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科学全面发展2008年医疗系统年终工作

发布时间: 2008-12-25 20:43:35 作者: dw1209

  2008年,我市卫生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关于印发2008年度县(市、区)卫生局目标责任书的通知》(卫发[2008]88号)及《市委关于做好2008年市级部门目标管理工作的通知》(委发[2008]6号)和《关于分解2008年度市下达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通知》(委办发[2008]53号)文件要求,按照市委率先发展取向,打造“一枢纽、两中心、四基地”建设结合部经济文化强市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夯基础、强内涵、增效益、构建和谐卫生促发展的工作方向,紧紧扭住卫生惠民工程、医院内涵建设、公共卫生安全、新农合、卫生效能及行风建设和信访安全稳定等重要抓手,不断强化“细节质量管理”,全面推进“规范化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卫生惠民行动,扎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圆满完成了上级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2008年工作情况

  (一)加强队伍和作风建设,增强事业发展后劲

  一是积极开展创“六型机关”活动。2008年,我们结合本系统工作实际,着力创建“创新型、服务型”机关,年初,拟定下发了实施意见,开展了“如何创新,如何服务”为主题的讨论活动。进一步加强卫生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创建一支政治可靠、作风过硬、业务精良、管理规范的领导干部队伍,对管理混乱、群众意见大、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严肃批评和处理,印发了《关于对各中心、乡卫生院院、副院聘任期满进行任期考核的实施意见》(卫[2008]73号),并于6月下旬组成4个组分别对各片区进行考核,重点对院、副院在任期内“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印发了《市乡镇卫生院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卫[2008]43号),进一步规范了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二是依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加大了乡村医生和乡卫生院人员的监管力度和培养力度。印发了中共市卫生局党组、市卫生局《关于对卫生系统干部职工从严管理的规定》(卫党组[2008]12号),印发了《市村卫生站及工作人员管理的若干规定》(卫[2008]46号);三是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开展了以“廉洁行医(政),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印发了《中共市卫生局党组关于重申新农合工作“八条禁令”和医务人员“十不准”纪律的通知》(卫党组[2008]3号),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乡镇中心卫生院、乡卫生院财务管理的实施意见》(卫[2008]59号),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医护工作者敬业奉献意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防范与治理商业贿赂的效机制,对发现的拿回扣、收红包、乱收费、开单提成及利用职务之便搞吃、拿、卡、要者进行了廉政谈话,有效预防了违纪、违规现象发生,保护了干部,推进了工作;四是加强继续医学教育,提高医护人员业务能力。印发了《关于开展2008年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报名工作的通知》(卫[2008]28号),参加“好医生网站”学习的医护人员共670人;下发了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4-6学期学习资料300余套;市继续医学教育基地挂牌成立,开展了对全市卫生系统在职人员“知识产权”的培训工作,培训了550人次;对市1989年12月31日前取得有效行医资格现无医师资格的师承或确有专的中医、民族医人员经过反复筛选,最终确定了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已上报省卫生厅待审批。五是强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的决定》(委发[2008]7号)文件精神和要求,今年3月以来,我局深入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活动,经过周密部署和扎实工作,使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干部工作作风得到明显转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优化了政务环境,促进了我市卫生工作“提质、提速、提效”。

  (二)社区卫生工作有序推进

  目前已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即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古马儿社区卫生服务站、河西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总人口为10余人。通过建设,服务中心已具备开展全科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免疫接种、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应急、疾病控制、慢病管理、信息资料管理等功能。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已稳步进行。一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市广播局协办传染病、慢性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宣传栏目,举办健康教育讲座15期,办卫生知识宣传栏18期,给社区“六类”重点人群发放“传染病、慢性病健康处方”、卫生科普知识宣传单3余份;二是精心开展老年人卫生保健服务。为社区7113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免费咨询及优惠体检、诊治服务;三是开展儿保、妇保工作。对7岁以下儿童健康体检1500余人,社区儿童五苗接种人数10238人,接种率达97%以上,孕产妇467人,已建卡并系统管理467人,对398人住院分娩人员进行了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知识的指导;四是认真做好康复工作。对辖区65名残疾人给予健康指导、功能锻炼,对重点病人进行康复评定;五是开展社区居民慢性病规范管理工作。对社区居民中高血压病人293例、糖尿病人88例、慢性支气管炎58例、冠心病人34例进行了专案管理;六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今年1—11月诊疗3.7余人次,并按照市委、市政府贫困救助的相关要求对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妇女、儿童、贫困人口、残疾人进行优惠及减免,今年累计为贫困患者减免医疗费用30余元。

