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区队长学习《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

发布时间: 2006-12-29 16:01:11 作者: kind887

9月3日,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目前,全矿上下都在认真学习贯彻。通过认真学习,本人认为,贯彻落实《特别规定》,实现矿井安全生产,应突出保障,在“防”字上做文章。

无论是设施投入、机制建立,还是措施跟进、部门监管,都是围绕保障安全生产,都是为了预防事故发生。《特别规定》的出台,首先体现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而指导思想就是突出安全事故预防,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长效机制。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主任曹康泰诠释说,从近两年发生的特大、重大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要遏制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把监督管理的关口前移,从制度上把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真正放到预防生产安全事故上。在此背景下,《特别规定》具体详尽的规定了各级组织、各级领导监督监管责任,明确了十五项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重大隐患的特征。同时,就安全教育培训、上岗技能要求重申了规定。从《特别规定》的严肃态度、严厉程度,足以展示党中央、国务院对治理煤矿的决心,我们在学习贯彻《特别规定》时,应深刻领会精神,增强责任意识,且不要对号入座,也不要掉以轻心。尽管我们作为现代化大型煤矿企业,已经具有了先进的安全设施和管理手段,已经处于安全生产的鼎盛期和稳定期,但诸如水、火、煤尘、瓦斯等重大灾害仍然在时刻威胁着我们,一些人为的安全隐患也每时每刻都在敲响事故的警钟。我们要把预防事故始终不渝的坚持下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长远打算,细处抓好,谨小慎微,扎扎实实。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防范”有度,“安全”有法,切实实现安全生产。

贯彻落实《特别规定》,还要与贯彻落实煤矿法规、企业制度有机结合,边学习、边反思、边整改,以务实的精神,严谨的态度,实施层次管理,推进链条效应,加强过程控制。一是强化安全专盯及安监员委派制度,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提高关键环节,特殊地点的监管力度,提高区队班组安全自控能力,通过包保,做到跟班管理到岗、到点、到位,促进区队“四自”管理,保障现场安全运作。二是依托安全文化建设,一手抓“双基”,一手抓质量标准化,牢固安全思想,巩固安全成果,提升矿井安全生产整体水准。“3 6”安全文化的实施,要突出“十个必须、十个坚持”,细化“六预”,超前主动,不断增强现场安全隐患辨识能力和防范能力。三是加强安全精细化管理,注重过程控制。要采取综合措施,健全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长效机制,要强化源头监控,把事前预防、事中应急、事后惩处的过程,重视到事前预防,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 当前,要深入开展“三加强三无”安全整治活动,实施不间断的安全再教育,抓细节管理,抓隐患排查整改效果,彻底消除“小隐患无大碍”的麻痹思想,树立“小隐患既是大事故”的警觉意识,提高全员的安全超前预防能力,确保年终实现安全生产,促进矿井长治久安。

“区队长学习《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的体会”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读书人网 >公众演讲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