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引自屈原《离骚》
一个人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种通过不断总结与思考,从而使自己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得到拓展及强化的过程。
时间如流水般消逝。弹指间我已经在网络系团学大家庭中工作了一个盛夏与寒秋,现正越过半冬。作为分团委副书记,我感慨良多!
首先,我大一并不在网络系团学工作过,而是院学生会办公室的一名干事,然而幸运的是,因为我是班长,得以参加了系团学第五次换届动员大会,知道了非系团学干事或部长的只要通过一轮面试就可获得竞选资格。归心似箭的我毅然决定参加竞选……正因如此,我深知自己在系团学的群众基础是我日后顺利开展工作的第一道障碍。于是我采取了一系列且多样化的措施来加强与各部长的联系及感情建立。(措施省略)使得各部长和我相互了解、熟悉的绩效最大化。各部长不会因为他们都是在系团学贡献了一年而我不是就对我心存不服甚至排斥。实践证明,这点我获得了成功,虽然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总体上已经很好地达到了我的期望值!
九月六日,我们团学与各学生志愿者为迎接新生展开了进展的工作。特别是我们团学干部,从场地布置到迎新工作,都起到了很好的主导作用。兢兢业业,各司其职。我分在机动组,刚开始,我都是看哪工作多就去哪帮忙,陆续有新生来报到了,我补充到比较需要人手的对待队伍中。后来到了中午的高峰期,我发现人手严重短缺,我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开始思考缺人的原因:是不是有的工作人员开溜了?但是这个猜测没有办法证实,也考不了勤,所以先忽略它;是不是有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方法不正确或调度不合理导致劳动力资源的浪费?这个有可能找到补救的办法。于是我开始到工作所涉及到的范围巡查,发现有些我们系的工作人员在缴费的长龙队伍中陪着他(她)接待的新生和家长。我马上召集这些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如果出现接待到的新生需要排队这样的情况,待新生排了队,就向新生和家长家属讲述缴费流程和注册流程,然后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最好是双方都有短号的情况下留下短号,这样可以顺便教新生用短号)。这样就可以去接待其他新生了。用这样的工作流程,既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又缓解了人手缺乏的压力。……
九月十七日,系团学开始紧张地招新,各部都在为注入新鲜血液招揽人才。经过摆摊三天、笔试、面试、部长开会讨论,网络系团学迎来了第六届的干事(在后来人员有稍微的调整),虽然由于缺少军训,以及新旧生交流会(学生会学习部承办,各部门协助)和新生瞬间摄影展(分团委信息部承办)因准备不足和缺乏经验导致不能达到期望的宣传效果。两方面因素(军训主要,活动宣传次要)的影响,使得我们招入的干事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不理想。但是我们把希望寄托在日后通过工作培养干事,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十月中旬,由团学共同拥有的部门——宣传部承办的“班徽设计大赛”。虽然宣传部平时工作繁多,但他们都顶着压力,圆满成功地举办了这个比赛。作为我上任以来第一个比赛类的工作,也是网络系团学的薄弱环节,所以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跟进,从与宣传部的正副部讨论活动准备的细节到经常打电话联络取得活动的最新进展,我对宣传部加深了了解,也和各部长培养了更好的感情。同时,周老师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大家也通过多次的讨论和研究,终于在比赛当中避免了很多错误。但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还是有的(例如忘记事先准备座位安排表和迎宾礼仪)。
为参加华软第二届学院运动会,我们系团学组建了网络系代表队。运动员由体育部负责,入场方块由李秋老师负责,啦啦队由学生会负责,我们分团委主要负责组织比赛前后照料运动员的志愿者。针对上一年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我经过衡量得失,并询问了周老师和主席团的意见,提出今年志愿者要由运动员自己班或者跟运动员要好的朋友当中选出。组织部通知各运动员所在班级的团支书拿到名单和联系方式。因体育部那时的工作比较繁忙,组织部的正副部要参加院的会议,于是我代为召开了志愿者工作动员会议,并公布了一个QQ群邀请他们务必加入,以方便我们组织部和体育部解答他们的疑问。虽然请运动员的熟人做志愿者,有效地降低了志愿者不负责的概率,但还不能杜绝,所以在运动会中还是有个别运动员没有人照顾而临时抽调了干事过去充当志愿者。
干部培训总体感觉良好。特别是定向越野(干部培训的第二个环节),新奇、好玩、刺激,并达到了不同部门干事相互交流与感情加深的目的。我作为摄影师,进行追踪拍摄也感到快乐。总结大会的节目也非常精彩,我更是有幸第一次体验了做节目主持人的乐趣。不过做得不足的是迎宾工作和会场的布置,以后会多加注意这些细节的。(后面的党团决赛为了改善礼仪,我邀请了院团委礼仪队队长对我们的礼仪小姐进行了培训,同时还额外指派了任务给副秘书长小艺去组织好迎宾和引导嘉宾入座的队伍)
最后,就是分团委承办的网络系第四届党团知识竞赛。相必在分团委的各位部长工作总结当中都着重写了这次活动的感受。因为这个比赛经历了重重的磨难,前两次都是在万事俱备的时候接到通知说会场要被征用去上课或者考试而被迫推迟,最后终于举办成功了。这个决赛给干部干事们的打击实在是太深刻太沉重了,甚至有位部长跟我抱怨时提到了辞职的想法。也许因为我们正处于血气方刚的人生阶段,遇到挫折会比较容易冲动,我可以理解……我相信风浪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承受了打击后总结的经验才更有价值,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很多时候不如意是因为环境或更多外因的影响和限制,我们不能屈服,更不该逃避,而是应该学会借势(接受现实,然后分析现实客观规律并加以利用,往往可以降低逆境对自己的伤害,甚至可以转劣势为优势)。而且我非常赞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句话的观点。既然人生充满了挫折,我们在成长中如果能偶尔遇到几次,那样更能磨练我的意志,加强我的心理承受能力,更锻炼工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等等。我不要做温室里的花朵,出到社会经不起风吹雨打,我更愿意在出社会之前的大学校园里先尝试一下失败的苦涩,逆境打不倒我,它只会使我更加坚强。我坚信生逢乱世,我更能成为英雄。我也相信在这次活动中不向挫折屈服的各部长和干事,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会走得比其他没有类似经验的人要好很多。因为我们在年轻时就接受了洗礼。活动的圆满成功,我要感谢组织部、秘书部、信息部、宣传部以及学生会的每一位。你们的努力和奉献,无不让我感动。谢谢你们……
另外,上面这么多次的活动,需要用到麦克风的,没有一次的麦克风是称心的。我觉得既然学院提供不了合格的麦克风给我们,我们系最好就是申请经费自己买一套无线麦。因为麦克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场型活动的质量。
我深信,网络系团学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因为这个团队融洽、团结、积极上进、分工明确又相互支持……
最后,感谢苏书记、周老师以及各部长和干事的支持、信任和鼓励。衷心感谢!
特别说明:本文由3COME文档频道(www.reader8.net)编辑精心为您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