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才能乐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一个安定祥和、良好稳定的生活环境,已成为每一个普通市民迫切的要求。为了解居民对社会治安及公众安全的满意程度,2002年底,市城调队在市区随机抽取了200位18岁至65岁的居民,进行了社会公众安全感入户问卷调查,这是自2000年以来市城调队连续第3年开展此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当前社会治安状况的满意率达65.8%,这一结果与一年前相比,提高了0.4个百分点。
——四成居民对社会治安状况表示满意。接受调查的200位居民,认为目前社会治安状况“很好”和“较好”的分别有1人和79人,合计占总数的40%,比上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认为治安状况“一般”的居民有99人,占总数的49.5%,比上年下降5个百分点;感觉到社会治安状况“较差”的有19人,占总数的9.5%,比上年上升2.5个百分点;认为“很差”的为2人,占总数的1%,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如果将“很好”与“较好”归为高安全感人群,“较差”与“很差”归为低安全感人群,则前者占总数的40%,后者占总数的10.5%。
——市民法制意识有所增强。随着普法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居民的法制意识普遍增强,对社会治安的关注程度也明显提高。对当问及到“受到不法侵害时,您是否会报案”问题,有154人选择了报案,占调查人数的77%,比上年调查结果上升了2个百分点;当问及“假如看到违法行为,您将采取什么措施”,有19人认为应当“上前制止”,165人选择“马上报警”,合计占调查人数的92%,比一年前上升了4.5个百分点;而选择“绕过去”和“观看”的分别有11人和5人,占调查人数的5.5%和2.5%,分别比一年前下降了2个和2.5个百分点。
——国企职工下岗依然是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矛盾。最近三年的调查结果均显示,国有企业职工下岗问题、劳动保障问题、干部工作作风和方式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和居民安全的主要因素。调查中,分别有171人、140人和113人认为上述三项问题是“目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矛盾和纠纷”(此项为多选),分别占调查人数的85.5%、70%和56.5%;环境污染继续居第4位,有73人对此比较关心,占调查人数的36.5%。
——社会治安依然是市民关心的首要问题。对调查所列举的教育、物价、社会治安等8个方面的社会热点问题,有61位被调查者将“下岗失业”列为首选问题,居首位,其余依次是“社会治安”、“子女教育”,将其列为首要问题的居民分别达39人和33人。从社会公众关注程度的综合评分情况看,“社会治安”以1154分连续3年列第1位,分别比2000年和2001年提高37分和30分,其余依次是“下岗失业”1145分,比上年提高32分;“社会风气问题”1003分,比上年提高74分。居民对“腐败问题”的关注程度有所下降,得分为956分,比上年下降67分,位次也由上年的第2位下降到第4位。
——居民对政法机关和人民警察寄予厚望。调查中,大多数居民对政法机关和人民警察在维护社会安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予以高度肯定,但都认为在防范犯罪、提高公众安全感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因此,当问及“您认为目前的政法机关对犯罪活动打击的力度”时,仅有57人认为宽严适当,占总数的28.5%,而认为时宽时严、变化不定的达115人,占总数的57.5%。当问及“增加安全感应首先解决的问题”时,有60人选择“加强巡逻”,占调查人数的30%;希望“提高警察素质”与“公正执法”的均为43人,合计占调查人数的43%;而希望“迅速破案”和“对犯罪处以重刑”的分别为21人和19人,合计占调查人数的20%。
——居民的意见比较集中于治安管理问题。调查中,许多居民对社会治安问题表现出较高的关注程度,并针对目前社会上的一些不稳定因素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想法。如自行车偷盗现象严重,建议公安机关严惩销赃行为;市区道路上行驶的外地摩托车牌照过多,给本已拥挤的市内交通带来许多安全隐患,应采取适当措施加强管理;居住地的户籍警要经常深入地区了解情况,加大破案力度,不论破案与否,要及时向居民反馈信息,以安定民心;加大对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的打击力度,对经常发生的偷盗案件的区域应加强防范,加强夜间巡逻,公安部门接警后应及时出警处理等等。
社会治安是一项关系千家万户的系统工程。本次调查表明,虽然社会公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有所上升,但整体治安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释放出企业经营困难与职工就业压力等矛盾有加剧趋势,警察保安机制的反应能力与控制能力更有待进一步提高。未来市民公共安全感能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关键取决于能否尽快建立警察队伍的服务化管理机制,取决于警察保安快速反应能力与出巡率的提高,取决于社区公众沟通互助机制的建立。因此,应扎实推进治安管理体制改革,增强警力,改善警察待遇,发动广大市民参与社会治安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力度;同时,各级各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关心失业下岗人员,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
特别说明:本文由3COME文档频道(www.reader8.net)编辑精心为您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