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市社科联工作会议讲话稿

发布时间: 2010-07-31 12:37:02 作者: kind887

  同志们:

  这次社科联工作会议,是在全市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四次全会精神,积极推进经济转型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刚才,市教育学会和市公路学会分别介绍了经验,对我们抓好学会工作很有借鉴意义。**同志对去年的工作做了简要总结,对做好的社科工作进行了安排,我完全同意。

  市社科联自第二次代表大会以来,紧密团结和依靠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课题研究、学术研讨、社科普及、组织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促进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推动我市“两个转型”发挥了积极作用,市委、市政府对社科联的工作是满意的,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为加快我市“两个转型”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下面,我就做好今后的社科联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今年是我市加快推进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一年,认真分析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对于做好我市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国际上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西方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一天也没有停止。从国内看,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遗留的腐朽思想依然存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人民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社会意识出现多样化趋势,思想理论领域杂音、噪音时有出现,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有所滋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沉渣泛起,以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受到严重冲击;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阶段,既是发展的机遇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利益关系更趋复杂,深层次的问题日益突出,协调各方面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尤其是一些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问题比较突出,容易造成人们情绪上的波动和思想上的困惑,引发社会热点。

  所以说统一思想的任务越来越重,凝聚力量的任务越来越重,维护稳定的任务越来越重。在这种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如何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增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控制力,进一步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干部群众的头脑,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

  从我市经济发展情况看,去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圆满完成了“1234”奋斗目标,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始终处于全省前列,一些可比性指标实现了在全省的升级晋位。今年我市又提出了“15345”的奋斗目标,即工业增加值争取达到150亿元,财政收入争取达到3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争取达到440亿元,财政支出达到50亿元,增幅均保持在40%以上。这样的发展速度等于用两年时间又打造一个新辽源。今年第一季度,辽源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52.5亿元,同比增长28%;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67亿元,同比增长57.9%;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2.79亿元,同比增长73.7%,市本级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2.04亿元,同比增长81(来源:公务员在线http://www.gwy101.com).7%。辽源经济逆势上行,实现了首季开门红,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排在全省第一位。辽源的发展得到了省委书记王珉同志的充分肯定,并亲自做出批示:“辽源各方面的工作确实很好,近期的发展既和谐又高速,请组织相关部门就此予以宣传。”省委宣传部邀请和组织中、省直各新闻媒体组织成采访团,来辽源进行采访和宣传。在中科院4月14日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辽源在综合增长竞争力前十名城市中位居第三。这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鼓励,更是巨大的鞭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精诚团结、克难攻坚的结果,同时也凝聚着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

  当前,我市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转型的工作中,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认真研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推出更多理论成果,推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我们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很多方面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比如创新能力不强,有深度的成果还不多,优秀的中青年理论人才缺乏等等。全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解放思想,探索创新,努力开创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二、围绕中心,不断提高社科联工作的整体水平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增强社科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工作水平,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

  第一,要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开展专项研究。一是围绕纪念建国60周年,深入开展理论宣传和理论研究,总结建国60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生的天翻地覆地的变化,取得的重大发展成就和宝贵经验,用理论研究的成果指导转型实践。二是围绕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开展研究。重点研究如何发展好接续替代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深刻转变;如何抓好招商引资,让国内外知名企业组成“商帮”落户辽源;如何转变发展思路模式,实现社会、文化、生态整体转型;如何增强城市承载功能,培育城市发展力、竞争力,打造长春卫星城,建成山水林城四位一体的经济发展、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我省中南部重要工业城市;如何用足、用好、用活转型政策;如何提高利用和运作资本的能力;如何打造与转型发展相适应的软硬环境;如何因地制宜,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扬长避短,破解瓶颈,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问题,出成果,推动我市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三是围绕民生问题开展研究。研究新形势下调节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方法,探索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的有效措施,调动人民群众支持转型、参与转型、全力推进转型的巨大积极性和无限创造力。四是要围绕挖掘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研究。我们辽源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曾发生过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产生过很多重要历史人物和革命英雄人物。在清初,我们辽源地区曾被确定为盛京围场、皇家鹿苑,满足历史丰厚。清太宗皇太极的母亲就出生在辽源这块土地上,康熙、乾隆都曾来此狩猎、祝寿。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曾在辽源秘密建立盟军高级战俘营,专门关押在二战中被俘的盟军高级将领。我们辽源还出了被毛主席称为“军中儒将”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参谋长解方将军和解放战争中威震敌胆的独胆英雄陈树棠这样的传奇人物,抗日英雄杨靖宇曾在辽源工作过。我们辽源这块土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存有大量的诸如魁星楼这样的文物古迹,百姓中流传着美好的风物传说。我们要对这些珍贵的历史素材进行深入地挖掘和研究,弘扬辽源的光荣历史和优秀文化,推动我市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

  第二,抓好社科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开展社科知识宣传普及是社科联的一项重要职责。社科联要引导社科学术团体面向基层、面向大众,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开展经常性的社科宣传和普及活动,积极推动科学理论和社科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论素质和人文素养。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用生动的素材阐述理论观点,用身边的事例说明深刻的道理,为广大干部群众解疑释惑,增强理论宣传和社科普及的说服力、感召力,使广大干部群众对科学理论做到真学、真信、真用,使科学理论和社科知识真正转化为干部群众推进“两个转型”的智慧和力量。要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网络、报刊等宣传阵地,进行理论宣传和社科知识普及,积极营造科学、文明、和谐的发展氛围。还要通过社科知识普及活动把党的方针、政策,市委、市政府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传播下去,把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反馈上来,加以研究,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服务,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

  第三,充分发挥社科联的职能作用。市社科联作为市委领导下的市级人民团体,肩负着组织协调全市社会科学学会、研究会、协会的重要职能,是联系全市社科界的桥梁和纽带。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市社科联要进一步履行好“组织、指导、管理和服务”的职责。一是要加强社科界同党委、政府的沟通和联系,把党委、政府的要求传达给广大社科工作者,同时及时反映社科工作者的科研成果和建议要求;二是要加强对社科类研究机构和学术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做到守土有责,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的场所与阵地;三是要增强服务意识,努力营造活跃、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把社科联打造成促进合作交流、共同发展的平台,办成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温馨之家”和出精品成果、出优秀人才的阵地。

  第四,建设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队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切实抓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建立科学的识才、用才、留才、招才机制,抓紧建立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库,打造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努力造就一批具有较高学术造诣、较强创新精神的学科带头人,一批政治素质好、研究能力强的理论骨干,一批适应时代要求、适应管理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重视发挥老专家、老学者重要作用的同时,特别注意加强中青年理论研究人才的培养,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做人做事做学问相一致,自觉维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崇高形象。

  三、强化党的领导,促进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健康发展

  加强党对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保证。一是全市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社科工作及社科学术组织的领导,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党领导意识形态的职能作用,加强对社科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管理。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宣传阵地和学术活动的管理,坚持党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各项基本政策,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舆论宣传和学术研究环境。注意区分和把握思想认识问题、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鼓励探索,激励创新,推动创造。二是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抓好指导协调,大力支持社科联组织的各项活动,密切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联系,关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三是要把社会科学的成果运用于决策之中,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的措施办法,使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四是要把社科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内容,促进社科人才健康成长。

  最后,希望全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认清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扎实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四次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宣传工作会议精神,为我市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多做贡献!

读书人网 >发言稿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