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位于广西中部,是闻名中外的“**人”文化遗址所在地。辖11镇1乡,147个村(居)委会,总面积2539平方公里,总人口56.19万人,已婚育龄妇女9.65万人。近年来,和《中共国务院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坚决计划生育政策,是自2007年,“一年打基础、两年上、三年创国优”的总体,/国人口基金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第六周期项目的实施,以综合改革为,创新机制、规范管理,优质服务活动,人口计生工作整体。2007年至2009年区间(1月—8月),符合政策生育率分别为 86.9%、90.21%、92.84%,符合政策生育率均高于平均;人口出生和主要工作指标统计合格率分别为100%、99.76%、99.23%;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分别为90.45%、90.16%、90.06%。2007年荣获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外事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荣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奖和工作创新奖,县人口荣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奖。
一、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三位一体”,为“创国优”奠定基础
1.。多年来,国人口基金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第五、第六周期项目的实施,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倡导优质服务管理理念,把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活动一项民心工程抓实。成立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把计划生育工作分解渗入到优质服务体系中,整体运作,统筹,转变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优质服务工作计划生育工作整体。、县每年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专题会议3次,把的需求与意愿引入决策,各阶段的创建工作,解决创建活动中的问题。出台了《**县关于人口和计生工作的决定》、《**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层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县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实施方案》、《**县计划生育家庭“就业关爱工程”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为人口计生工作的了性的依据。、县党政“”抓、负总责,计生工作;分管靠前抓、促,统筹创建工作的;县四家班子挂点乡镇,经常计生线,专题调研和。,、县还成立督查组,对创建工作督查,地了创建工作的。
2.经费投入。将计划生育工作经费纳入县、乡两级财政预算,每年计生事业经费投入的增长幅度均高于县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2007年、2008年分别增长74.46%、12.66%,财政投入分别为1470.4万元、1917.14万元,人均计划生育事业经费分别为27.78元、34.32元。2007年至今,追加43万元为12个乡镇购置技术服务设备,拨款45万元为9个乡镇购置计生服务车,到项目资金近1000万元,对县计划生育服务站、12个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和100多个村服务室整改、新建或者扩建,优质服务的档次,使享受到优质的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
3.人员配备。近三年来,共给县人口计生局8个编制,县计划生育服务站8个编制,向社会招录8名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技术人员,到乡镇服务所技术服务工作。,县、乡镇计划生育共有工作人员218人,技术人员57人(县服务站25人,乡镇服务所32人),每个乡镇均有1-2名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技术人员。2007年,在每个村(居)委原有计生专干的基础上,选拔优秀人才38名到计生工作基础较薄弱的村委,使村级共有计生专干185人,147个村(居)委会,配备了1-2计生专干,计生专干每月工资390元,社区委计生专干每月工资580元。村计生专干工作年满12年的,退休时可享受村(居)委副主任退休待遇。从2009年起,村(居)委干部绩效工资制度,计生专干与村级、社区干部一样,每月绩效考核结果额外发放绩效工资;计生人口管理员2443人,每人每年120元报酬,所有工资和报酬列入县乡财政预算。2008年,县常务会决定由县综治办牵头,投入专项经费20万元,成立了流动人口及出租屋管理站,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分别由综治办、公安、计生、建设、民政等人员组成,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
(二)依托项目先导,为“创国优”持久
