》内容简介:人们时常听到并使用“资本主义”一词,但这个词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詹姆斯•富尔彻借助生动详尽的案例——从17世纪初的东印度公司到1995年的巴林银行破产案——对此进行了研究。他考察了资本主义在英国、日本、瑞典及美国的不同形式,探讨了资本是否已经摆脱国家的界限,正走向全球化。他还以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狂热、近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的安然公司和世界通讯公司事件为例,在《牛津通识读本:资本主义》中指出了资本主义潜在的危机倾向,并由此讨论了资本主义的未来:资本主义是否正在走向某种终极危机?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体系在哪里?
网友对牛津通识读本:资本主义(中文版)的评论
资本主义在历史教科书上似乎生来就带着罪恶,“圈地运动”,“黑奴贸易”,“工人的异化”等等这些都归罪于它。但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如何?这些问题却没有仔细地被追问过,而这本书指明了一条理解途径。同时,梳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可以帮助理解为何中国没有独立发展出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本质上就是期望获取利润的投资行为”,因此作者追溯资本主义历史直至大航海时代,为了分摊获取航海贸易高利润时的高风险,新兴了融资手段——股份公司,大量聚合民间资本,进而形成良性循环。而郑和下西洋则完全是国家行为,即使国库再充足,也无法持续提供航海所需的巨额资金,不得不中断。除开政策,为何中国民间资本没有参与航海事业呢?
因为资产并非都是可用于投资的资本,之间的转换需要具备一定条件:资产所有权必须明确界定,资产价值可以测算,资产所有权可以转让,以及存在资产交易的市场。第一个条件最为基础重要,可惜它在明清时代的中国是不具备的,私人财产权很容易受到政治势力的影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资产所有权的混淆和脆弱无法推动民间资产向投资资本的转换,因此学界才会怀疑“明清时代江南地区的资本主义萌芽”一说。
这本小册子简介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若是对资本主义或者现代社会起源这一问题有兴趣,可以看看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一书,更为细致精彩。
这套丛书有三个版本,大开本26元字大清晰,最好。
中开本25元墨迹稍淡,还好。早期的小开本最差。
值得买的一个系列的书,各个专业的入门导读作品
从马克思的资本论时代到现在,对于资本主义的定义在这100多年里有了更多丰富,这一方面来自于历史的发展,另一方面来源于理论的新陈代谢。本书着力于资本主义的转型,就这个意义上来说,属于难得的启蒙之作。
资本主义并非一种范式。
内容的逻辑很差,我怀疑作者不理智。
喜欢牛津通识读本:资本主义(中文版)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