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列子臆说(中册)

发布时间: 2020-07-16 10:11:03 作者: rapoo

列子臆说(中册)

《列子臆说(中册)》内容简介:《列子》是道家的重要典籍,今存《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旨意大致同于《老子》、《庄子》,相传是战国时期列御寇所著。该书载有战国以后史事,遣词用句多为秦汉以后用法,且又多与汉晋佛经相参合,因此,后人推断《列子》原书已佚,今本《列子》出自魏晋人之手,既发展了老庄哲学思想,又融会了其他学派的观点。该书包括一百余则瑰丽奇幻的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夸父追日”,等等,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看似易读,实则难懂,因为其中不仅贯穿了“御风而行”、洒脱不羁的列子的奇特思想,而且涉及杨朱等人的人生哲理。
与以往对《列子》的注解不同,南怀瑾先生不再纠缠于考辨列子其人、《列子》的成书年代以及文字训诂等,而是偏重于解说《列子》所引用的故事。他更别出心裁地采用倒序的方式,由《说符》篇讲起,对《列子》的故事进行发挥,涉猎广阔,见解精深,阐发了他对道家学术及观念的认识,反映了他对生死、时势、缘遇、名利、富贵、公私等问题的理解,涵盖了他的人生观、宇宙观、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体现了他对东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心。

网友对列子臆说(中册)的评论

南师很有意思,讲道家的东西就讲道家的东西,一点佛家的东西都不透露。等你看南师讲佛家的东西,才知道南师原来对佛家是那么精通。

以前觉得道家的东西已经很高深了。读了佛经才知道,道家对形而上部分的阐述真的是太简略了,而且在遣词用语上不如佛经准确慎重。比如道家倡导“无中生有”,可能道家想要表达的思想也是本体起用的意思,但“无中生有”这种表达方法语义很不清晰,佛在楞伽经上就批评了“无中生有”这种理论,问无中怎么能生有呢?

道家三经里《老子》入世的东西讲得多,形而上都是浅尝辄止。《庄子》也偏重讲入世,齐物论篇当然讲了形而上的部分,但也不是太清晰。真没想到把道家理论讲得最透彻反而是《列子》,入世,出世都讲了很多。看了《列子》,你才明白原来道家在修证上达到的高度与佛家无异。但也是在读懂了佛经之后,你才能明白列子里的很多故事并不能简单地看成是神化传说。

所以个人觉得你佛经研究透了,再来看道家的东西,会有另一番感受。比如老子说“有无同出而异名”,这个说法当然比“无中生有”更准确了,但你仅读道德经能明白这个“有无同出而异名”是什么意思吗?再比如,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什么意思呀?为什么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什么不接着说三生四,四生万物?截止到三生万物是巧合吗?这些东西,我相信你仅看道德经,肯定是理解不了的。为什"rest":"么?道家三经对形而上的东西都是浅尝辄止,列子讲得相对多一点,但也不够。我猜测他们达不到释迦文佛的程度,所以讲不清楚。你把释迦文佛说的楞严经看懂了,回过头来再看道家这些当时你看不懂的东西,就会全明白了。<br /><br />南师道家的东西讲得很好,老子,庄子和列子他都讲得很好。但南师在一本书里说过一句话:“我也曾经为此努力多年(指探寻人生和宇宙的真理),涉猎得愈多,怀疑也因之愈甚。最后,终于在佛法里,解决了知识欲求的疑惑,才算心安理得。”<br /><br />要论讲形而上的真谛,一部佛经《楞严经》,比《老子》《庄子》《列子》三本书加起来讲得都高明透彻。楞严经讲得最好的当然是楞严座主圆瑛法师。"

包装很好的说,有用塑料纸包裹,书纸张质量不错。其实主要还是为看看国学买的,空灵通透的列子,自有其熠熠发光的地方。

如果是粉丝,建议一定购买,真好真的很好。如果不是粉丝,也请一定购买,收益良多!

不错,纸张颜色比一般略黄的纸还要再黄点,看着很舒服。讲解很通俗易懂。

值得每一个修行人或者想修身养性、明心见性的人一读~~~

南师的书,要好好的读,好好地品。

应该是正品 价格公道,质量也很好

好书,慢慢阅读、欣赏。

南老师的书见一本买一本,值!

《列子》是一部极具思想内涵的经典,南老的讲解别具一格!很好,推荐!
南老之书,一如既往,娓娓道来,平实中耐人寻味,简单中蕴含至理,令人十分愉悦!

喜欢列子臆说(中册)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读书人网 >哲学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