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营造核心竞争力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获得成功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企业发明了一项专利技术,或者企业抓住了时代赋予的机遇,在我们现如今的社会都会看到和听到这样成功的故事。但是一个企业要能经得起跨时间的竞争,获得持续性的成功就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举个例子,从1981年-1991年,这十年间里,在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将的企业,居然有50%的企业从排行榜上消失;另外一个数据单单是2000年一年的时间,在世界200强(这里提到的不是500强)有40位CEO被解雇。
美国通用汽车,众所周知是美国汽车最大的制造商之一。但看看30年前的通用和现在通用,它的处境是截然不同。如今在美国销量最高的是什么车呢?不是通用,而是日本丰田,丰田的哪个系列呢?对了,Camry,the most popular car in Unite States。为什么通用丢掉的不仅是海外市场,居然连自己的大本营都丢掉了呢?总结有两个很简单的原因:第一庞大臃肿的通用面对竞争带来的变革,它的反应速度太慢,第二过于轻视了它的竞争对手。
大家或许都知道发明复印技术的是美国施乐公司,这项专利技术-Xerox,施乐公司拥有了40年,是世界上单项发明盈利最高的技术。可是如今的施乐公司处在破产法保护中,而它的竞争对手也是我们现在使用最多的,提倡"以最快速度回应客户",注重服务质量的日本佳能公司。这里说明技术并不是保证企业具有强势竞争力的唯一因素。
下面我采用了美国1972年-1992年上市公司的一组数据,因为在这20年间美国股市还没经历D.com和纳斯达克指数的风风雨雨,是一段比较平稳正常 的经济周期。那么在这20年间究竟是那两家最具有盈利能力,给予他们的投资者和股民最大回报的公司呢?答案或许令人吃惊:第一:并不出名的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第二:沃尔玛公司。他们一个是航空业一个是零售业,从技术的角度看,西南航空公司没有发明最新的飞机,沃尔玛业也没有出售自身设计和生产的专利产品,相反,和其他航空公司和零售商相比,他们飞的是同样的飞机用的是同样的设备,卖得也是同类的产品。为什么他们能够战胜竞争对手呢?
在中国燃气的第二期杂志给大家推荐了一本书叫"与大象共舞",这本书讲述了在90年代初末期IBM因为机构臃肿和孤立封闭的企业文化已经变得步履蹒跚,亏损高达160亿美金,濒临破产的边缘,媒体形容IBM是"一只脚迈进了坟墓"。但9年过去后,IBM没有消失在泥潭之中,不但起死回生还连连盈利,股价上升了10倍,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公司之一。这种彻底改变来自原来IBM前任CEO Mr Regosle的贡献,他本人在他进入IBM之前从事金融和管理咨询的行业,在技术上,郭仕纳完全是个外行。他无法改变IBM的技术去超过竞争对手。借予他对市场和服务的敏感度,他改变了IBM的经营模式、企业文化,从而影响了员工思维和行为,将IBM从一个技术型的生产公司转为一家技术服务型的公司,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个不制造计算机以创新位主体的服务性的计算机公司。这种变革的成功并不是偶然。
面对一个如此快速变换和残酷的世界,我们的企业要如何应对和变革,如何保持自己强有力的竞争力,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保持一种持续性的成功。在这场变革中最难改变的是我们员工的思维和我们的行事方式,也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
大家对"企业文化"这个词并不会感到陌生,但究竟"企业文化"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呢?其实不同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的说法:
"企业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70年代。
威廉 大卫认为:公司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还包含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动模式的价值观。
埃得加 沙因认为"企业文化"这个词包含企业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更为深层的基本假设和信念,它在无意识的产生作用。
