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大学院校心得体会:实践创新 不断学习

发布时间: 2009-04-27 17:35:06 作者: Doris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时代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高度重视理论建设,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指导新的实践,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基本经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是开创之作,“三个代表” 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则是这一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八十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眼界开阔,目光深远,可谓飞湍急泻,高屋建瓴。习近平同志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二批动员大会上指出,高等学校能不能发展,直接关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作为师范院校的一名学生,作为一名基层的学生党员,在不断深入学习中,我切实感悟到科学发展观给我带来的思想上的指导和学习成长中的喜悦,在此,我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学习党的理论,实践创新,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人生航向

  为了引导广大学生党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现实意义的认识,我们学校分别举办了学生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系列辅导报告会、座谈会。组织广大师生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展开理论研讨,鼓励大家为学校科学发展建言献策,着力抓好理论学习,强化实践锻炼等活动。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个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人生永恒的主题。如今的大学生,已没有“天之骄子”的耀眼光环;当今的大学校园,不再是载誉而归的凯旋门。大学,只是人生再次向前的一处驿站,是一个再创REader8.cn 转载请注明出处辉煌的战场。当今社会,固步就是落后,而落后则等于死亡。因此,我们不能虚度光阴,得过且过,必须明确自己该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必须努力提高各方面才能,丰富各方面知识。要发展,首先必须结合自己目前现状为自己找一个准确定位,并为自己在大学阶段和以后人生目标制定出一个总体规划并逐步实现。我们不仅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还要有健全的人格;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开阔的心境;不仅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还要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不自怨自艾,不妄自菲薄,不狂妄自大,不屈地叫天。自我发展,自我塑造,自我完善。

  近年来,各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剽窃论文的事情时有发生。在去年的四六级考试中,有学校一个年级竟然出现200余份雷同试卷,在考场上发现的高科技设备层出不穷,甚至已经形成了一条从制造设备到贩卖答案的作弊产业链。而在大专院校,学术抄袭现象尤为严重,从教授到博士、硕士、本科生,抄袭的程度逐步递增。这其实反映了一种在学术界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尽管有关部门加大力度进行监管,相应作出了完善的防范措施,但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反省和沉思呢?考试是对同学们专业水平的测试,更是对同学们人格的考验。作弊、掠取他人的研究成果,不但损害自身的名誉,还伤害家长的爱子之心,破坏学院和、班级乃至学校的形象,影响恶劣。因此,我们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自己的品格、人格和生命的培养和教育。在目前全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我们理当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和内涵,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和人格素养,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到自己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

  “诚毅勤敏”是我校校训。诚,乃待人接物之本;毅,生积极向上之心;勤,是立身创业之基;敏,为交通运筹之策。这四字校训,为我们明释了立身处世之道,从职创业之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健康为本,创新为魂”,不正是对我们个人发展做了最好的注脚吗?

  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学习,以丰富的学识完善自己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观念迭变,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答案只有一个:紧握时代脉搏,不断加强学习,以丰富的学识完善自己,才能使自己在学习工作中游刃有余。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上,温家宝总理说,“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可见,读书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学?学什么?“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想,我们当代大学生首先学习上要主动。要以宽容之心接受新思想,转变旧观念。我们绝不能做房龙笔下的“守旧老人”,而应该是那追求新知新境的“漫游者”。“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流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其次要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每一天,都应该有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有了喜好之心,学习就不会是一种应付考试的形式,就不会是一种打发时间的手段,而是一种需求,一种享受,一道美味可口的佳肴。再次要眼界开阔,学以致用。我们要坚持科学知识与一般知识相结合,坚持专业知识和一般知识相结合,要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之外,广泛涉猎其他学科,做一个全面协调发展,与社会同步的人。另外,我们还应该针对自己的特点,将谋划未来工作与人民利益结合起来。要学以致用,要把自己所学应用于社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立足培养方向,注重实践,以赤子之心支持祖国教育事业

  我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反复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破难题,教育教学求创新,科学发展谋跨越”这一主题。其主要内涵之一是“教育教学”是基础,“教育教学”是办学的根本,必须始终坚持,丝毫不能动摇,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夯实“教育教学”的思想基础和客观环境,使特色更加鲜明,定位更加准确。师范学院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培养的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教师以自己的教育劳动使人类的智慧和文明世代传承,弘扬不绝,教师的劳动决定看国家、民族和人类的未来。教师通过教书育人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教师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青少年一代的精神面貌,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作为未来教师的我们肩负着神圣而重大的使命。我们要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以自己的识教育学生,用自己的德熏陶学生。目前,我们在校学习的多为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这只能为我们将来的教学提供理论指导。然而,教育的知识是在通过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古往今来,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徐特立,著名的REader8.cn 转载请注明出处小学特级教师斯霞,中学特级教师魏书生、李镇西等,之所以在教育科学方面有所发现,有所建树,最根本原因之一是他们始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长期从事艰苦的实践。切磋琢磨,方成大器。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才能学有所用,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展示自己的价值。

  4月13日上午,我校开展了志愿服务西部的动员大会,向同学们介绍了 “选聘高校毕业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色岗位计划”和“三支一扶”等项目,号召即将毕业的同学们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锻炼成长。当前,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边远地区和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尤其是教育人才匮乏的状况。我们为何不能以赤子之心,爱国之忱去支持边远地区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去砥砺品德,积累经验,为自己的人生积淀厚实的色彩呢?

  深化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作为高校而言,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也必须坚持这个核心。具体而言,就是把广大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现实、最根本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努力做到发展为了全体师生员工,发展依靠全体师生员工,发展由全体师生员工共享。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们要结合自身发展方向,也必须贯彻这一原则。我们应多关注当今教育动态,钻研教育教学理念,熟悉中学教材教法,了解学生日常学习心理,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热血,为祖国未来人才培养贡献一片赤诚之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想,作为大学生党员,我们在同学中间更应该身体力行,严于律己,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除了自己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外,还应该帮助入党积极分子,带动共青团员领会上级精神。通过开展学习实践主题宣讲、征文活动,制定实践活动计划表,组织志愿者服务系列活动。尤其是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我们要充分运用校园网、校报校刊、校园广播、展板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情况,反映活动取得的成果,为学习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保持并延续这种良好的态势,将学习和实践有效结合,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我们始终应当把科学发展观同自身发展紧密联系。这样,我们就能更容易理解和把握党的政策、方针、路线;这样我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这样我们才能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改变自己不适合的思想观念,从而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这样,我们自身才能站在时代的前列,我们的民族才能站在时代的高峰。(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徐婕)

读书人网 >心得体会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