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全力加快quot;三

发布时间: 2009-04-30 21:56:46 作者: Doris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重在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开发区谋划发展的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解决发展难题的实际能力。为深入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并以此为动力,促进我区“力保强劲增势、提升跨越后劲、率先逆势奋飞”,近期,我着重就事关开发区跨越发展大局的产业集聚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思考。主要情况如下:

  一、突出问计于基层,用科学发展的眼光,进一步审视产业发展现状

  为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找准工作着力点,自参加学习实践活动以来,我始终坚持问计于民、问计于基层,切实增强实践针对性和实效性,克服工作时间紧等矛盾,注重深入基层群众、企业村居等进行调查研究,更多地采取与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实地查看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现场等“面对面”的调研形式,主动认识和探究全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症结。通过调查研究,从总体上看,我区产业发展呈现出趋高趋好态势。目前我区二产共涉及食品、医药、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14个产业门类。从销售收入、利润和就业三项指标来综合评估,新医药、食品、新能源、新材料与精细化工产业位居产业类型的前五位。其中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三新型”企业过百家,其产出占全区经济总量的60%以上。2005年至今,全区引进的外资项目平均投资规模约2064万美元,内资项目约1.97亿元,其中“三新”产业、新型现代制造业项目占71%。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不断加大,2008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达34%。特别是从今年一季度情况来看,我区经济运行和企业发展总体较好,主要经济指标仍然保持较好水平,实现了首季“开门红”。全区工业投入贡献额度继续提高,国电风力发电机组、康缘中成药注射剂、罗盖特淀粉、恒瑞研发中心、天顺风力塔架、恒瑞医药中间体、宝翔化纤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稳步推进。尤其是面对国际金融海啸的冲击,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三新”企业由于产品技术含量高、增长性好、竞争力强,产业总体上增势强劲,保持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成为当前全区工业经济中一道“靓丽风景”。如,一季度区内中复连众风力发电叶片有限公司完成产值同比增幅达77.8%,韩国重山风力塔架有限公司达57%,阳光晶源科技有限公司达812%,恒瑞、豪森、康缘三家医药骨干企业达32%。同时也有一些企业受到的影响就相对较大,如东方国际集装箱、天联工控木业、天田机床等公司。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在当前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下,我区产业发展之所以总体上呈现出又好又快的良好发展态势,固然因为金球经济危机对我区的冲击存在滞后效应,但主要原因是我们近年来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产业高端化、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主动提高招商起点,提升产业集聚层次,从而增强了对国际金融风暴的抗御能力和积极应对的底气。这种以科学发展观为考量标尺的发展道路,需要我们一以贯之的继续坚持。

  二、坚持跨越发展,用科学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明晰产业发展思路

  要实现跨越发展,其核心是加快产业的跨越;要在当前特殊形势下,化危为机,抢抓机遇,关键是要趋利避害、扬长展优,加快产业的集聚。按照科学发展观关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我认为,开发区应继续把发展“三新”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为这不仅需要,而且可能。

  从产业基础看,新医药产业拥有恒瑞、康缘、豪森等一批全国知名医药企业,已形成新型抗肿瘤药、新型肝病药物、麻醉镇痛药物、新型中成药、新型药用包装材料、医用消毒灭菌设备等六大产品群,医药产业被列入江苏省重点培育产业集群。近5年来,新医药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年增长率连续保持在35%以上;新材料产业聚集了中复神鹰、杜钟氨纶、汉高华威、阳光晶源等一批在同行业中处于技术和规模领先地位的骨干企业。形成了以碳纤维、玻璃纤维、氨纶纤维为主的复合材料基地,以及硅材料加工、太阳能光伏电池、电子信息材料等特色集群区;新能源产业拥有设计研发和制造1.25-3兆瓦级5个系列风力发电叶片、生产能力达万只的中复连众公司,有生产风力塔架出口规模居全球同行业前列的韩国重山风力塔架公司,有在区内建设中国风电设备研发制造南方基地的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已形成风电叶片、塔架、风电机组等关键部件风电设备产业集聚,叶片及塔架制造生产能力位居亚洲前列。太阳能热利用走在全国前列,已形成太阳能热水器企业群。太阳能光伏企业加快集聚,太阳能级多晶硅、单晶硅产业已具规模效应。以落户区内的中国科学院能源动力技术研究中心为引擎,将带动相关清洁能源设备、能源环保设备企业的入驻和发展,连云港将成为国内外先进发电和联产领域工程咨询与服务的重要输出地。

