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xxx:
很兴奋能作为代表发言。作为挂职干部,几个月的工作和学习,让我深切的感遭到了学院对学习活动的高度重视,而在此之前,我印象中的皖江学院是人少事多,应当没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和思考,但来了以后,才发现,学院领导一直奉行“只有学习好才能工作好”的准则,前后屡次组织教职工学习十八大和中国梦有关精神,在教育实践活动未展开之前,学院已进行了屡次预热学习,而学习的结果也获得了实效,推动了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为师生发展做的实事、好事也不断增多。我参与其中,深受感染,受益很多。
现将此次学习心得进行汇报,请予指正。
一是对群众线路的熟悉;
固然我们对群众线路这个词已耳熟能详,但在具体工作中,很多人对“群众”是谁认知不清,总以为群众就是劳苦大众,离我们很远,这样的人不可能走对群众线路。我想,作为高校管理者,我们的服务对象,广大师生就是间隔我们最近的群众,我们要走他们的线路,持他们的观点,为了他们的利益,做好他们的工作。我们常说,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趋增长的物资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想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要常思考:我们的工作力度是不是会同等于落后的社会生产,是不是跟得上师生员工日趋增长的需要?假如我们总是停留在“平平安安占位子、忙繁忙碌装模样、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都是老模样”的慵懒惰奢状态,那我们与师生的矛盾就会与日俱增,群众线路也无从谈起。
二是对教育与实践的熟悉;
以往的保先、保纯等学习活动常常重视从思想上接受教育,这次的活动主题明确提出了“实践”,体现了更加重视实践的务实作风。关于实践,我想我们此次的活动以后,大家肯定都会有一些想法,但我想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将想法变成办法,把办法变成实践创新,以此推开工作,增进发展。
有人说实践创新很难,这是由于在工作中没有题目意识,具体表现为没有发现题目、不敢讲题目、不会讲题目。任何题目的解决都需要创新,在实践中,我们必须要有“题目意识”,善于发现题目、提出题目、直面题目、研究题目、回答题目,积极推动题目的解决。在实践创新方面,大学今年的双十工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创新鉴戒,我们是不是应当斟酌,我们也有十个题目需要解决。
三是对此次活动成效的检验标准的熟悉
说起活动,群众最担心的是我们在一片表态的声音中走了样,在一片落实的声音中落了空!此次活动,终究的落脚点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题目。对高校管理者来讲,我们此次活动的好坏检验标准把握在我们的服务对象--广大师生手里。我们必须要让广大师生看到实实在在地变化,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行者常至、为者常成。我想只要我们在工作中有为师生服务的真心、换位思考的同情心、高度负责的责任心、解决困难的决心和长时间作战的恒心,深进了解师生所需,充分反映师生意愿,广泛集中师生聪明,我们必定能够获得活动的美满成功,得到广大师生的切实拥戴。
相关阅读:
本文由读书人编辑木文miss为您精心准备,请大家参考!
更多精彩请访问读书人网文档频道:http://www.reader8.net/data/sb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