而中国学者对企业文化是如此下的定义: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其中,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蕴藏于员工自身之内,又作为一种精神氛围影响着整个企业,体现在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它虽然不以实物形态存在,却不易改变,企业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它的存在,接受它的影响和制约。从这个角度看,人们把企业文化称之为"企业之魂"。
以上的这些解释也许还是让我们一时难以理解透彻"企业文化"的概念,我们换一种方式,从企业文化的五要素着手看看。
企业文化包含的五要素:企业价值观、企业环境、企业礼仪、企业文化网络和企业典范人物。
一.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它是指在企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为企业绝大多数员工所认同的,对事务的价值判断和总的看法。
对于中国燃气,一个集团公司,一个上市公司,一个从事社会公共事业的公司,和其他公司相比我们应当具有更为全面、更为深远的价值观,但又不脱离现实的理念。所以我们提出了:
为社会提供最优的服务 为企业获取最高的效益
为股东实现最大的回报 为员工搭建最广的舞台
在中燃基本理念表明了中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提出集团发展的思路和方向。也就是说,中国燃气首先想到的是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一种用心、周到、能够称为上星级的优质服务,用句老套的话"客户就是中燃的上帝"。现实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经济发展到今天的中国,企业如何打动市场中的消费群体,促使他们能够放心的购买和使用企业的产品,使得他们信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并且最终能够认可企业品牌和你的任何相关产品和服务,消费群体的这种思路和行为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成功失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甚至是影响一个企业的生存。所以,提供优质的服务排在中燃基本理念的第一位置。
提供最优的服务并不是要牺牲企业的利益为代价的,相反在获取消费群体的信任和支持,企业将获得更高的利益回报。一个企业是要盈利的,中燃要盈利,中燃的消费群体中的企业对象也是要盈利的,希望通过中燃的服务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而获取更好的效益。
中国燃气是一家上市公司,我们拥有成千上万的投资者,我们不应该辜负他们对中国燃气的期望和支持,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回报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为员工搭建最广的舞台"表明中燃"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爱护人才",中燃充当我们员工实现个人梦想的舞台,中燃人在这个舞台上能够尽情展示个人魅力,个人价值获得认同的满足。
二.企业环境:
这种环境是指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传统的企业氛围,并不是纯粹的企业装修、
三.企业礼仪:
企业礼仪是企业文化的载体,这种礼仪决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形式",也不是一种没有具体实质内容的"花架子"。礼仪对于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中燃人十则中,我们提出如此的要求,这些要求看似简单和平凡,如果做到了,做好了,做自然了,将对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我们在管理手册就员工行为规范有更为详细的要求,例如员工的衣装要求,工作中一些规范用语等等。以前大多数老总和员工对这些不以为然,注重的仅仅是企业经营业绩,不注重管理细节。其实我们员工日常的行为举止,语言交流的提升,对企业形象的建立甚至也会之间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举个例子,有客户打电话到公司,如果注重企业礼仪也许是这样回答:"您好!这里是客服中心,有什么可以帮到您?""请您稍等片刻,我将您的电话转接给相关部门,他们会向您解释您的问题,好吗?""谢谢您的来电!",而另外不注重企业礼仪的或许是这样回答"喂,你找谁?""哦,我不清楚,你迟点打过来。""你怎么这么多问题呀,我不是解释过了吗,还没听懂啊。"显而易见,这两种不同接听电话的方式将直接影响客户对公司的印象,在不经意中公司就得到或失去了一名客户的信任,这就不难证明企业礼仪对一个企业的业绩是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力。这种礼仪的训练是通过我们不断的培训和考核,日积月累地培养出来的,我们应当从我做起,无论是老总还是一名普通的员工,首先从思维上认可企业礼仪,然后在行为上去执行。或许一时间难以适应,但久而久之的坚持,由思想支配行为,从被动到主动,逐渐自然形成。从另一个角度来将讲,企业礼仪也是在不断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和修养,对个人、对公司的形象建立企业礼仪功不可没。