  从原料资源看,连云港及周边拥有中药材种植基地,且靠近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河南百泉中药材市场;连云港是天然的海洋生物医药原料基地,前三岛海区为江苏省唯一的海珍品基地,可为新医药产业提供丰富的原料资源。连云港拥有独特的硅资源,石英储量和质量居全国之首,市内的一流火力发电厂、大型碱厂和经济林生产基地,可为新材料产业提供丰富的盐碱化工、矿渣、木材、石膏等资源,还有由港口物流带来的矿产资源、煤炭、氧化铝、钢铁、有色金属产品等,而且水电资源充足,正在规划建设的大型优质钢厂和江苏省石化基地,将为新材料产业发展进一步拓宽原材料来源。同时,丰富的硅资源、盐碱化工资源,为多晶硅生产提供了原料基础,而多晶硅是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材料。

  从科研载体看,新医药产业:区内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5家通过GMP认证企业,4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中药现代化技术中心、“重大新药创制”孵化器、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等各类科研资源,还与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科院药物研究所、加拿大近代合成药物研究所等20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恒瑞医药分别在连云港、上海、美国设有研究中心。近年来,区内获国家新药专利217个,桂枝茯苓胶囊已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正式进入二期临床试验。业内有“中国医药创新看江苏,江苏医药创新看连云港”之说;新材料产业:区内拥有国家级新材料博士后工作站、江苏省新型复合包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微电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高性能纤维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集成电路封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树脂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等一批科研载体,并与上海同济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关系;正在申请国家级高性能纤维和复合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产品提档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新能源产业:区内拥有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将建成我国自主发展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的知识创新源头、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工艺及装备研究基地、工程技术服务输出地,成为世界一流的能源研究机构。

  从平台支撑上看,我区不仅拥有国家级新医药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省级高新区、省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等一系列“金字招牌”,而且还正在加快打造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国际性生态建材科技园、新材料应用一体化集群、新材料科技创新孵化中心、清洁能源主题科技园等一批优质发展载体。

  从市场前景看,“三新”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其市场潜力巨大。新材料产业方面,2005年,中国复合材料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6%,到2015年,中国复合材料市场的份额预计将猛增到全球市场的32%;2007年世界半导体用硅片销售额为121亿美元,同比增长2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5.6万亿元,产业规模居国内工业行业首位、世界前列,对半导体、光电子材料需求较大;随着建筑节能相关政策的出台,全社会对建材产品节能、降耗、环保的指标要求越来越高,2010年,全国新增建筑的1/3要达到节能50%的目标;西部大开发、江苏沿海开发都将为节能新材料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近10多年以来,生物医用材料及制品的市场一直保持20%左右的增长率,相关机构预测,未来20年内,生物医用材料所占的份额将赶上药物市场。新医药产业方面,化学制药仍然是目前医药行业中最大的子行业,市场规模较大;化药仿制药及原料药市场前景需要更多相关心得体会请参阅:http://www.reader8.net/data/xdth/广阔,近年来全球非专利药市场增长速度是专利药市场的4倍;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农村医疗及社区医疗体系建设,将极大促进医药商业的发展,加快医药商业企业的整合。我国“十一五”规划,2007年“新农村合作医疗”及社区医疗的推广,到2010年由此产生的市场近1500亿元,近几年中低端医疗器械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我国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日益富裕,将带来家用医疗保健器械的大幅增长;近10多年以来,生物医用材料及制品的市场一直保持20%左右的增长率,相关机构预测,未来20年内,生物医用材料所占的份额将赶上药物市场;近年来我国医药服务外包迅猛发展,研发外包产业和原料药生产外包都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受到环保压力加大的驱使,欧美制药公司进行制剂生产转移的趋势愈加明显,辉瑞、GSK、罗氏等国际制药巨头已开始在我国寻找合作伙伴进行制剂生产。新能源产业方面, 目前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投资热点,得到各国政府和民众的重视和支持,风电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更具优势,随着产业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应用规模继续扩大,成本不断下降。

