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的魅力
参加他国庆祝活动可以按当地习惯以及两国关赠送花束或花篮。参加家庭宴会可酌情给女主人赠少量鲜花。
应邀出席宴请活动应听从主人安排。如是宴会进入宴会厅之前先解自己的桌次和座位入座时注意桌上座位卡是否写着自己的名字不要随意乱坐。如邻座是年长者或妇女应主动协助他们先坐下。
入座后主人招呼即开始进餐。
作为主宾参加外国举行的宴请应解对方祝酒习惯即为何人祝酒何时祝酒等等以便作必要的准备。碰杯时主人和主宾先碰人多可同时举杯示意不一定碰杯。祝酒时注意不要交叉碰杯。在主人和主宾致辞祝酒时应暂停进餐停止交谈注意倾听也不要藉此机会抽烟。奏国歌时应肃立。主人和主宾讲完话与贵宾席人员碰杯后往往到其他各桌敬洒遇此情况应起立举杯。碰杯时要目视对方致意。
宴会上相互敬酒表示友好活跃气氛但切记喝酒过量。喝酒过量容易失言甚至失态因此必须控制在本人酒量的三分之一以内。
在社交场合,无论天气如何炎热,不能当众解开钮脱下衣服。小型便宴如主人请客人宽衣男宾可脱下外衣搭在椅背上。
喝茶(或咖啡) 喝茶喝咖啡如愿加牛奶白糖可自取加入杯中用小茶匙搅拌后茶匙仍放回小碟内通常牛奶白糖均用单独器皿盛放。喝时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小碟。
水果 吃梨苹果不要整个拿着咬应先用水果刀切成四六瓣再用刀去皮核然后用手拿着吃削皮时刀口朝内从外往削。香蕉先剥皮用刀切成小块吃。橙子用刀切成块吃桔子荔枝龙眼等则可剥了皮吃。其馀如西瓜菠萝等通常都去皮切成块吃时可用水果刀切成小块用叉取食。
在宴席上上鸡龙虾水果时有时送上一小水盂(铜盆瓷碗或水晶玻璃缸)水上飘有玫瑰花瓣或柠檬片供洗手用(曾有人误为饮料以致成为笑话)。洗时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餐巾或小毛巾擦干。
有的主人为每位出席者备有小纪念品或一朵鲜花。宴会结束时主人招呼客人带上。遇此可说一两句扬这小礼品的话但不必郑重表示感谢。有时外国访问者往往把宴会菜单作为纪念品带走有时还请同席者在菜单上签名留念。除主人特别示意作为纪念品的东西外各种招待用品包括糖果水果香烟等都不要拿走。
有时在出席私人宴请活动之后往往致以便函或名片表示感谢。
冷餐会酒会取菜 冷餐酒会招待员上菜时不要抢着去取待送至本人面前再拿。周围的人未拿到第一份时自己不要急于去取第二份。勿围在菜桌旁边取完即退开以便让别人去取。
中餐的餐具主要是碗筷西餐则是刀叉盘子。通常宴请外国人吃中餐亦以中餐西吃为多既摆碗筷又设刀叉。刀叉的使用是右手持刀左手持叉将食物切成小块然后用叉送入嘴内。欧洲人使用时不换手即从切割到送食均以左手持叉。美国人则切割后把刀放下右手持叉送食入口。就餐时按刀叉顺序由外往取用。每道菜吃完后将刀叉拢排放盘内以示吃完。如未吃完则摆成八字或交叉摆刀口应向内。吃鸡龙虾时经主人示意可以用手撕开吃否则可用刀叉把肉割下切成小块吃。切带骨头或硬壳的肉食叉子一定要把肉叉牢刀紧贴叉边下切以免滑开。切菜时注意不要用力过勐撞击盘子而发出声音。不容易叉的食品或不易上叉的食品可用刀把它轻轻推上叉。除喝汤外不用匙进食。汤用深盘或小碗盛放喝时用汤匙由内往外舀起送入嘴即将喝尽可将盘向外略托起 。吃带有腥味的食品如鱼虾野味等均配有柠檬可用手将汁挤出滴在食品上以去腥味。
遇到意外情况 宴会进行中由于不慎发生异常情况例如用力过勐使刀叉撞击盘子发出声响或餐具摔落地上或打翻酒水等等应沉着不必着急。餐具碰出声音可轻轻向邻座(或向主人)说一声“对不起”。餐具掉落可由招待员送一付。酒水打翻溅到邻座身上应表示歉意协助擦干如对方是妇女祗要把乾餐巾或手帕递上即可由她自己擦干。
取菜时不要盛得过多。盘中食物吃完后如不够可以再取。如由招待员分菜需增添时待招待员送上时再取。如果本人不能吃或不爱吃的菜当招待员上菜或主人夹菜时不要拒绝可取少量放在盘内并表示“谢谢够了。”对不合口味的菜勿显露出难堪的表情。
吃东西要文雅。闭嘴咀嚼喝汤不要啜吃东西不要发出声音。如汤菜太热可稍待凉后再吃切勿用嘴吹。嘴内的鱼刺骨头不要直接外吐用餐巾掩嘴用手(吃中餐可用筷子)取出或轻轻吐在叉上放在菜盘内。
吃剩的菜用过的餐具牙都应放在盘内勿置桌上。
嘴有食物切勿。
剔牙用手或餐巾遮口
是作主人陪客或客都同桌的人交特是左右座。不要只同熟人或只同一人。座如不相可先自我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