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联考自招:五校一小步,全国一大步

发布时间: 2010-06-25 16:37:58 作者: sanbao

近日,许多媒体都在关注这样一条新闻:清华大学本月19日发布消息称,该校将在2010年的自主选拔录取中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开展合作,共同委托专家组完成部分笔试科目的命题和阅卷工作,并在全国绝大多数省份设立考点,考生只需在本省参加一次考试,就有机会获得这五所大学的自主招生资格。

这种新的自主招生方式被许多人看作是对传统高考的一大挑战。“五校联考”究竟是勇敢的尝试,还是“新瓶装旧酒”的作秀呢?

为高考的短板拔了些许高度

自主招生政策刚刚出台的时候,着实让不少学生欢欣鼓舞,然而7年以来,人们对它的热情却逐渐冷却。一方面,名额太少,竞争激烈;另一方面,操作不透明,屡屡曝出丑闻,也寒了许多人的心。而这次“五校联考”自主招生,对于高考的百万大军虽然影响甚微,但也可看作是对现行招生方式的一次“颠覆”。

《东方早报》评论就指出,联考无疑是对自主招生的完善,这可减少考生考试成本,增加自主招生的参与面;而从改革的推进角度说,只要坚持,只要改革的方向正确,在一定的环境下,必然会走到这一步来。

不过,这种尝试会否推广规范,又是另一回事。毕竟面对高考这样一个在中国几已成为一种“公平信仰”的制度,在没有更好的替代物出现之前,想要大刀阔斧地改革是不现实的。只能根据它固有的缺陷,从其他方面弥补,尽量做到公平、全面地选拔人才。从这一角度看,自主招生,尤其是形成联考的自主招生,为高考的短板拔了些许高度。五校的这一小步,经过不断完善,还是有可能成为全国一大步的。

近日,许多媒体都在关注这样一条新闻:清华大学本月19日发布消息称,该校将在2010年的自主选拔录取中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开展合作,共同委托专家组完成部分笔试科目的命题和阅卷工作,并在全国绝大多数省份设立考点,考生只需在本省参加一次考试,就有机会获得这五所大学的自主招生资格。

这种新的自主招生方式被许多人看作是对传统高考的一大挑战。“五校联考”究竟是勇敢的尝试,还是“新瓶装旧酒”的作秀呢?

为高考的短板拔了些许高度

自主招生政策刚刚出台的时候,着实让不少学生欢欣鼓舞,然而7年以来,人们对它的热情却逐渐冷却。一方面,名额太少,竞争激烈;另一方面,操作不透明,屡屡曝出丑闻,也寒了许多人的心。而这次“五校联考”自主招生,对于高考的百万大军虽然影响甚微,但也可看作是对现行招生方式的一次“颠覆”。

《东方早报》评论就指出,联考无疑是对自主招生的完善,这可减少考生考试成本,增加自主招生的参与面;而从改革的推进角度说,只要坚持,只要改革的方向正确,在一定的环境下,必然会走到这一步来。

不过,这种尝试会否推广规范,又是另一回事。毕竟面对高考这样一个在中国几已成为一种“公平信仰”的制度,在没有更好的替代物出现之前,想要大刀阔斧地改革是不现实的。只能根据它固有的缺陷,从其他方面弥补,尽量做到公平、全面地选拔人才。从这一角度看,自主招生,尤其是形成联考的自主招生,为高考的短板拔了些许高度。五校的这一小步,经过不断完善,还是有可能成为全国一大步的。

为“联考自招”提个醒

然而在憧憬未来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实,“五校联考”的自主招生方式,距离真正公平、公正的“不拘一格降人才”还差得很远,充其量也只是形式上的变化而已。

自主招生最大的问题,就是暗箱操作,权钱交易。《新京报》就此发表评论提醒:自主招生这块自留地,不少学校招生过程并不透明。在不少学校,自主招生实际上是个黑箱,最起码也是灰箱,因此,交易也就容易发生。这些大学如果真的要改革自主招生,首先要改的不是什么联合招考,而是自身的公开公正和透明。因为,对于高考制度的改革,人们最大的疑虑,就是各个大学自主之后,能否保证招生的公正性。

除了公平性,“五校联考”自主招生的范围也是许多人所关心的,因为如果不能扩大受众面,自主招生的政策仍然难以撼动高考的根基。《解放日报》撰文指出,高校自主招生不能仅仅为了提前争夺好生源,还应该在高考改革、为广大学生“减负”中发挥更大作用。如何使自主招生与高考更好结合,让更多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是不能回避的课题。

而从联考的内容上看,也有人对此提出了批评。《长江商报》就认为,从试题上看,无论是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科学,还是人文与社会,基本上为传统的考试大纲所涵盖,也为统一高考模式所覆盖。如果说在高考指挥棒下,学子大多成为应试教育的“类人才”的话,那么自主招生考试无非是应试教育背景下的“第二次高考”而已。

宽容对待,广纳民智

有关人士建议,“联考”可以扩大范围,实行多层次、多类别。研究型大学、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可以各自组织联考,考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某一项考试。这样,高考“大一统”的格局才能打破,许多普通中学的学生才能学得轻松,更有学习动力和目标。

“五校联考”,见仁见智。我们不妨抱着宽容的态度,乐观其成。如果能以此入手,逐步推动自主招生改革,进而扩展到整个高考群体,那么实现高考改革也并非遥不可及。

不妨看看《广州日报》提出的三点建议:

其一,改变自主考试的做法。高校完全可以在联考成熟的基础上,推出学业水平考试,这一考试成绩可以作为考生申请各高校自主招生的笔试成绩。

其二,变政策加分优惠为多元录取。内地高校可以借鉴香港高校,与其在考前确定资格加分,还不如在考后综合评价。

其三,实现学校学术本位管理。高校的内部管理应同步进行改革,让招生公开透明,全面公示学生信息。

的确,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广纳民智,就是接受社会的监督。如此,联考自招才能一路走好,高考改革才能稳步推进。

读书人网 >校园热点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