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又好又快”

发布时间: 2009-01-31 20:02:12 作者: Doris

  在公众的印象中,改革开放29年来最大的亮点就是快速发展。从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到实现连年高速增长,GDP总量位居世界第四;我们冲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樊篱,建立了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步入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财政增收,企业增效,农业增产,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发展质量进一步优化……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在“快”字当先、快速增长、百姓受惠的同时,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地方政府在急功近利的政绩观支配下,把“发展是硬道理”扭曲成了“GDP是硬道理”。在唯GDP为大、以GDP为纲的思维定势下,拼资源、拼环境,竭泽而渔,由此导致的能源高消耗以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工业化模式还没有完全终结;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耕地逐渐减少并逼近18亿亩红线;缺水威胁着400多个城市,水污染问题也在步步紧逼……

  这些迹象表明,如果继续不计代价发展,就会使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让人欣慰的是,在去年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和国务院就提出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口号,对缺乏质量的低效率增长亮出“黄牌”。今年以编辑推荐:http://www.reader8.net/data/2008/1018/special_68.html

  来,党中央及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缓解“三过”,抑制“两高”,支持农业,改善民生,推动国民经济转入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这次在十七大的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在“好”字上下功夫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是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和内涵的丰富。

  从强调发展,到“又快又好”发展,再到“又好又快”发展,不是简单的字序调整,而是发展观的转变、政绩观的转变。让“快”服从“好”,在“好”中求“快”,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思路将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表明我们党在执政治国理念上更加成熟,更加求真务实。近年来的实践证明,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约用地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强化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指标的硬约束,在“又好又快”中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让老百姓在分享发展成果时,也能享受自然环境的美丽,而且保障子孙的活路,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

  “好”字当头,又好又快,不仅是十七大报告的一大亮点,也是今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路。让“又好又快”成为一个带有约束性的硬指标,帮助各级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了新的“抓手”。当务之急,必须深刻领会“又好又快”的精神实质,正确处编辑推荐:http://www.reader8.net/data/2008/1018/special_68.html

  理“发展好”与“发展快”的关系,做到“不跑调、不变味、不走样”,在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步伐、推进发展跨越中,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障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读书人网 >心得体会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