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奥数变形记

发布时间: 2010-06-25 16:39:29 作者: sanbao

1956年,高中毕业不久的裘宗沪应邀参加宁波市数学竞赛的阅卷工作,这个年轻人被邀请的理由,是会做很多“乱七八糟”的数学题。而这次数学竞赛,是华罗庚将奥数引入中国的第一次尝试。

初入中国

60年前,华罗庚考察了苏联的“数学奥林匹克”后,兴奋异常,他认为,这是中国正需要的。

19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举,进入全面学习苏联的年代。从苏联回国后,1956年,在华罗庚和苏步青等人倡导下,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宁波等城市分别举办了中学生数学竞赛,这是奥数在中国最早的阶段。

这一年,高中毕业不久的裘宗沪,正准备去当老师。在数学上的才华,让他得到了宁波数学竞赛阅卷的机会。

这个机会最终让他的一生与奥数紧密相连,他后来成为了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常务副主席。

“文革”开始后,数学竞赛被冠以“封、资、修”的名号而取消。

直到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等观点在会议上重新提出。中国迎来“科学的春天”时代。

1978年夏天,在华罗庚的组织下,教育部、中国科协、团中央共同举办了首届全国八省市中学数学竞赛,由北京、上海、安徽等八个省市组织代表队参与。

考场上,当时教育部的一位副部长前来视察。他说,中国刚接到了罗马尼亚主办的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邀请,询问他们能否带队参赛。

1956年,高中毕业不久的裘宗沪应邀参加宁波市数学竞赛的阅卷工作,这个年轻人被邀请的理由,是会做很多“乱七八糟”的数学题。而这次数学竞赛,是华罗庚将奥数引入中国的第一次尝试。

初入中国

60年前,华罗庚考察了苏联的“数学奥林匹克”后,兴奋异常,他认为,这是中国正需要的。

19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举,进入全面学习苏联的年代。从苏联回国后,1956年,在华罗庚和苏步青等人倡导下,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宁波等城市分别举办了中学生数学竞赛,这是奥数在中国最早的阶段。

这一年,高中毕业不久的裘宗沪,正准备去当老师。在数学上的才华,让他得到了宁波数学竞赛阅卷的机会。

这个机会最终让他的一生与奥数紧密相连,他后来成为了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常务副主席。

“文革”开始后,数学竞赛被冠以“封、资、修”的名号而取消。

直到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等观点在会议上重新提出。中国迎来“科学的春天”时代。

1978年夏天,在华罗庚的组织下,教育部、中国科协、团中央共同举办了首届全国八省市中学数学竞赛,由北京、上海、安徽等八个省市组织代表队参与。

考场上,当时教育部的一位副部长前来视察。他说,中国刚接到了罗马尼亚主办的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邀请,询问他们能否带队参赛。

中国并没能参赛,原因很简单,时间上来不急。

1978年,裘宗沪已经成为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他也头一次听说了IMO。

1979年,读小学五年级的王锋参加了他平生第一次数学竞赛,得了第一名。当时他没觉得有什么特别,“就好像一次题目难一点的考试。”

他进入初中后,老师从全班五十多人中排出两三人去海淀区少年宫听讲座。王锋得以听到一些课堂上没有的题目。几年后,他成为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IMO比赛的队员。但在这之前,王锋和奥数一样,并不广为人知,直到全国数学联赛的举办。

对于中国奥数来说,1979年是个充满了“第一次”的年份。这一年,8省市数学竞赛扩展为全国数学竞赛。

谁也没想到,第一次全国大赛成为双刃剑。一方面,此次比赛动用了很大精力和财力,甚至采用专人带卷子用飞机运送,但效果并不理想,空热闹了一场。当时教育部领导打报告给李先念、方毅两位副总理。因人力物力消耗过大,上级批复决定在五年之内不再举办类似全国竞赛。

另一方面,因为此次比赛而成立的全国竞赛委员会把数学竞赛推向全国,同时带动了物理化学竞赛的发展。从那以后,裘宗沪感觉数学竞赛开始有了新的生命。

读书人网 >校园热点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