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驻村民警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发布时间: 2010-07-20 12:37:32 作者: kind887

  各位领导、各位战友:

  我名叫××,是××*派出所××*警务室的一名驻村民警。首先感谢局党委给我这次与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我很激动。2008年6月我被派驻××警务室工作,在工作中我力求干好自身业务、服务群众的同时,以争创“人民满意警务室”为目标,严格要求自己,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警务区的社会治安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好转。在这里,我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成绩,更谈不上有什么值得交流的工作经验。能说的只有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

  一、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2005年10月,我通过公开招考进入公安队伍被分配到东华派出所,穿上了让人羡慕的警服。从穿上警服的那天起,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名优秀警察。在派出所从事内勤工作中,整天给群众办理身份证、户口薄、打证明,写单位的工作计划、总结等等,完全没有刑警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的那种威风,内心向往的警察职业与现实工作中的反差较大,曾一度对工作持消极态度,对警察的自豪感和职业的使命感也是有减无增。通过县局信息网,我不断的看到,很多在逃人员因办理二代身份证被成功抓捕的消息,让我羡慕,也让我惭愧。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暗下决心不管是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一定要把工作干好,不能有半点的懈怠和马虎。2006年,根据公安部推行的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工作部署,我所于7月3日在地处交通要道326遵铜线上的××村挂牌成立了××警务室。辖区面积22.54平方公里,辖1个村5个村民组,常住人口2614户9681人,集市1个,事业单位2个,涉爆单位4家,商铺23家,特种行业2家,因违法犯罪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理过的人员18人,列管9人。过往车流、人流量大,社会治安状况较为复杂。2008年6月,我被派驻东华乡××警务室,成了一名实实在在的驻村民警。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认真走访,不留死角、不留盲区,走遍了辖区的每一个角落,通过进村入户开展人口调查,走访了农户、各类店铺及其业主,摸清了整个辖区的地理环境、桥梁、山塘、水库、森林、单位场所、人员结构,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每一起事、每一个人、每一件物如数家珍。勤交流,主动向群众介绍自己的情况,与他们拉家常,了解警务区的治安状况,听取他们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识。我经常驻扎在警务区,了解群众、熟悉群众,提高群众对我的认知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群众认识了我,接受了我。在工作中,不管是入户调查、调解民事纠纷,还是查处治安案件,都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在这一年时间里,我练就了见屋知地、提名知情的基本功。并成功侦破刑事案件2起,查处治安案件16起,查处各类违法人员18人;调解纠纷24起,有效的改善了辖区的治安状况。

  二、贴近群众,融入群众

  我常对自己讲:“你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才能有你”。在工作中,不管群众在白天、深夜,晴天、雨天,均做到了有警必接、有警必处,坚持随喊随到。即使是因特殊原因不能到现场处理的情况,也会打电话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协助前期处理。同时,还建立了特困户、残疾人、精神病人档案,经常上门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尽可能的给予他们帮助。警务区有一名叫林小婵的精神病人,家中为其治病已家徒四壁,经济十分拮据,生活举步为艰。2008年10月病发期间将邻居杨宣霞殴打致伤,花费医疗费用共计950.00元,其监护人无力支付。因医疗费得不到补偿,杨的家人扬言要以牙还牙,对林实施报复。我知道情况后,为化解矛盾,防止双方引发新的事端,积极向乡党委政府作了汇报,主动协调村委、乡民网政办帮助解决了医药费,同时又为林争取了低保名额,帮助解决实际生活困难,林的家人心里的感激之情言溢于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最深的体会是: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你用心为群众办事,没有办不好的事情;给群众解决好一个困难,群众就会记住你一辈子。

  三、倾听民声,解决民忧

  驻村工作很苦很累,也很单调,整天面对的只有群众,做的也是一些普通、平凡、简单乏味的事。不像其他警种那样,破个大案,风风光光的。驻村警务室工作看似简单,真正做起来却非常难,做好一名驻村民警必须得耐得住寂寞,把普通的事做得不普通,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把简单的事做得不简单,才能体现你的作用和价值。为解决群众办证难的问题,我主动联系照相人员一起上门为群众照相,然后到所里办理居民身份证,证来了之后再给群众送去。既为群众节省了时间,解决了困难,同时也完成了办证任务。尤其是09年春节期间,放弃了走亲访友的机会,结合“大走访”,积极为辖区的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困难群众、低保户、残疾人上门办理二代身份证329人次,减免费用1600余元,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一年来,我送证上门近200余张,户口120多本,提供法律咨询服务50余次。

  四、履行职责,保民平安

  驻村警务是派出所的前沿和延伸,是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的关系到派出所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为了有效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惩治犯罪分子,我总是早出晚归,及时收集情报信息。山间小路、田间地头总有我忙碌的身影。一路上,碰到纠纷立即调解,碰到问题立即解决,经常是深夜才回到警务室。2008年12月20日,接县局指挥中心指令:“12.20”杀人案犯罪嫌疑人出现在我辖区界上路段。警情就是命令,我迅速组织民警和两名干部赶赴现场,凭借扎(来源: http://www.reader8.net)实的工作作风和对辖区环境的熟悉,在界上路段一举将“12.20”杀人案犯罪嫌疑人田x成功抓获,有效的防止了嫌疑人外逃对社会有可能造成的新的危害。4月15日,我县发生了建国以来索要金额最大的一起绑架案,省、地、县公安机关领导高度重视案件的侦破工作。4月17日凌晨1时许,史大高局长亲自打电话指令我提供辖区常住人口网万明福的基本情况,我根据平时了解掌握的情况,迅速将万明福的详细情况报告给了领导。通过慎密侦查,查明绑匪在××一带活动,凭着对辖区人熟、地熟、环境熟的优势,通过摸排,迅速锁定绑匪的藏匿之处,自己配合专案组民警,首当其冲,一举在××一民房内将绑匪抓获,成功解救出被绑架人质,确保了“4.15.”绑架案的成功告破。通过这起绑架案的成功侦破,看见受害人一家圆满团聚的时候,我感受颇多,深知作为一名驻村民警必须做到对警务区的人、物、事了如指掌,如果平时对警务区的情况不掌握、不清楚,领导一问三不知,不仅提供不了线索、反映不出情况,破不案,延误战机,后果和影响是无法想象的。

  作为一名警察,为群众办实事,是我的职责所在。但我做得还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严格按照上级公安机关的要求,一如既往地以强烈的责任心、高度的责任感、扎实的工作作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更加虚心地学习,争做群众的贴心人,把工作做得更好!

读书人网 >交流材料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