  (三)农村卫生工作稳步进行

  1、切实加强卫生项目建设,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项目建设目标。市中心医院门诊部改扩建项目已进入扫尾阶段,门诊两层楼已投入应急使用,12月底前竣工。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目前还有镇中心卫生院和乡卫生院未完成启动、乡卫生院已交付未使用外,其它48个建设单位已全部投入使用。

  2、进行了标准化村卫生站建设。对村卫生站,按照统一的基本标准,进行了规范化建设,并对371个村卫生站进行了规范整顿,目前已建成了8个标准化村卫生站。

  3、新农合工作有序推进。新农合制度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解决群众就医难、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的重要举措。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于2007年1月1日正式运行。2008年参合人数达41.1107人,参合率89.09%。补偿人数达35593人次,补偿总费用1218.68元,总体补偿水平35%;加强了新农合的监管和定点医疗机构经办人员的培训力度;市级财政补助资金及时划到新农合基金专户;加快了新农合信息网络建设,2009年全面实行网上审核报帐。

  (四)加强传染病防制,控制疫病发生

  1-10月传染病呈常态,无甲类传染病、重大传染病发生及疫情爆发,共发生乙、丙类传染病1824例,发病率309.17/10,比去年同期下降39.41%。发病居前5位的是肺结核(850例)、病毒肝炎(718例)、感染性腹泻(62例)、痢疾(56例)、流行性腮腺炎(49例)。全市52个乡镇均配置了疫情网络直报电脑,并全部投入使用,确保了疫情报告的及时、准确,1-10月疫情报告质量显著提高,综合质量在市排名靠前。根据上级安排和要求,制订了霍乱、鼠疫、禽流感、非典、诺日病毒病、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上半年共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件。对市中心医院废水、火车站和客运中心公厕粪水以及城区段、罗文段、白沙段河水、井水等10个外环境监测点进行了采样监测。艾滋病防治工作按省、市的要求,对暗娼、吸毒人员、同性恋者进行了摸底调查。

  地、慢病防治工作:主要对碘缺乏病、克山病进行了防治,对9个乡镇299户居民食用盐进行了现场半定量和实验室检测,对花楼、坝克山病区3-70岁的人群1000人进行了心内科、血压、心电图、X光等项目检查,抽取儿童发样40份、粮食作物样本20份送上级作硒检测。

  免疫规划工作:1-10月份全市共发放疫苗10余人份。据全市各接种单位报告和抽查,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为卡介苗94.37%,脊灰疫苗92.02%,百白破三联疫苗91.55%,麻疹疫苗95.31%,乙肝疫苗90.61%。

  结核病防治与管理:1-10月共接诊门诊病人1324人次,初诊病人查痰415例,痰涂片1245张,发现活动性结核病人408例,免费治疗408例,全程督导管理408例,随访病人1075人次,严格按照结核病防治项目要求执行专款专用,资料账目齐全,各项指标均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卫生监测与管理工作:1-10月从业人员健康体检483人,查出“五病”人员7人。共监测生活饮用水174份次,对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店开展了监测,监测餐饮具352份,食品监测12份,及时调查和处置食物中毒2起。

  (五)、加大执法力度,开展专项整治

  1—10月共受理卫生行政许可申请225件,经审查,符合卫生条件要求,准予颁证205 件,其中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56件、公共场所49件,不予卫生行政许可20 件。卫生许可的受理率、审核率、符合要求办证率、按时办结率均达到100%。

  1—10月共接到信访件 16 件,均迅速作了处理并及时反馈。

  1—10 月对2460 户各领域的被监督对象进行了经常性卫生监督,共处罚 530 户,其中责令限期整改 224 户,警告 269 户,罚款 67 户。

  专项整治工作:1、组织开展春节前、“五一”、“六一”、高考前、国庆前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出动执法人员820人次、车辆60台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600户,查出无卫生许可证28户,从业人员无健康合格证明87人,针对这些问题出具了卫生监督意见书并责令限期整改。2、组织开展了城区及城郊餐饮业卫生专项整治,出动执法人员520人次、检查车辆50台次,检查餐饮业300户,其中宾馆6家,农家乐18家,饮食店236家,火锅店13家,小吃店20家,麻辣烫店7家。3、组织开展学校周边卫生专项整治工作。根据《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汇同市教育局、市城管局等相关部门对城区学校周边卫生进行了开学前卫生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186人次、车辆16台次,检查整治学校周边食品摊点85户次。4、饮用水专项整治。成立饮用水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对全市生活饮用水实行拉网式检查,保证了在全市缺水时期无一例因饮用水不卫生发生的安全事故。

