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LA2011——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
暨第六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
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每三年举办一次,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应用语言学盛会,被称作国际应用语言学界的“奥运会”。2011年,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将第一次来到中国。
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由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承办,将于2011年8月23至28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届时,将有近2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教师和研究者来到北京参加这一为期五天的语言学界的盛会。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将与国内学界各机构团体学者倾力合作,共谋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的顺利召开,为推动我国应用语言学发展、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传播我国特色文化贡献力量。
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简介
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World Congress of Applied Linguistics)是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pplied Linguistics,简称AILA)每三年召开一次的应用语言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
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应用语言学协会的国际性联合总会,目前共有会员8000多人,在全世界范围内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相关政策制定及应用。
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一般为期五天,会议形式包括主旨发言、小型研讨、分组发言和论文展示等,研讨当前本领域的最新发展与重要课题。每届大会由AILA在各国家/地区的分支机构承办,已在法国、英国、希腊、德国、荷兰、瑞典、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多个国家举办。历届应用语言学大会的议程既反映了当时的研究热点,也记录了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历史。
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申办回顾
在2001年召开的第三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期间,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决定申办第15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如果能在我国召开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将会大大推动我国应用语言学方面的研究,促进我国语言学研究与国际接轨,提升我国的语言学研究水平,并且可以借此机会将我国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国外的同行。
2002年12月,第13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在新加坡召开。会前召开了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执委-国际委员会的联席会议。胡文仲教授代表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作为国际委员参加联席会议。在会上,德国和中国代表分别陈述申办第15届大会的理由。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次申办,德国以超过7票的优势获得了第15届大会的承办权。宣布投票结果之后,胡文仲教授请求做一个简短发言。他对德国代表表示了祝贺,同时表示中国会继续申办,委员们对这一真诚而执着的表态报以热烈的掌声。
新加坡大会之后,胡文仲教授等学者在各方面继续努力,准备下一次申办。2004年5月,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在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第四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主席Susan Gass教授应邀出席会议。这使她有机会看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的会议设施。当年冬季,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秘书长Karlfried Knapp 教授也应邀参观了国际会议中心,并提出了十分具体的意见。Gass和Knapp教授的这些意见对我国准备2005年的申办很有帮助。
2005年7月23日,胡文仲教授出席了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执委-国际委员联席会议。13分钟的介绍给委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播放申办视频后,胡文仲教授做了说明,表示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将联合国内其他学术力量,力争将这次会议办成一次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语言学大会。委员们在听取说明后提出了许多问题,胡文仲教授都一一作答。最终,我国成功获得了2011年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的承办权。
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在京召开,展示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水平
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将于2011年8月23-28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预计规模为2000人与会,其中一半将来自海外,学术领域涉及外语教学、母语教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词典学、翻译学、机器翻译、二语习得、对比语言学、多语种环境下的双语教育、教育技术、师资培训、跨文化交际学、测试与评估等。
如此高水平的大型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将有力推动我国应用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的研究,大大加强我国应用语言学家和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使世界应用语言学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在该领域的发展,并提高我国学者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