  因此,在下步发展中,我区完全有必要把发展“三新”产业作为战略重点,作为增量招商的主攻方向,作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从具体定位上来讲,新医药产业重点发展化学合成药、医疗器械、现代中药及制剂、海洋生物医药、医药服务外包、重物医用材料;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复合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态建材、金属新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利用、太阳能光电产业、风电设备、高效照明设备、生物质能设备、清洁能源设备、核电设备。从发展时序上看,将着力发展化学合成药、医疗器械、复合材料、太阳能热利用等基础型产业,加快发展医药商业、现代中药及制剂、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太阳能光电产业、风电设备、高效照明设备等增长型产业,积极发展生物医用材料、海洋生物医药、医药服务外包、生态建材、金属新材料、生物质能设备、清洁能源设备、核电设备等种子型产业。力争“三新”产业年均增速30%-40%,到2015年,“三新”产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左右。

  三、着眼产业集聚,用科学发展的行动,强力推动“五园五中心”建设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竞相发展的激烈态势,要加快开发区“三新”产业集聚,推动开发区逆势奋需要更多相关心得体会请参阅:http://www.reader8.net/data/xdth/飞,走在前列,越位争先,需要我们顺应形势,立足区情,找准抓手,做强载体。为此,当前和下一步,我们将集中力量,强势推进 “五园五中心”建设。具体地说,“五园”,就是新材料产业园、新医药产业园、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园、航空科技产业园和日本生态科技园;“五中心”,就是中国科学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创新药物研究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人力资源开发与服务中心。

  为确保“五园五中心”建设快出形象、快见成效,我们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严格执行《开发区产业发展总体布局规划》和新制定的《“三新”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开发区服务外包产业规划》,合理布局项目入驻,加快建设支持性产业,引导产业有序聚集,切实实现集约发展。

  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高起点招商,继续坚持“以城市总规为引领,以产业布局为指导,以投入强度作控制,以环境标准作限制”的开发理念和大项目优先、好项目优先和推进快的项目优先的“三个优先”规划选址原则,力求在产业招商、绿色招商、集约招商、科技招商、系统招商、定向招商、项目招商上取得实效。与此同时,强势推进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珩星电子封装研发、奥萨生物制药、诺泰生物制药、中国风电研发南方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力争上半年开工建设总投资30亿元的航空科技产业园,尽快将之建成我国无人直升机、两人座小型飞机及其相关部件的生产和技术研发基地。确保上半年先行建成中国科学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23000平方米的实验厂房、16000平方米的研发综合楼及配套设施、气化中试装置和重型燃气轮机关键技术验证装置。

  三是大力提升园区配套功能。继续加大园区给水、供电等配套设施投入,力争2009年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0亿元以上。重点是依托正在建设的中云铁路客运站和规划建设的东部城区公交总站、长途汽车总站,配套建设商住、娱乐、休闲等各类城市功能设施。启动建设光伸二期商贸城,确保德兰二期国际汽配城建成开业,建成并投入运营国际五星级福朋?喜来登大酒店,建成万港国际综合物流产业园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年1500万吨物流量的中远现代化仓储物流配送中心仓储设施。在出口加工区已经拓展物流保税功能基础上,加快完善软硬件配套,并确保二期封关运作。

  四是强化政策支持。在充实和完善《开发区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着力分别制订鼓励新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三新”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以此引导和推动“三新”产业加快集聚。

读书人网 >心得体会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