  1-10月,开展了规范和整顿医疗市场活动。对全市1所医疗保健单位、个别乡镇卫生院、36所个体诊所、个别村医疗站、20家药店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控制措施、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执业范围、执业资格、出租承包科室情况、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医院基本卫生状况等主要内容进行了综合整治。检查结果暴露出部分医疗单位传染病管理制度不健全,医院管理制度不落实,医疗废弃物处理不当等诸多问题。共罚款9.2余元,出具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限期整改3 家,警告3家,取缔非法牙科摊 5 个。

  对公共卫生场所、化妆品卫生进行了执法检查。1-11月,监督户数321 户,共处罚 79户,其中责令限期整改 9 户,警告70户。化妆品卫生监督共检查 54家经营单位,共处罚了10家,其中警告8家,责令限期整改2家。

  (六)、认真开展“妇幼保健年活动”,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1、儿童保健服务。全市今年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为64.76%,3岁以下儿童管理率为75.73%, 5岁以下营养不良患病率为6.13%。

  2008年新生儿死亡率为7.40‰,婴儿死亡率为9.87‰,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0.99‰,新生儿筛查率37.16%,新生儿访视率72.06%。

  2、孕产妇保健服务工作。2008年上半年建卡率为76.32%,产检率为74.23%,早检率为70.37%,产后访视率为80.33%,系统管理率为70.31%,新法接生率为94.89 %,住院分娩率为76.34 %,从这些数据来看,离市下达的目标任务还有一定差距。

  3、孕产妇健康状况。2008年孕产妇死亡4例,死亡率为67.28/10,破伤风发病率为0,低体重儿发生率为1.88%。

  (七)完善卫生应急工作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结合市委、市政府安全生产的要求,拟定下发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预案》、《救灾防治预案》等,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 件,其中包括手足口病及三鹿奶粉事件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加了市政府组织的“防洪应急”演练,组织并开展了“孕产妇急救”演练。

  (八)中医中药工作呈现新面貌

  1、加强领导,重视中医中药发展。年初,通过市委、市政府的慎重考虑,调整充实了市中医院领导班子。副院鲁登述同志主持中医院全面工作后,出台了“加强中医院管理的实施意见”,采取强有力措施,将过去部分中医院职工的家庭诊所、家庭药房进行了关闭。同时,制订了一系列管理制度,目前,该院已基本步入良性运行轨道。

  2、合理布局,加大投入,面貌呈现了新变化。合理布局了业务科室,重新调整了科室人员,到兄弟县中医院学习考察后,借鉴他人经验,增添了设备,培训了人才,使医院整体形象得到了提升。

  3、加强中医先进乡镇建设。对过去已建成的7个先进中医乡镇,按标准进行了复查,要求各单位继续保持其先进性,迎接市卫生局的复查。

  (九)狂犬病防治工作扎实推进

  市委、市政府对狂犬病防制工作非常重视,一是市政府分管领导召集狂防工作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2008年狂防工作,进一步明确了职能职责及目标任务;二是印发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狂犬病防制的通告》250份,《市狂犬病防制工作手册》150本;三是5月10日至5月15日,市政府组织3个组,对全市各乡镇的狂防工作进行了大检查,并对核查出的情况进行了通报。2008年,全市无一例狂犬病例发生。

  (十)红十字会工作积极、到位

  年初,我市遭受雨雪冰冻灾害,灾情发生后,各地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开展救助,我市红十字会将各地捐赠我市的300件棉衣,分发到19个乡镇、40个村,受益300人;并且将上海红十字会、香港红十字会捐赠的76.6吨大米,分发到73个村,受益1.5余人。捐助麻疯病人“博爱箱”15箱,服装10箱,药品3箱,受益900人。为市第二中学危房改建捐款10元。

  完成对罗文、沙滩、官渡等农民心脑血管疾病筛查工作,对农民健康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协助残联开展“同在一片蓝天下,肢残矫形手术”摸底调查。

