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200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埋头苦干,狠抓落实,各项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社会保持安全稳定,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强化“三农”工作,农村经济进一步繁荣。
加大力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粮食稳步生产,重点培育食用菌、水产、水果等特色产业,搞好农业综合开发。一是食用菌生产规模不断发展壮大。食用菌品种实现多样化,改变了过去单一生产银耳的局面,发展茶薪菇、鸡腿菇、竹荪、凤尾菇、香百蘑菇等,形成了以朝天桥社区为中心的“银耳生产走廊”。今年银耳价格十分看好,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产量明显提高,全镇1600多间食用菌专用房,创食用菌年产量1000吨,为我县“食用菌之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二是海西淡水养殖基地已初具规模。全镇有库湾拦网6200多亩,网箱养鱼1.4万箱,新增560箱,其中高密度网箱养殖528箱,新增318箱,年产量约6000吨。三是扩大“溪岚脐橙专业村”生产规模,带动全镇水果种植业发展。汶潭、水潮等村的脐橙、黑李、胡柚等水果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新增果园1800亩,水果年产量可达1500吨,同比增长33%。同时,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推广农业新优品种,新引进香百蘑菇、蓝天飞鸡、甜玉米等品种;强化品牌意识,发挥“一正”、“功臣”脐橙品牌效应,打造无公害农产品。全民义务植树3.8万株,森林防火取得显著成效。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情防疫体系,目前全镇未出现重大动物疫情。
党在农村的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2008年库区扶持到村项目正在实施当中;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库区开发性生产和库周防护工程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库区保持安定稳定。
(二)强化招商引资,工业发展势头良好。
在立地条件较差的情况下,继续创新思路,发挥优势,广交朋友真情招商,优质服务以诚招商,通力配合保障招商。新引进两家内资企业,即溪岚埕头拦网养殖场,注册资金2100万元;朝天桥利宏铁件工艺厂,注册资金200万元。祥丰木材加工厂是2008年全县认定的两家规模企业之一,兴城砂石有限公司作为新的一家规模企业已报市统计局审批,为古田招商引资作出了更大的贡献。同时,加快跑项目步伐,争取上级资金支持,2008年朝天桥人饮工程、汶潭码头、溪岚生态示范村建设三个可持续发展项目得到省发改委80万元的支持。家园清洁行动获得省建设厅34万元补助。加大扶持力度,竹木加工、食品加工、冶金等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增大,利福竹木工艺厂投资155万元技改,用于铁件工艺加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的协调,切实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民营经济成为工业的主力军,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约94.5%,特别是规模企业产值得到有力增长,年出口交货值可达9875万元。此外,已落实正在办理的项目有:台胞邓俊荣先生的捞沙项目、闽清县余礼发先生的铁件工艺品厂项目、福州郑美玉女士的溪岚高密度网箱养鱼项目,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三)强化发展后劲,抓好县新农村示范镇建设。
按照镇村两级规划,围绕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二十字方针,加强组织领导,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找准工作切入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镇、示范村建设。一是加大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利用电视网络、张贴标语3COME文档频道及村务公开栏等各种宣传阵地,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具体内容。在闽江大桥头处制作宣传牌,各示范村也在醒目位置作了固定标语,充分调动广大农民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二是树立朝天桥和溪岚村两个典型,推动全镇家园清洁行动深入开展。完善环境卫生设施,每村有垃圾池、垃圾桶、垃圾清运车、垃圾中转站,配备1—2名保洁员,并制定《卫生公约》、《卫生保洁制度》等规章,使垃圾处理走了日常化和良性化运行轨道。家园清洁行动在全县率先通过省建设厅验收,得到省市县有关部门的一致好评。三是采取“三结合”的方法,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把新农村建设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在巩固好传统粮食产业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绿色特色产业,推进“一村一品”,做大做强无公害淡水养殖、食用菌、水果等产业,广辟农民增收新亮点;把新农村建设同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突出饮水改造工程、路网建设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有力地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把新农村建设同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着力抓好劳务输出的宣传引导、技能培训、信息咨询等服务,在县劳动局等部门的支持下,举办两期技能培训,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00人,转移劳动力150多人。
(四)强化财政良性运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方法,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格控制支出、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预算收支平衡。二是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统筹使用财政资金,实现了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建设的目标,足额缴纳干职工医疗保险6.65万元,住房公积金5.64万元,其中新增14名镇职工医疗保险1.23万元。三是全面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合理配置社会救助资源,完善社会救助运行机制。切实抓好“低保”工作,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实现最低居民生活保障102人,最低农民生活保障210人,发放保障金17.5万元。
(五)强化发展后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2008年,共争取资金800多万元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和为民办实事,项目进展顺利。投资160万元的镇库区移民文化体育中心已验收交付使用;投资80万元的镇垃圾焖烧填埋场完成主体工程已通过验收;投资60多万元的水口客运站已完成主体工程;投资约50万元的嵩溪食用菌市场综合楼已完成主体工程;投资17万元的镇库区移民文化体育中心蓝球场及绿化工程即将完工;投资约50万元的湾口农贸市场正在兴建;投资150万元的溪岚村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已经发包,正准备动工;投资200万元的镇引水工程已上报列入库区后扶项目;水口中心小学食堂周边地质隐患点,现已完成勘察;已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97口,全省首创利用水葫芦作为产气原料已实验成功。这些项目的完成,进一步改善了全镇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六)强化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保持安全稳定。