四.企业典范人物:
就在企业各个岗位上涌现出来的,为大家所敬佩和效法的先进模范人物、典范人物的出现集中体现了整个企业的力量。如果说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灵魂,那么典范人物就是价值观的人格化。并且,在典范人物身上集中体现整个企业的力量。企业典范人物在企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品格形象、知识形象、技能形象、外表形象,成为其他员工人人可望、可及的,而不是高不可攀的现实目标,对其他员工具有较大的激励作用。
五.企业文化网络:
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可通过两种方式:其一是由企业的组织和制度所规定的正式传递网络;其二是不受组织和制度约束的非正式网络。对企业文化而言,网络是企业内部进行信息交流和传递的有力工具。在以上两种不同的网络中,更应值得重视的是第二种网络。像中燃创办的"中国燃气"杂志和中燃官方网站上的中燃论坛,就是集团试图完善第二种网络的手段,当然它还有另外一种作用,能够对外界树立一种形象。
杂志也好,论坛也好,是员工间交流和展示个人魅力的平台。在这种交流的网络中,我们可以获取来自不同的意见和建议。管理方面的、技术方面的、财务方面的,甚至我们员工内心的对人生的感慨,除了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也可以增进集团员工的相互了解和理,增强员工间的凝聚力。这个网络是需要依靠我们全体员工共同积极的参方可建立起来。 在中燃文化纲领中除了包含有企业文化五要素的内容外,我们还提出了中燃的发展理念、管理理念、中燃三关、中燃人口号、中燃人观念。当然大家不要误解企业文化就是手中的一本文化大纲,如果当一个老总拿着它给周围人展示这就是他们企业文化的时候,如果当一个企业有着厚厚一本所谓企业文化的理念和制度,而连老总和员工都说不清其中的内容的时候,事实上这个企业就根本没有企业文化,至少说他们的企业文化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实际的价值和意义。一个具有强势企业文化的企业,当我们从迈进这个企业的大门就可以感受它的文化氛围,从员工的精神面貌,待人接物和处事的方式,甚至到企业老总办公室里的摆设和洗手间的环境。所以说企业文化貌似不可琢磨,但它们在企业内部如同空气一般无处不在。
我们只有将企业文化将具体渗透在中燃经营策略和各种规范、规章制度的实践中,比如发展战略、经营目标体系、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激励和竞争的奖惩制度、职业纪律规范、环境建设、员工行为仪表中等等,才能产生真正发挥出企业文化的功能,营造出强势的企业竞争力。
"企业文化营造企业竞争力",相信在座的各位对于企业文化营造企业竞争力的说法是认同,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有着不同的功能:
导向功能:一个企业的文化一旦形成,就以其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共同的价值观移植到员工的思想中,使得全体员工自觉地把共同的价值观作为行为准则,把企业的目标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凝聚功能:凝聚功能是指它具有使企业吸引其员工以及使员工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企业共同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把企业的全体员工紧密的团结在一起。
激励功能:由于企业文化一贯强调对人的理解、尊重和信任,所以它能够激发广大员工的主人感和奉献精神,使得员工自觉自愿地为企业尽职、尽心和尽力。
约束功能: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一方面通过规章制度的"硬约束",另一方面通过获得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基本哲学、价值观、道德观等"软约束"因素发挥作用。许多经验告诉我们,无形的"软约束"比有形的"硬约束"具有更为强大和持久的力量。
