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读后感:《匆匆》

发布时间: 2009-10-21 21:48:00 作者: yuan

精彩读后感尽在:

读后感:《重温党的历史》

读后感:《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读后感:某家长《礼仪在中华》

一年级小学生《绿野仙踪》读后感

  前几天我拜读了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著名文章——《匆匆》。以前我也曾拜读过朱自清的许多作品,如《背影》、《憎》、《春》

  等。拜读了朱自清的这么多多作品,我有一个亲身感受:读朱自清的文章如品茶。初品第一口茶时,舌尖略感苦味,想不到这样味道的茶怎会令那么多人喜爱,当茶顺着舌头儿向下流淌至舌根时,一股甘甜充满口中,顿感明朗;接着当茶流到嗓子眼儿时甘甜化作一阵清香爽口之气散发出来,才感到茶(也就是文章)的精妙之处;最后茶水进入脾脏,清凉益身之气贯通全身,脑清而目明。

  回到《匆匆》这篇文章,本文主要通过“洗手”“吃饭”“凝然时”“遮挽时”“睡觉时”“叹息时”时间不停的流逝一事,体现也作者对过去虚度时光的不满和劝戒别人更好珍惜时间、利用时间。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反问、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更令文章充满渲染力。

  刚才我提到阅读朱自清的文章时如品茶,但单纯对于《匆匆》而言,说读它如喝美酒一般更恰当不过了。初喝一大口酒时只是倍感辣味,不觉其中有什么香醇。逐渐的,当辣味散去,幽香的气味犹如从舌苔上像炮弹一样从炮筒里猛得打了上来,味美四溢,开始体会到了酒的美味;文章中写到“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闪过了。”文章里看似是在写时间在一些小事中的流逝,但细想生活就是由一个个小事组成的,时间也是一点一点的流去,我认为文章其实是在让我们懂得珍惜时间,时间就像一名特殊的清洁工,一分一秒公平的扫除着人们的生命,决不多扫,也不会少扫,只有珍惜时间,懂得时光易逝,才不会荒废时间,要让它充实。还有“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在这里作者表面上是在后悔自己过去不珍惜时间,没有更好利用它,只是“匆匆”地跟着它,或默默地“徘徊”,实际上我认为作者是想让我们更好利用时间,做时间的主人,最大限度利用它。

  幽香的气味四溢,人也渐渐陶醉其中,浮想联翩在臧克家纪念鲁迅时写的《有的人》中有两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虽然文中的意思与我这里的意思有些不同但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行尸走肉”比如说:威害群众的、不务正业的,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浪费时间,没有利用时间。或许有人说人出生时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走时还是要赤裸裸地走什么名誉、金钱也拿不走,那么为何要得到名誉、金钱等人间事物呢?一时觉得有些道理,但从本质看它就是错的,因为每个人出生时是有一个纯洁的心灵完美的身体,但那些人走时身体或许还是完美的,但心灵一定是空虚的,怎能说是来去一样吗!所以说一个人即使变不了伟人,做不了伟大的事业,也要利用一分一秒做些有意义的、对人民有利的事,也不枉走这一遭!

  一阵凉风吹来,酒醒了,看看自己,想起了自己原来虚度时光的一种感受:空、慌。明知时间珍贵还要浪费,多傻!

  一个人即便成不伟大,做不了伟大的事业,也要利用一分一秒做些有意义的,对人民有利的事,也不枉白走这一遭。

读书人网 >读后感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