2003年被列为“第五周期国人口基金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县”, 2006年被列为“第六周期国人口基金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县”。唯一的项目县,6年多里,在、区、市人口计生、国内外项目专家的、关怀下,项目工作的,人口发展,把“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工作中。自项目活动,共投入项目资金600多万元,权益、知情选择、艾滋病防治、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等一系列项目活动,地了项目工作任务,地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了项目与人口计生工作的互惠双赢,为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了持久。
把实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转变的口。,147个村(居)委会都在村(居)民自治的基础上推行知情选择,取消了生育指标和配额,可以依法自由地决定生育的、自由地选择适合的避孕节育措施。三年来,享权利知晓率达90%,避孕方法知识知晓率达85%;农村已婚育龄夫妇享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率达100%;避孕药具应用率、有达95%;术后、药具随访达98%、措施率达90%。
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全社会的意识,宣传媒体和宣传,让艾滋病预防知识,自我保健和防护意识。宣传推广避孕套的使用,县内所有宾馆、旅店的客房内都放置免费安全套,县城范围内安装自动售套机50台,各乡镇、村(居)委安装安全套自取箱119台,共投放安全套近20万只。县疾病控制中心城了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针具交换中心、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妇女健康中心、抗病毒治疗门诊等五个干预平台,对特殊人群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免费抗病毒治疗、免费母婴阻断、患者小孩免费就学和关怀扶持感染艾滋病妇女等“四免一关怀”政策。
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工作,“青春红丝带”活动。动员和组织青年志愿者、团员青年校园、社区,“青春红丝带”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县人口计生局与县妇联、35所中小学校签订《生殖健康教育合作协议》,对妇女、在校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2007年,在各中学举办培训班38期,培训达3万多人次。
(三)“五项工程”,“国优”品牌
1.计生服务阵地 “三化”建设工程。将乡镇计生服务站所建设列入、县为民办10件实事工作任务中,要求责任“四优一满意”的标准,对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础设施标准化、规范化、温馨化的“三化”建设,在环境的改造,温馨化和家庭化的特点,对服务站所内部科室设置和布局,增设了避孕药具超市、悄悄话室等设施,为温馨、亲切、私密的服务。
2.妇女病普查普治工程。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扩宽生殖健康服务的覆盖面,与卫生联手合作,整合资源,免费为查环查孕、普查普治及生殖保健服务,计划生育及生殖保健宣传咨询服务,并为患病妇女建档立卡,随访服务,为每一位育龄妇女贴心、优质、的生殖健康服务。三年来,已普查81165人次,查出患病4860人次,并对患病妇女治疗,累计康检率达86%。
3.人口信息联网工程。网络服务平台,人口信息化管理,来投入30万元为12个乡镇添置电脑设备,硬件及网络设施,了县、乡两级育龄妇女信息系统,了育龄妇女个案信息的日常录入和更改,并自行开发导入接口,使的育龄妇女信息系统数据与自治出生人口监测系统接,了数据的性和使用。,了计生、民政、卫生、公安等人口信息联网系统、广西奖扶信息系统、流动人口交换平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4.人口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程。为出生人口素质,县决定,从2009年起每年投入30万元,给新婚夫妇免费婚检,推广使用叶酸,降低婴儿出生缺陷率,出生人口素质。免费婚检的举措,大大了婚检率的。据统计,季度共有998人参加了婚检,婚检率为37.14%,而政策前的季度,婚检人数57人,婚检率仅为1.9%。
5.计划生育家庭“就业关爱工程”。近年来,优质服务工作范围,了“帮助计生户,广开就业路”的口号,组织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参加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就业、创业等免费服务。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帮扶从简单的生活救济、生产救助到长效的问效机制,变“输血”式救济为“造血”式帮扶,为计生家庭就业信息,寻找致富门路,铺设致富金桥。2009年为帮助计划生育家庭解决因受金融危机面临的就业难问题,“一帮一”就业关爱活动,已举办招聘会3期,培训人员达2500多人次,227名帮扶再就业。
(四)健全“六项机制”,利益导向体系