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结合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加大平安创建工作力度,发动群众支持和参与各项维稳工作,发挥群防群治组织的积极作用,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创建活动的良好局面,有力维护了我镇安定稳定。全面开展“五五”普法活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调处、涉法涉诉大接访、枪爆物品大清查三个专项活动,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积极发挥义务巡防队、义务消防队和义务抢险队的作用,群众满意度大为提升。认真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学校安全教学、道路安全运输的监管,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全镇上下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年初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社会矛盾纠纷和社会突出治安问题的“两个排查”的工作部署,结合镇情,我们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小组,明确落实责任,对本镇以内的影响社会安稳的各类矛盾纠纷以及信访问题进行全面的排查摸底,对排查出来的七件突出信访件落实五定工作责任制,进行全面排查,目前已息访息诉两起,其它的五起仍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社会保持安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另外还排查出各类小矛盾纠纷60多起,在落实库区移民政策中,有效化解矛盾纠纷10多起,促进了政策顺利落实。镇综治服务中心正常运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七)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各种创建活动,本镇和溪岚村申报创建本届省级文明镇、文明村,水口居创建市级文明社区,其他6个村(居)均参加创建县级文明村、文明社区。同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认真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破除陈规陋习,禁止封建迷信、大操大办和重殓厚葬等现象,民间信仰、民族宗教秩序稳定,全面整治乱滥建寺庙,提高了人们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社会公共行为规范意识。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乡风文明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再上新台阶。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教学设施不断完善,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全镇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99%,十五中90人考上高中。创新计生工作方法,计生工作再上新水平,各项指标位居全县前列。稳步推进人武工作,全面完成了县下达的5名冬季征兵工作任务。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无偿献血扎实开展,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文化工作繁荣发展,广播电视事业不断推进,积极推广群众喜爱的体育健身活动,新建湾口闽江湖滨健身带,及水口、朝天桥和溪岚广场舞健身场。统计、档案、侨务、老区、老干、地震、安全等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进一步发挥,关心下一代、老龄、宗教等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八)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活力进一步增强。
全镇共有18个支部,党员418名,加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力度,成立了利福竹木工艺厂党支部、时利和木业工艺厂党支部。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为载体,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一是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工作,做到有部署,有活动,有成效。继续健全镇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有计划地安排理论学习,基层组织进一步增强;二是认真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以学习黄令赤先进事迹、十七大精神为主要内容,有效解决了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转变机关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作风建设年”活动取得实效,并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成果;三是村级组织全面推行“双议双考”工作,12月底镇考核组对照年初制定的村级组织工作目标“百分制”标准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村(居)年终评先评优的一个依据。四是发挥村级组织整体功能,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下派2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分别到溪岚、水潮开展双带工作,下派6名镇干部到村挂职,下派16名驻村干部深入各村居开展驻村联动服务站工作,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五是积极稳妥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优化党员队伍结构。2008年发展党员11名完成了全年指导数,壮大了党员队伍;六是利用驻村联动服务点电教设备,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以十七大精神和海西新农村电化教育等为主要内容,举办2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七是把乡镇党政正职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确定了动态管理信息联络员1名,及时收集本镇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党的建设和重点特色工作中的表现和实绩,并整理按规定时间上报。2008年初制定的本镇特色工作计划较好地完成,两篇特色工作在县组工信息刊物上交流。3COME文档频道八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反腐倡廉工作“六个机制”,严格执行“五个不许”、“两个纠正”,不断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对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存在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工业发展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幅度还不大,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结构调整不够扎实;基础设施仍不够完善;一些干部思想观念还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等,这些将在今后发展中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