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向县委农工部作的镇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发布时间: 2008-08-21 21:51:55 作者: kind887

向县委农工部作的镇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汇报

县委农工部:  

近几年来,雩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密切党群关系,塑造政府新形象的民心工程来抓,塑造了省、市、县新农村建设的窗口示范点。今年仍然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五通一气”、“三清三改”为抓手,以“六到户”为目标,按照“早规划、早实施、早见效”的思路,目前,全镇11个村13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基本上完成工程量的二分之一,3COME文档频道做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重点村及沿105国道、雩新公路沿线试点村工程进展较快,完成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工程量,尤其是龙脑、堂境、加庄、沿溪等村进展较快,呈现出争先恐后,彰显特色,示范性强的良好局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进展情况  

1、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着力打造新农村建设新亮点。  

龙脑村以洲上精品小区为中心,以七云公路为轴线分布离背、段上、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加上江背示范点,三个点相互依托,因地制宜,统一规划,进展较快,各显特色,形成沿105国道横伸的态势。目前已完成3条长3KM的道路建设,另有离背生态广场正在建设之中,兴建了2座公厕,正在推广“三瓮式”厕所与水冲式厕所,现已建成21户,累计拆除有碍观瞻的危旧房1200M2,完成墙体粉刷8000M2,栽种绿化树500多棵,依托龙仙洞生态旅游项目的山场长700M的道路建设任务,举办了果业等产业培训班,使示范点形成了以苗木、药材、果业为主导的生态型产业群。生态富裕村庄初具规模。   

加庄村以户为单位,按每户群众1000元的捐资款,以改善环境入手,提高宜居宜住品位,合力建设全县重点示范点。该示范点36户160人,按照统一规划,群众主动投工投劳,成立了新农村建设服务队,目前已合资28万元完成主干道1.2公里。全面改造水泵供水,并在进行“三瓮式”厕所改造。  

堂境村以改造居民居住环境为突破口,全面治理。目前,示范点29户居民已经全部改水改厕,达到100%。村里的道路全面硬化。  

2、统筹兼顾,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景观带向纵深挺进。  

以七云公路、105国道、于新公路为轴,沿线建立新农村建设示范带,目前在公路沿线已建或在建示范点有12个,初步形成新农村建设景观示范带,既起到了以点带面效用,又起到了整体示范功能。这些示范点均按照上级3COME文档频道要求,从改路、改水、改厕入手,累计拆除空心房、危旧房、附属房、露天坑厕等7500多平方米,修建排水沟1500余米,粉刷墙体12000多平方米,新建垃圾池8个,硬化坪场、檐阶6000余平方米,龙脑、江背、堂境等部分试点村进行了绿化、亮化,初步整治了环境,对周边村庄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存在的一些问题  

1、旧房拆迁难。大多数群众对新农村建设能予以支持与配合,但是涉及个人自身利益时,哪怕就是一点小小的利益,特别是拆除危旧房、路障、旧附属房、露天坑厕等,很少有人自愿配合,抵触情绪较大。  

2、资金缺口大。部分新农村建设试点确定的户数较多,区域较大,自然条件较差,涉及需要用钱的地方较多,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特别是有的试点村主干道达到500米以上的,资金缺口显得更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按照上级补助标准,每个建设项目农民须自己解决一部分资金,但是部分农民不愿出这部分资金,又不能强制性收费,造成缺口资金增大。  

3、群众观念旧。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改水、改厕、建垃圾池、清理环境等建设内容,部分群众乐于保持现状,墨守成规,积极性不高(对修路积极性较高),有的喜欢贪图小便宜,在做引导工作时难度较大,乡风文明建设缺乏有效载体。  

4.规划执行难。目前,全镇13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都已经按照部署,由江西农业大学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做好了各村的新农村建设的前景规划图。但是,由于规划图纸做的是远景规划(2008-2015年),依照的总体布局规划属于远景规划,在目前仅有的资金情况下,很难执行。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领导,强化督促。镇党委、政府将配强力量继续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针对工作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解决,在组织上予以保障,从人力、物力、财力予以更大的支持。成立督导检查工作组,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检查,加强各试点村经验交流,确保按时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  

2、完善制度,狠抓落实。继续完善联席会议制度、督促检查制度、定期通报制度、现场流动会制度、倒排工期制度、领导挂点制度以及理事会管理制度和激励奖罚制度等,各试点村按照建设内容,对每项工作(工程)实行倒排工期,列出详细的工作计划表,狠抓落实,在检查中对连续两次排名倒数的试点村,对镇村工作人员进行告诫谈话。  

3、务求实效,力创特色。立足于为民办实事的宗旨,结合各试点村实际情况,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改善人居环境,打造新型社会主义农村,提高农村生活品位。同时,因地制宜,打造各示范点亮点,力创特色,达到新农村建设亮点与实效有机结合,切实把新农村建设这个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力争年底前将新农村建设景观示范带初步建成。

读书人网 >工作报告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