近年来,创新机制,改进工作方法,民生,权益,、多层次、宽领域奖励、优先、优惠、扶持、救助、保障“六位一体”的利益导向体系。
1.“奖励”机制。对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依法兑现性奖励费和保健费,独生子女保健费纳入财政预算。2007年-2009年,兑现独生子女保健费分别为99.12万元、113.4万元、122.28万元,兑现率达100%;对长效措施的农村家庭奖励,依法生育后放环的奖励100元,结扎的奖励500元,三年来共兑现44.43万元。《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办法》要求,自治区奖励扶助已确认2081人,并已兑现奖励金237.33万元。
2.“优先”机制。县教育、卫生、民政、工商、农业、科技、扶贫等对农村独生子女、双女户家庭在生产、生活、就医、务工等优先照顾或者减免行政性收费。如:民政对187户计生家庭发放救助金31.6万元;教育在寄宿生生活费补助中,优先资助低收入家庭子女和独生子女459户;宣传、计生“电视进万家工程”赠送活动,中宣部支持150台电视赠送给独生子女和双女结扎家庭等,在兑现奖励扶助政策的,奖励扶助政策人心,利益导向机制拓展。
3.“优惠”机制。对农村独生子女、双女户子女中考和高考分别加分照顾,中考和高考招生中对农村计生政策的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分别加10分、20分,三年来,享受加分考生共637人;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独生子女及其父母和依法生育后自觉结扎措施的及其配偶、子女免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2007年每人10元/年、2008年每人20元/年)的优惠,并15%的报销比例。三年来,共有56433人次获优惠,优惠资金74.31万元。2009年,计生和卫生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资源整合,以生殖保健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优惠政策,妇女病免费普查普治工作。
4.“扶持”机制。对农村独生子女、双女户计划生育“三”帮扶,优先安排生产扶持项目或资金。如:妇联筹集“春蕾助学”款1.2万元,帮助16名双女计生家庭失学女童返回学校,为65名计划生育家庭小额信贷;从2009年起,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就业关爱工程”,“一帮一”扶持活动,为计划生育家庭就业岗位信息,期帮扶达227人,已举办招聘会3期,培训人员达2500多人次。扶持活动,让计划生育家庭再就业,生活。
5.“救助”机制。对独生子女父母一方和双方死亡的,独生子女每年1000元的补助,补助发至子女年满18周岁为止;对未满18周岁的独生子女意外伤残、死亡,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性3000元补助;对低保线的独生子女户,低保金10%的补助。三年来,共有351人补助金。
6.“保障”机制。对计划生育的职工,退休时可5%、10%的退休金,,共有225人,非财政拨款65人;对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已确认376人,扶助9人均已兑现奖扶金;免费技术服务项目;对计生手术并发症患者优先治疗。
(五) 实施“七动战略”,整体
1.思想文化鼓动,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宣传教育,婚育观念的转变,是优质服务的基础。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构筑大宣传的工作格局。几年来,投入158万元,在人口密度大的公路沿线,建起了三条人口计生文化公路宣传长廊,共15块大型宣传牌,三年来共更新6113条宣传标语。在每个行政村均设立了人口计生宣传栏,每季度更新宣传内容。印制多样的宣传资料36种111万多份(册、套)和婚育新风画册、山歌集等新型生育文化宣传品发放到手中。新农村建设工作,了计划生育“新家庭文化屋”。2009年人口计生委的帮助下,在百朋怀洪村下伦屯了“新家庭文化屋” 和“人口文化园”,购置了电视机、DVD影碟机、阅览桌、图书报纸等,让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型婚育观念村屯,人心。把需求与宣传教育起来,把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融入“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和“幸福家庭”建设活动之中。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开设计生专栏,播放计生法律法规及生殖健康知识,多样的社会化大宣传活动,传播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独生子女教育等知识,让计生政策法规及科普知识进社区、进楼道、进市场、进企业、进校园、进家庭。
2.依法管理,计划生育法制形象。规范管理,依法行政工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各乡镇计生办都配备有2名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三年来,因工作不当引起的恶性案件。社会抚养费征收。对违反计划生育后又拒不义务的,申请法院强制,程序合法,合法。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147个村(居)了村(居)民自治,村(居)民自治率达100%。,创建计生村民自治先进村活动,创建率达100%,先进率达12.6%。村务公开,将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生育情况、奖励情况、服务项目等内容向公开,的监督。开通维权热线和电话语音服务平台,广开依法维权渠道。自2007年,县、乡计生共收到举报怀孕217例,电话语音平台维权热线共接到来电413个,了的合法权益。几年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和严重的行政,信访结案率达95%,了的合法权益。
