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八一建军节八十一周年征文:战友情深

发布时间: 2008-07-26 18:43:42 作者: kind887

八一建军节八十一周年征文:战友情深

“嫂子,钱不多,只是点儿意思,叫他好好养病”。
上面的这虽然简短,但充满老战友情感的话语,就是我们的老战友刘明在四月初的一天,利用休息时间,专门从济宁赶来,看望身患癌症的老战友马胜利,在告别时说的一句话。此时,我注意到,躺在床上的马胜利的头稍稍地偏向外侧,眼眶内充满了对老战友感激的泪水,他内心充满了对老战友的感激,但在此时此刻,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思绪万千,脑海中充满了近四十年来战友之间的友情回忆。
。。。。。。 。。。。。。
时空倒回三十八年前,因为文革期间,部队军事院校停止招生,没有新生技术力量给以部队补充,技术人才出现断档,军委决定招收一批年龄小的到部队自己培养。那是一九六九年底的一天,我们这些经过层层体检、政审后,年龄大部分都在十五——十七(还有个别的不足十五岁)岁的一百多个济宁地区的大孩子踏上了西去的列车,从此走上了立志为保卫祖国贡献力量的服役道路,因为年龄都比较小,当时就被称作“小兵”。他们经过两天两夜的捻转,来到了位于成都市西北部的灌县(现在改名为都江堰市)境内的一个只有一条弯曲小路通道的部队训练营区。开始了他们的军旅生涯。
不几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兵们都来到了这里,有山东济南的、临沂的,有首都北京的,有河南郑州的、许昌的。由于当时国际形势紧张缘故,部队领导决定,将计划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压缩到两个月,随之进行了严格的思想教育和军事基础训练,使他们实现了从一个学生到军人的转换。他们也就从互不相识,大部分成为互帮互学,互相关心,朝夕相处的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的亲密战友。
训练结束后,马胜利和刘明就分配到了一个处。马胜利的性格爽快,战友之间无话不谈,也乐于助人,所以在部队期间口碑很不错,复原到地方后,也仍然保持了这些特点,尤其是老战友之间,谁家有需要帮忙的事,他从不推辞。近年来,兖州老战友们孩子结婚等事,他都是主动热情地负责联系、召集,至于其中的花费,他从来不在乎。尤其是在2003年以后,因为企业效益滑坡,他下岗,每月只能拿到165元的生活费,也从来没有怨言。
刘明的性格少偏内向,但非常有主见,平时话语不多,但在知己朋友间能非常直白地交换意见。所以,在开头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虽然话不多,但情深意切的品格。在听到马胜利生病后在济宁住院做手术的事后,他就打电话问我,当时为何没有告诉他。我只能实话实说,当时马胜利有交代,怕麻烦战友们,不让告诉3COME文档频道在济宁的任何战友。听后,他也就谅解了我的不作为吧。已是下午六点三十分,再加是阴天,四月份的天色已经是渐渐地暗淡下来了。
我们四人(有宁华明、刘明、刘喜)已在日东高速的出口处焦急地等待了近一个小时了,此时,宁华明接到了刘武打来的电话,他们(同车来的还有老战友王景春)已经由京沪高速公路顺利地转到日东高速路了,估计再有十几分钟就可到达。此次是他们专程从北京来兖州看望身患癌症的老战友马胜利的,为此,我们每个都万分的感到和高兴。使我们又一次深深地感到战友情的真诚和分量。
另外,为他们焦急的原因有二,其一,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战友马上就要见面了,你能不高兴吗?其二,在昨日夜里没有得到充分休息的情况下(昨夜刘武为了解马胜利的病情,我俩在网上聊到近深夜零点,而且是当时决定来兖州看望马胜利的。在我的催促下,他才不情愿地去休息),连续驾车七个多小时而有所担心(决不是对他的驾驶技术抱怀疑态度)。
大约在六点十分左右,一辆挂有北京牌号的黄色商务车开出了出口,我们四个不约而同地冲上去,在路边,六位老战友抱在了一起,那种激动心情难以言表。(都是五十多岁的老头子了,回想起来都像是又回到十五、六岁时刚入伍的从前,刘喜还和刘武比谁的胡子长得凶)。
随后,大家陪同刘武、王景春两位北京来的老战友来到医院看望病榻之上的马胜利,他对不远千里专程来看望他的两位老战友非常感激,几次想坐起来,但经过几次努力都失败了,只能是一再表示感谢,在高兴之余,他的精神状态有明显好转(之后,他多次向我表示,是战友们给了他战胜疾病的勇气)。大家仔细地询问了有关医疗情况和医疗费用开支,都关切地谈到,需要帮助时就说,千万不要客气。
为了不使他的病体受到劳累而影响治疗,大家就准备撤退。
临别前,老战友们都各自拿出了沉甸甸的信封,悄悄地放在他的枕边(不用说都会知道,里面装的是老战友们互相关爱的真心),在此时此刻,有哪些美妙的词汇能表达清楚这种战友之间的感情呢?
“ 战友啊!战友!亲如。。。。。。”
这是我们当年共同唱的多么美妙的歌声啊!
但是,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就是这个美妙歌声,我深深地感觉到,也难以表达老战友之间的真正深情厚谊。转业回首都北京的李辉,在部队是从事话务员工作。也可能与她最初从事职业的原因有关,养成了对任何事情都是认真仔细、对他人都是关心备至的作风。对于马胜利患病一事一直放在心上,但又惟恐老战友刘武在四处奔波接送时过分劳累,就决定放弃同车来兖的想法。几天以后,她就专程乘火车前往看望。
在病房内,她看到老战友的病况和县级医院的医疗条件以及不理想的医疗环境后,就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万分着急。在回京后,不辞辛劳地四处向相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治疗这种疾病的办法,提出了去北京治疗或者携病历去北京相关医院,向有关专家了解治疗方案的意见。但是,只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
要说李辉和马胜利的相识,他们在部队时是在不同的两个工作区,并不熟悉。这要感谢网络,尤其要感谢老战友刘武,感谢他创建的3COME文档频道茶馆QQ聊天群.它使分别多年(有的是二、三十年之多)不曾相见的老战友拉近了距离,又重新在荧光屏前见面,原来相识的倍感亲切,原来不相识的相见恨晚,“战友”的情感把他们联系在一起。而且,在得知因为所在企业经营不善,导致下岗失业的马胜利又身患疾病后,刘武又主动地在聊天群里发起了募捐活动,从经济上给以战友间的真诚的帮助。
当募捐活动出现在公告栏后,全国各地的老战友们都都纷纷响应,一时间,全国各地汇款不期而至,使在重病中的马胜利深深地体会到老战友们的深情厚谊。更值得一提的是身在美国的冯朝宏老战友,在得知消息后,就急速汇出一万元,使马胜利万分的感动。他认真地说:如果不很好地配合治疗,如何能对得起这些情深义重的老战友呢?
李辉和马胜利就是属于互不相识的那种www.reader8.net情况,但是,并没有因为他们原来不相识,而影响老战友之间的交流,而且在得知其患病后,积极地投入募捐活动,主动帮助老战友从经济上克服困难,并且不顾路途遥远,亲自乘火车去兖州看望。在时值今日物欲横流的社会的对比之下,这种战友之间的切切真情,难道不使人感觉到更加难能可贵吗?

读书人网 >专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