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部属高校“地方化”严重 当地生源比例

发布时间: 2010-06-25 15:23:12 作者: sanbao

北京孩子上北大的是河南的60倍、浙江孩子上浙大的是江西的30倍、山东孩子上山大的是广东的36倍——— 部属院校招生中的人为地方化在三个方面导致了公民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后果 2009年全国统一招生工作结束后,关于部属院校招生“地方化”严重的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各阶层的争议。在9月19日举行的“高校招生与宪法平等”学术研讨会上,高校的法学教授们尖锐地指出:部属院校招生中的人为地方化在三个方面导致了公民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后果。 导读: 部属大学招当地生源比例超过70% 地方压力和高校合并风潮使部属院校“地方化” 部属院校招生地方化 公民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部属大学招当地生源比例超过70% 目前,我国的公办大学分为两大类:部属院校和地方院校。地方院校是指传统上隶属于省市、主要靠地方财政供养的高校,主要面向所属地招生;部属院校则是指隶属于教育部等中央部委、主要靠中央财政供养并通常被认为“属于全国”的高校,主要面向全国招生,全国有100多所部属院校,在北京的部属院校有23所。北京孩子上北大的是河南的60倍、浙江孩子上浙大的是江西的30倍、山东孩子上山大的是广东的36倍——— 部属院校招生中的人为地方化在三个方面导致了公民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后果 2009年全国统一招生工作结束后,关于部属院校招生“地方化”严重的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各阶层的争议。在9月19日举行的“高校招生与宪法平等”学术研讨会上,高校的法学教授们尖锐地指出:部属院校招生中的人为地方化在三个方面导致了公民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后果。 导读: 部属大学招当地生源比例超过70% 地方压力和高校合并风潮使部属院校“地方化” 部属院校招生地方化 公民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部属大学招当地生源比例超过70% 目前,我国的公办大学分为两大类:部属院校和地方院校。地方院校是指传统上隶属于省市、主要靠地方财政供养的高校,主要面向所属地招生;部属院校则是指隶属于教育部等中央部委、主要靠中央财政供养并通常被认为“属于全国”的高校,主要面向全国招生,全国有100多所部属院校,在北京的部属院校有23所。 但是9月19日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举行的“高校招生与宪法平等”学术研讨会上,众多的研究者却指出“部属院校招生地方化现象非常严重”,北京大学变成了“北京人的大学”、复旦大学变成了“上海人的大学”、山东大学变成了“山东人的大学”、浙江大学变成了“浙江人的大学”。 “浙江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之一,完全有理由相信她是全国千万考生中的理想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教师刘练军对近年来“浙江大学”招生状况调研后说,“但是现行的招生体制,却让外地考生要考入浙大犹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刘练军用今年浙江大学在浙江与河南、江西两省招生人数对比说明这个问题的严重性。2009年河南有96万人参加高考,但浙大在河南仅招收68人,平均1万名考生中都没有1人有机会上浙大;江西有考生36万多人,浙大亦只招收70人,平均每5000人中没有1人可能跨入浙大;相对而言,2009年浙江仅有考生32万多人,但招生名额却多达2374人,平均1000名考生中就七八人有机会被浙大录取。 研究者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一些部属院校的招生指标分配甚至掀起了“高度人为地方化浪潮”,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部属院校在所在省的招生比例都占到60%以上甚至达到70%左右。这些本该全国招生的部属院校成了“名副其实的地方院校”。
读书人网 >校园热点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