3.优质服务感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2008年,县常务会决定由县综治办牵头,投入专项经费20万元,成立了流动人口及出租屋管理站,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分别由综治办、公安、计生、建设、民政等的人员组成,把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常住人口管理,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优质服务,并以“三查”(查环、查孕、查病)服务为切入点,为流动人口优质的技术服务,流动人口免费服务率85%。,对流动人口“三关爱、三服务”活动,三年来,慰问流动人口计生家庭360户,慰问金7.2万元,关爱留守计划生育家庭儿女131人,免费服务人数达1万多人;推广应用全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平台,现有人口信息库与服务管理工作平台的信息共享对接工作,流动人口信息提交和反馈,反馈率93.38%,区域协作管理和服务工作。
4.各个,齐抓共管新格局。几年来,县建设、团委、民政、扶贫、农业等都各尽所能,,上下,合力,在项目、技术、资金、信息、物资、政策等向计划生育家庭,帮助计生贫困户解决,农民收入,在站所项目建设中,减免工程前期报批建设手续费用达25%。,对31个职能的职责了细化、量化、分值化,垂直综合考核。各都能够、县的,分析、人口计生问题,本、本系统的计生工作。计生与各的和沟通,了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
5.综合治理驱动,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把这项工作列入、县的议事日程,出台了严打“两非”、“关爱女孩行动”、在医疗机构和工作场所设置禁止“两非”的醒志、制定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若干问题规定和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等文件。每年卫生、计生、公安、工商、药监等对医院、诊所、药店和非法行医者检查和清理2次。孕情管理服务规范,打防,以防为主,综合治理,从每个环节上防止性别比问题上的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坚决非法鉴定胎儿性别、非法选择胎儿性别终止妊娠和溺弃、贩卖婴儿的。一系列措施,三年来,人口出生性别比趋于,分别为111.2、110.2、107.05。
6.队伍建设促动,服务和能力。的培训;计生专干量化管理,年终考评定级制度,并把考核记入个人档案。的培训工作了制度化和规范化,,行风评议、计生民主监测、民主评议等途径,了对计生人员的监督,转变了工作作风,了工作的,2007年、2008年、2009年对人口计生工作和行风建设满意率分别95.7%、96.2%、96.4%。
7.协会组织拉动,“三生”服务活力。基层计生协会组织,使协会活动与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活动起来。,共有会员79845人,各级理事1657人,三年来,共发展新会员4650人。为协会的和活,会员户制度,就业关爱工程活动、计生帮扶活动,会员户3600户,帮扶户2400户,协会会员还在信息、技术和物资等帮助户,帮助解决生产、生活、生育问题,收到的社会。
二、几点体会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的,计生工作也了的,回顾近几年的创建工作,主要体会是:
,才能为创优工作奠定的基础。,职责,责任,使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新的,地了低生育的稳定。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优质服务等,社会保障机制,利益,新机制健全和,凸现,为社会了的人口环境。
以人为本,才能对计生工作满意度。创建工作民生,关注民众,奖罚分明,利益导向,了计划生育的形象,对计划生育的满意率。计生干部转变作风、基层、服务,密切了与的,对计划生育工作满意率95%。
创新机制,才能创建工作的。了新的工作机制,了各级党政、各计划生育工作,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了稳定的保障机制,对人口问题实施了的综合治理,使创建工作得以、。
管理,才能服务。对人、财、物等的管理,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观念、机制和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计生综合改革了,服务。
服务,才能支持计生工作。的创建工作以“服务”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了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零距离、温馨化、个性化”为主的“渗透式”服务,为了规范、优质的生育文化、技术和生殖保健及信息服务,了的支持,创建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