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会计实习采取模拟实习的方式,使用印制好的资料作为整个会计实习的材料来源。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会计流程的各个步骤及其具体操作--包括了解账户的内容和基本结构,了解借贷账户法的记账规则,掌握开设和登记账户以及编制会计分录的操作、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的操作以及根据原始凭证判填制记账凭证的方法。以使学生对会计有更深的理性认识并掌握会计基本操作技能。
二, 实习步骤
1. 设置账簿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要求,首先设置: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资产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以及损益类等明细账。仔细阅读模拟材料,判断资料中的经济业务涉及的账户,根据各账户的属性分类,填入账页纸中。最后填写各账户的期初余额。
登记会计账簿的基本要求
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六十条规定(以下简称《规范》),登记会计账簿的基本要求是:
(1)准确完整。“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将会计凭证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资料逐项记入账内,做到数字准确、摘要清楚、登记及时、字迹工整。”每一项会计事项,一方面要记入有关的总账,另一方面要记入该总账所属的明细账。账簿记录中的日期,应该填写记账凭证上的日期;以自制的原始凭证,如收料单、领料单等,作为记账依据的,账簿记录中的日期应按有关自制凭证上的日期填列。
登记账簿要及时,但对各种账簿的登记间隔应该多长,《规范》未作统一规定。一般说来,这要看本单位所采用的具体会计核算形式而定。
(2)注明记账符号。“登记完毕后,要在记账凭证上签名或者盖章,并注明已经登账的符号,表示已经记账。”在记账凭证上设有专门的栏目供注明记账的符号,以免发生重记或漏记。
(3)文字和数字必须整洁清晰,准确无误。在登记书写时,不要滥造简化字,不得使用同音异义字,不得写怪字体;摘要文字紧靠左线;数字要写在金额栏内,不得越格错位、参差不齐;文字、数字字体大小适中,紧靠下线书写,上面要留有适当空距,一般应占格宽的1/2,以备按规定的方法改错。记录金额时,如为没有角分的整数,应分别在角分栏内写上“0”,不得省略不写,或以“一”号代替。阿拉伯数字一般可自左向右适当倾斜,以使账簿记录整齐、清晰。为防止字迹模糊,墨迹未干时不要翻动账页;夏天记账时,可在手臂下垫一块软质布或纸板等书写,以防汗浸。
(4)正常记账使用蓝黑墨水。“登记账簿要用蓝黑墨水或者碳素墨水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银行的复写账簿除外)或者铅笔书写。”在会计的记账书写中,数字的颜色是重要的语素之一,它同数字和文字一起传达出会计信息。如同数字和文字错误会表达错误的信息,书写墨水的颜色用错了,其导致的概念混乱也不亚于数字和文字错误。
(5)特殊记账使用红墨水。“下列情况,可以用红色墨水记账:①按照红字冲账的记账凭证,冲销错误记录;②在不设借贷等栏的多栏式账页中,登记减少数;③在三栏式账户的余额栏前,如未印明余额方向的,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余额;④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可以用红字登记的其他会计记录。”
在这几种情况下使用红色墨水记账是会计工作中的惯例。财政部会计司编辑的《会计制度补充规定及问题解答(第一辑)》,在解答“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账户的设置方法时,对使用红色墨水登记的情况作了一系列较为详尽的说明:在“进项税额”专栏中用红字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在“已交税金”专栏中用红字登记退回多交的增值税额;在“销项税额”专栏中用红字登记退回销售货物应冲销的销项税额,以及在“出口退税”专栏中用红字登记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退货或者退关而补交已退的税款。
(6)顺序连续登记。“各种账簿按页次顺序连续登记,不得跳行、隔页。如果发生跳行、隔页,更不得随便更换账页和撤出账页,作废的账页也要留在账簿中,如果发生跳行、隔页,应当将空行、空页划线注销,或者注明‘此行空白’、‘此页空白’字样,并由记账人员签名或者盖章。”这对堵塞在账簿登记中可能出现的漏洞,是十分必要的防范措施。
(7)结出余额。“凡需要结出余额的账户,结出余额后,应当在‘借或贷’等栏内写明‘借’或者‘贷’等字样。没有余额的账户,应当在‘借或贷’等栏内写‘平’字,并在余额栏内用‘0’表示。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逐日结出余额。”一般说来,对于没有余额的账户,在余额栏内标注的‘0’应当放在“元”位。
(8)过次承前。“每一账页登记完毕结转下页时,应当结出本页合计数及余额,写在本页最后一行和下页第一行有关栏内,井在摘要栏内注明‘过次页’和‘承前页’字样;也可以将本页合计数及金额只写在下页第一行有关栏内,并在摘要栏内注明‘承前页’字样。”也就是说,“过次页”和“承前页”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本页最后一行内结出发生额合计数及余额,然后过次页并在次页第一行承前页;二是只在次页第一行承前页写出发生额合计数及余额,不在上页最后一行结出发生额合计数及余额后过次页。
(9)登记发生错误时,必须按规定方法更正,严禁刮、擦、挖、补,或使用化学药物清除字迹。发现差错必须根据差错的具体情况采用划线更下、红字更正、补充登记等方法更正。