  “5.12”地震后,我市红十字会立即作出反应,在电视台发出捐款公告,截止目前已收到捐款307867.60元。

  (十一)社会治安稳定,信访工作落到实处

  我局高度重视今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及维护稳定、信访工作,年初,印发了《市卫生局2008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卫[2008]33号),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完善机制,健全制度,明确目标,狠抓落实。到目前为止,卫生系统没有发生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印发了要求各单位要提《市卫生局2008年维护社会稳定实施意见》(卫[2008]71号),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工作目标,认真化解不稳定因素,强化维稳机制建设,按时完成交办事项。今年共处理市信箱及其他来信来访52件、市热线12件,均在规定的有效工作日内办结。

  (十二)全力以赴,抗震救灾

  “5.12”汶发生8.0级强烈地震灾害后,我市属波及区,市卫生局立即出台了《市地震灾害卫生应急预案》(卫[2008]95号),成立了《市抗震救灾医疗救援领导小组》、《市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应急专家咨询组》,各医疗卫生单位准备了充足的药品、器械、人员、设备。并根据上级的安排,组织三批医疗救护、卫生执法监督、疾病预防控制小分队,分别前往擂鼓镇、墩上、坝底、香泉、通口、映秀镇开展救灾防病,确保了擂鼓、映秀等地无大的疫病发生。市卫生系统17个单位在地震中分别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拆除危险建筑200平方米。6个受损较严重的单位经有关部门鉴定后向市发改委和上级主管部门上交了重建和加固处理的规划方案,目前各受损医疗单位已排除不安全隐患,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地震发生后,局机关个人向灾区捐款2750元,交“特殊党费”3350元。

  (十三)爱国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

  一是开展2008年争创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每月对各创卫职能部门进行考核。11月26日至27日,省、市爱卫专家对我市创省卫工作开展调研,对创卫工作取得好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二是抓好爱卫月活动,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爱卫办配合市委、市政府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共组织出去干部群众达1.5余人次,清除卫生死角60余处、铲除乱贴乱画5000余张、喷涂号码80余处、清扫街道20余平方米、清除垃圾120余吨、新增设卫生设备(果皮箱)20余个。三是搞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印发《关于环境综合治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卫[2008]206号),对全系统提出了总体要求,制定了目标任务和具体责任。四是狠抓除四害工作。全市投放灭鼠毒饵8000余公斤,全市共投入“除四害”经费20余元,已于11月26日顺利通过灭鼠单项达标,并受到省爱卫除四害专家的好评。五是重点抓好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建集中式供水站、两级提灌站,今年农村改水5000人受益,改厕2300户。

  (十四)无偿献血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今年加大了无偿献血工作的宣传力度,全年无偿献血计划1060人,完成 1390人,共献血278000毫升,完成全年任务的131%。基本实现“本市无偿献血满足本市临床用血需要”目标;辖区内无非法采供血现象,无经输血传播艾滋病等传染病重大事故发生。

  二、当前卫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全市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乡与乡之间比较差距较大。

  (二)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虽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培养,但目前具备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仍有较大缺口,存在着引不来、留不住的问题。

  (三)资金投入不足,很多医疗机构都是负债经营,乡镇卫生院设施、设备老化,很难满足老百姓看病问题。

  (四)体制依然不顺,仍保持着自收自支、差额拨款、家族经营状态,给管理带来很大难度。

  (五)医疗市场仍较混乱,无证无照、无执业资质行医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

  (六)大部分医疗单位没有能力为职工购买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原乡卫生院退休人员进入社保代管,没有进入社保体系,这部分人员是一个不安定、不稳定的因素。

  (七)办公经费紧张,机关运转困难。自2002年以来,欠职工差旅费、日常工作运转经费、办公楼维修费、汽车维修费等达50余元。

  (八)各医疗单位严重负债,其主要原因是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浪、乞讨人员医疗费、国债项目改扩建资金不足等。

  三、2009年工作打算

  (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二)着力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和处突能力建设。

  (三)全力抓好重大疾病防控。

  (四)完善妇幼卫生保健体系建设。

  (五)全力抓好以新农合为重点的卫生惠民工程。

  (六)强力推进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医院内涵建设。

  (七)加大以规范医疗卫生市场为重点的卫生执法力度。

  (八)积极推进以突出中医优势为重点的中医事业建设。

  (九)深入开展以环境治理为重点的爱国卫生工作。

  (十)切实加强以医德医风为重点的行业行风建设。

  (十一)认真抓好以提高人才素质为重点的卫生队伍建设。

  (十二)全力抓好以和谐卫生为重点的安全信访稳定工作。

  (十三)按时完成上级指令性任务。


特别说明:本文由3COME文档频道(www.reader8.net)编辑精心为您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

读书人网 >年终工作总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