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发展都市工业培育经济增长新亮点

发布时间: 2009-06-13 23:01:32 作者: dw1209

  国内外都市工业理论与实践都市工业的理论探索。ThomaA.Hutton根据对London,San Francisco,Vancouver和Singapore的实证研究,系统地分析了这些“新经济集簇”的形成原因、特征、形态,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和环境影响。上海财经大学的李清娟分析了香港都市型工业的发展,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王静波和秦世俊总结了世界几个重要城市如纽约、巴黎和班加罗尔的都市型工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复旦大学的许仁祥博士指出都市型产业是“受大都市所诱发,又不受制于大都市要素制约”的产业,这类产业“在密集型都市中有着明显发展优势”,并能“适应都市集聚经济本身发展要求”。专家学者们认为,所谓“都市工业”是以大都市独特的信息流、人才流、现代物流、资金流等社会资源为依托,以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和加工制造业为主体,能够在市中心区域内生存和发展的并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一切有就业、有税收、有环保、有形象等特征的现代绿色工业。

  都市工业的实践经验。巴黎工业体系中重工业不发达,而都市型工业则很有特色,精品制造是都市型工业的重点,服装业与香水业是精品制造业的佼佼者,化妆品工业的对外贸易占法国总贸易额的30%。香港自然资源匮乏、本地市场狭小、土地储备不足,其制造业只能发展轻型消费品,并主要在高楼大厦中进行,因此,香港的都市型工业是主导工业,从1949年的一个普通亚洲城市,一跃成为国际公认的亚太地区贸易、航运、金融、旅游和信息中心,都市型工业功不可没。上海市发展都市工业的主要做法是将中心城区工业调整方向定为“转性与转型”并举,列入首批试点的80多家都市型工业园区和楼宇,已有50多家初步建成,引进企业450多家,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北京、南京、武汉等城市对发展都市工业也积极进行了探索。

  某某发展都市工业的比较优势

  某某地处中心城区,商贸繁荣,古城旅游资源丰富,三产服务业比较发达,发展都市工业独具优势。一是产业依托较强。通过近年来的大发展,精密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随着产业园区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的启动建设,必将带动周边配套产业的发展。此外,某某区是一个商贸比较发达的地区,有各类专业商场、市场较多,为发展都市工业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二是载体建设迅速。2002年以来,某某区已逐渐形成某某古城、某某新城、某某产业园、食品工业园和商贸物流园为载体的“两城三区”发展平台。既为招商引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企业的发展、产业的集聚、产业链的形成构建了良好的舞台。三是内生动力凸现。某某区是城市中心区,交通便利,科教优势明显,发展楼宇经济空间交易成本相对较低,需求市场空间大,人力资源供给富足,非公有制经济比较活跃,具有发展楼宇经济的内在动力。近年来,城区环境和管理得到极大改善,社区建设日臻完善,形成了楼宇经济良好的起跳平台。四是旅游资源丰富。某某区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区内景点众多,国内外游客多,对发展珠宝玉器、旅游纪念品加工业是很好的条件,可以把楼宇经济与都市旅游结合起来,促进都市旅游产业的发展。

  某某发展都市工业的策略选择

  某某都市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结合国内外都市工业的理论与实践,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做法,我们应理清思路、科学谋划,摸索探求具有某某特色的发展模式。

  科学谋划,准确定位。一要做好空间规划。根据现有的区域概念性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在精心打造“两城三区”中,结合各个区域的特点和产业分布,精度布局都市工业,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现有资源,切实做好发展都市工业的空间规划。二要做好产业策划。借助一流的策划机构,通过全面分析区域状况,依托已有产业基础,对区域产业进行深度定位,明确发展重点。三要做好单体项目设计。从产业发展要求、建筑物形态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对都市工业的各个单体项目进行包装设计,彰显产业特色,充分利用空间。

  突出重点,彰显特色。遵循“一业特强,多业并举”的发展方向,有重点地选择发展,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逐步形成都市工业的区域特色。一是坚持信息产业为主导。依托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主要发展呼叫中心产业、数据服务产业、软件研发产业以及有扬州特色的城市信息化应用系统软件等。二是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直接服务的行业。如食品深加工,方便食品、冷冻食品的生产,服装、服饰设计销售等系列服务。三是发展城市旅游服务。借助古城旅游大开发时机,积极推进高附加值的玉器珠宝、金银首饰、旅游纪念品加工产业,实现商旅互动,多方共赢。四是发展某某区传统“老字号”名优产品业。如“富春茶社”、“菜根香”等,利用品牌优势,挖掘生产潜力,做大做强,形成行业龙头。

  因势利导,盘活存量。充分发挥园区平台和存量资产作用,进一步加强引导,使其成为发展都市型工业的助推器。在某某范围内,可进行全面的调研摸底,对闲置的商住楼宇,实施必要的包装策划,并结合都市工业的产业特点,组织推介招商,尽快赋予产业内涵。老城区内部分破产闲置的企业厂房、机器设备等资源,如印刷厂、仪器厂等,在短期内已无发展前景,早日盘活闲置土地和利用厂房出租或入股,充分发挥存量资源作用。如有与产业园内企业相配套的企业,适当地引导其进园发展,企业可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老城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新型的发展途径。

  抢占先机,扩大增量。一是针对跨国公司和国内外知名企业,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专题招商推介、组织主题论坛等活动中,做足某某优美生态环境和古城深厚文化底蕴的文章,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眼球”,让更多的区域总部或地区性总部以及技术支持中心、客户服务中心来某某驻扎。二是利用某某地处核心城区的优势,凭借相对完善的商业配套、便利的交通网络,规范的政策服务、充沛的人力资源等特点,放大对周边县市,以及苏中、苏北等地区的辐射作用,吸引龙头企业来我区设立企业的总部行政机构、研发销售机构等。三是随着发展的深化,我区范围内的一些企业已不符合我区产业规划的要求,可以外迁生产基地,保留企业的行政总部、研发中心、销售市场等。

  创新体制,激发动力。一是制定相关产业政策,从税收优惠、资金扶持、减免房租等方面,为工业企业的“退二进三”提供便捷和方便,积极扶持和帮助发展都市工业的企业。二是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要让企业在发展都市工业中尝到甜头。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对迅速发展壮大的企业,给予重奖,以此来引导民间资本围绕发展都市工业进行投资和经营,让民间资本的活力在发展都市工业中得到充分释放。三是充分调动街道、社区的积极性,提升组织程度,主动为各种轻加工型、科技型、环保型企业等都市工业形态入驻做好服务,让基层组织在发展都市工业中不断壮大自身经济实力和扩大税收来源,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读书人网 >调查报告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