(10)定期打印。《规范》第六十一条对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提出了打印上的要求:“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总账和明细账应当定期打印”;“发生收款和付款业务的,在输入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的当天必须打印出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与库存现金核对无误。”这是因为在以机器或其他磁性介质储存的状态下,各种资料或数据的直观性不强,而且信息处理的过程不明,不便于进行某些会计操作和进行内部或外部审计,对会计信息的安全和完整也不利。
财经类人才综合素质的新要求
目前,对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就业市场相当广阔。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以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社会经济主体对于财经类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日益全面与综合。相对于过去而言,今天就业的压力已经逐渐转变成了综合素质的竞争。据调查的数据显示,现在企业对于财经类人才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日益全面。例如,对于会计专业来讲,综合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税务、成本管理会计的需求日益增多。据调查统计28.6%的单位需要会计学专业人才,32.9%的单位需求财务管理专业人才,22.1%的单位需要注册会计师专门化人才,2.1%的单位需要国际会计师人才,等等。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历的需求。其中,对博士研究生的需求占0.7%,对硕士研究生的需求占9.4%,对本科生的需求占61.6%,对大专生的需求占20.3%,对大专以下的需求占8%,由此可见,财经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对于就业与人才市场来说影响巨大。
就被调查单位对财经类人才的聘任要求来讲,有57.4%的单位要求应聘人员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48.9%的单位要求财经类人员精通专业知识;11%的单位要求财经类人才要精通外语(其中有60.9%的要求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17.4%的要求具备国家英语六级水平);21.5%的单位要求财经类人才要精通计算机知识(其中17.1%的要求具备全国计算机考试一级水平,62.4%的要求具备全国计算机考试二级水平,12%的要求具备全国计算机考试三级水平);18.6%的单位要求财经类人才要精通人际交往,等等。可见,目前我国人才市场对于财经类人才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方位。
除了上述情况以外,还有一些方面值得注意。用人单位对于性别的要求度在增加,对于形体素质方面的要求也不乏有之。调查数据显示,有39.1%的单位对财经人才的气质有要求,26.1%的单位对体质有要求,12.1%的单位要求相貌出众等等。可以看出,现在的企业在抓效率,追求利润的同时也很注意企业形象的塑造。这就启示我们,对于正在接受高等财经教育的广大学生来讲,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个人修养的塑造和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另外,被调查单位对财经类人才的职称也有一定的要求,偏向于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在本次调查中分别占45.7%和21.3%的比例。
众所周知,企业在聘用人才的时候,一般都很在意受聘人员的经验财富,相比而言,拥有丰富经验的财经类人才更受企业青睐。在本次调研中,有39.4%的企业要求相关人员有一年以上的会计相关工作经验,34.7%的要求有三年以上的会计相关工作经验,8.9%的要求会计人员有五年以上的会计相关工作经验。对财经专业人才的工作经验的要求在大型企、事业单位中体显得尤其明显。可见,目前我国企业正逐步迈向国际化与现代化,在引进人才方面,尤其是财经类人才方面也在不断进行革新,不断进行完善。而与此同时,对于当代财经类人才来讲,既是一次新的机遇,又是一次新的挑战,可以说,新的人才竞争必然带来整个社会人才素质的大幅提高,这也将极大地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每一个企业都在竞争中寻求着发展机会,在另一个层面上讲,财经类人才价值的决定性因素也有所体现。企业能够拥有能力超凡的财经类人才也是其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据调查数据表明,11.7%的用人单位看中财经人才的交际能力,13.6%的看中其沟通能力,11.7%的看中其文字能力,63.0%的看中的是综合能力。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高等财经教育对大学生的培养要着重能力,要从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抓起,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之适应人才市场日益变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