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高校教师思想汇报 贯彻十七大精神做好

发布时间: 2008-09-08 01:15:40 作者: 3come

贯彻十七大精神做好高校基层党的工作

孔令国

  党的十七大高举旗帜,为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校园,促进高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做贡献,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高校基层党组织要适应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事业发展,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党的工作,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完成好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一、十七大对高等学校事业发展和基层党的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高屋建瓴,通篇体现了“高举旗帜,科学发展”这一鲜明主题。十七大报告对高等学校事业发展和基层党的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既对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又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学校事业发展和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些新任务新要求主要体现在:
第一,十七大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发展战略。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国人力资源丰富,是人力资源大国,但还不是人力资源强国。虽然高等教育已经开始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具有高知识层次者所占全国人口比重还很低,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尤为缺乏。人力资本是国家财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最核心的竞争力。优先发展教育,不仅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善民生的基础条件。因此,必须将高等教育事业作为一项社会任务、政治任务发展好。
第二,十七大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当前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特别是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据调查,我国每出台一口DVD机利润仅有1美元,而成本中有4美元要用于支付专利费。2006年世界性品牌100强中,美国占了51个,西欧占了38个,日本占了8个,而我国无一进入。高校是推进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担负着不可或缺的重任。
第三,十七大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高等学校在其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光荣使命。
第四,十七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的任务。按照这一要求,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头脑,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政治任务。
第五,十七大提出要“更好发挥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高校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自觉地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滨海新区开发和建设中去,发挥人才、智力和科研优势,在为滨海新区发展做贡献中使自己获得更大发展。
第六,十七大提出要大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特别强调了永葆先进性问题。这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切实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强化基础,勇于创新,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努力完成十七大对高校基层党组织提出的各项任务
面对国际国内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新形势,面对时代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和期待,把握时代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完成好十七大对高校提出的各项任务,基层党组织肩负重任,责无旁贷。
第一,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把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好。党组织要团结动员广大教职员工牢固树立“学习、创新、服务、和谐”的理念,高标准高水平完成好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长足持续发展,建设好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按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使青年学生的心理智力、道德品质、体能体质等得到全面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使他们在个性、能力以及同社会关系方面都能全面发展,大力提高自主创业的素质和能力,成长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智力支持。作为高校教师,不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同志,还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同志,都应以创新的精神和态度积极投入工作,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的创新,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发挥思想库作用。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是决定创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要坚持党管人才的方针,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党内环境和校园环境,形成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积极搭建青年教师创新平台,努力造就一大批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改善教育模式教育方式,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具备创新素质和能力的现代化人才。
第三,鼓励教师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承问题的研究,用优秀民族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培养造就青年一代。鼓励、引导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努力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宣传和普及问题,深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鲜活的实践生活紧密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到青年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的全过程,转化为他们的内在价值和自觉行动。中华民族古老而年轻,中华文化历来包含鼓励创新的丰富内涵。要努力研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问题,使植根于我们这个民族文化基因的优秀因素得到弘扬,把青年学生培养造就成为承载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一代。鼓励教师多出为广大人民带来精神享受的文化成果、文化作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第四,大力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基层党组织要把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校园作为经常性的重要任务来抓,坚持以人为本,大力营造宽松和谐干事创业的环境和氛围。对于校园里客观存在的学术文化和管理文化这两种校园亚文化,既要看到它们本质属性和价值的一致性,又要看到他们特点、规律的相异性。党组织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多做因势利导的工作,使学术文化和管理文化形成良性互动,做到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学术文化主体地位和管理文化支撑地位的积极作用,使之形成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合力。要注意协调好人际关系,注重人文关怀,关心群众思想问题和心理需求,多做思想上、心理上的工作,加强各个层次人群的沟通,做好心理疏导,化解矛盾,谋求共识,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心理氛围。
第五,大力开展学习活动,建设学习型支部学习型单位学习型部门。基层党组织要在全体师生员工中大力开展学习活动,大兴读书学习之风,建设学习型党支部学习型单位学习型部门。动员大家把学习作为终身的责任和使命,“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学习的过程是思想不断改造的过程,在学习中提升素质、提高水平。引导大家把理论学习与理论思考有机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党组织要把组织大家进行集体学习与引导大家开展自学结合起来,激发大家自我学习的内在动力与积极性,同时要注意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第六,积极鼓励、引导广大教师参与到为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服务中去。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要动员广大教师增强服务滨海新区服务天津的意识,更主动更自觉更积极地寻找与滨海新区合作的机会,多找横向课题,争取更多科研项目,多出促进滨海新区发展、促进天津发展的科研成果,提升产学研结合的层次和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党组织要加强对教师进行社会责任、市场意识、机遇意识和法纪观念的教育,既鼓励、引导教师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又使教师能正确处理好服务经济发展与做好教书育人的关系以及其它复杂的社会关系、利益关系。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按照十七大的要求,着眼于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作用的发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第一,在党员和师生员工中持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尤其要重视对青年教师和学生进行政治信念、党的宗旨和作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使党员、干部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刻苦学习、埋头苦干,加强团结、顾全大局,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第二,大力加强干部的领导水平、执政能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建设。广大干部要适应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牢固树立管理服务理念,自觉做到合法、合理、合情地开展工作。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在各方面率先垂范,做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表率,执政为民、敬业勤业的表率,开拓进取、干事创业的表率,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表率,道德立身、遵纪守法的表率,关爱同志、建设和谐校园的表率。
第三,加强对党员日常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党支部要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不断创新党员教育活动载体,丰富教育活动内容,强化教育活动效果。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将党员置于组织、群众监督之下,要求党员积极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认真完成党的工作,党性不断得到锤炼,素质不断提高,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以教育培养为着力点做好党员发展工作。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
第四,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和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建设,健全党员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在党的建设中,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健全、坚持“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民主生活会、党内谈心、党员思想汇报、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等党内各项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形成良好的党内生活氛围,大力增强党员意识,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基础。
第五,着力抓好软环境建设。环境是事业生存、发展、壮大的空间和土壤,要通过党的工作、思想工作和群众工作,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制度环境和人际环境。善于发挥党组织的纽带作用、桥梁作用、政治核心作用,协调好工作关系和利益关系,为广大教师提供事业发展、价值追求的良好空间和广阔舞台。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集思广益,民主治校。着力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事业发展和学术成长、为师生员工提供高效便捷满意的服务。“上下合同,可以长久”,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校园和谐,以和谐促人和,有了人和,我们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长盛不衰。

读书人网 >思想汇报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