辐射功能:企业文化的主要作用对象虽然是企业的内部员工,但它仍将通过向社会提供产品和劳务来影响环境,也将通过经营活动和对外宣传等与环境交流的形式,把自己的价值观和其他传统文化特色向周边环境传递,并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比如20世纪60年代我国"鞍钢宪法"的基本精神,不仅在国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还被日本的管理专家所接受。
企业文化功能的发挥使得一个企业从自身内部获得
关于这一点,中国燃气深深意识到了。在过去的一年中,无论是集团高层还是下属合资公司的领导们对我们公关文化部寄与了很高的期望,给予了我们最大的信任,工作中我们被无限支持着。在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支持的同时我们更加深感到部门责任重大,尽管我们对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勇气,但我们内心非常清楚,建立和发扬中燃文化不是一个领导的倡导,不是某一些员工的参与,更不是依靠一个部门的努力或是一些短期的形式主义。
在未来的一年里,公关文化部将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宣传和实施的途径,加快中燃文化建设的步伐,工作重点将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中燃企业形象的推广
企业的外观形象是企业从外表上给社会公众造成的印象。社会公众与企业接触时,从外观上能获得对企业的第一印象,并能产生诸多的联想。对于中燃集团而言,下属合资公司的服务大厅是我们对社会公众树立的第一印象,因此相当重要。在去年,公关文化部基本上给所有的合资公司发放了中燃CIS形象设计手册,除了包含了客服大厅的设计,还包括我们的办公用品、媒体宣传等等统一规范的标准。(在这里我想特别给大家说一说关于我们中燃标志的设计寓义,中燃标志以意识形态为基本创意点。火炬、太阳、地球、古铜钱、气管道等巧妙的结合,标志静中有动,动中求稳。
标志左边象征着太阳,右边是发射出的光芒,结合管道的特征。中心是火力正旺的火焰,整体象古代的钱币,正所谓:气通财通。图形在颜色上的选择分别是红色和蓝色,红色是能源科技,是希望、是原动力的象征,蓝色是环保,是智慧的象征。标志简洁、大方,设计手法新,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及含义深远,能给人深刻的印象。)2004年,公关文化部要进一步完善我们形象手册中的内容,包括我们的员工工服、燃气设备外观、生产装备、工作用具等等,为合资公司在实施中提供更为完整的依据,进一步督促合资公司使用统一形象的规范,从而获得社会公众对中燃的认同感和亲切感。
2. 中燃文化网络的建设
2004年"中国燃气"杂志继续以双月刊面向集团内部,希望通过在座各位老总的重视和身体力行的倡导下,扭转目前稿件来源少的局面,通过我们各位当地编辑人员自身素质的加强下,进一步提高"中国燃气"内刊的办刊水准,做到更加具有可读性和参考价值,引起业内业外对中燃的广泛关注。对于网站"中燃论坛"也是同样,在公关文化部的积极参与和引导下,使得中燃人可以通过这一的手段,交流我们的技术和思想,完善我们的企业文化网络。
3. 不定期的内部培训和研讨
将企业文化正式纳入中燃培训的计划之中,让总部和下属合资公司的每一个来认识企业文化,理解建设中燃文化的重要性。在不定期举行的研讨会中我们可以广泛的进行交流对于"中燃文化"的理解,听取大家对于建设中燃文化的看法和建议。不断来调正我们在工作中偏差,加快建设中燃文化的步伐。
4. 中燃媒体宣传和公关活动策划
为进一步提高中燃的知名度和客户对中燃品牌的忠实度,除了依靠我们的服务质量、技术设备和人员素质的内在实力,还需要依靠中燃的广告宣传力度。公关文化部将制定集团和配合下属合资公司全年的媒体宣传计划和公关活动安排,目的是集团和下属合资公司在媒体宣传上有统一的思路和模式。所以在这一点上希望得到下属公司领导们的支持,在每次的媒体宣传和活动推广前,安排相关人员和公关文化部有密切的联系和沟通。
各位高层、各位领导和同事们,一个成功的企业需建立一个人性化的组织,需要建立不可被他人轻易模仿的企业文化。当组织中员工潜力充分被挖掘,个人价值体现被充分肯定,激发团体发挥最大的效用,必然使得企业获得强有力的竞争优势,超过竞争对手,从而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持续性的成功。
2004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时间又把我们带到了新的历史一页。有你我共同的努力、付出和创造,中燃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和灿烂,最后我们可以大声地告诉这个世界,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中燃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