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子集解》原文txt下载:外篇第十八至

发布时间: 2013-11-23 04:02:48 作者: rapoo

常用工具

[谜语大全及答案] [歇后语] [顺口溜] [绕口令] [三字经] [谚语]

[名人名言] [对联] [脑筋急转弯] [国学经典] [诗词鉴赏][三句半]

天下有至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有哉?今奚奚?奚避奚?奚就奚去?奚奚?宣云:“言至活身之理俱有,不知人之取何如耳。”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善也;善者,所遇善。所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也;所下者,夭也;夭,短折。,疾。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若不得者,大以。其形也亦愚哉!,於反,下同。夫富者,苦身疾作,勤力。多而不得用,其形也亦外矣。郭云:“其形者,知足而已。”夫者,夜以日,思善否,宣云:“固位。”其形也亦疏矣。郭云:“其形者,自得於身中而已。”人之生也,俱生,者,久不死,何苦也!宣本“何”下有 “之”字,云:“其也。”姚氏章句本亦同,云:“ 之,是也。言何若是苦也。”其形也亦矣。烈士天下善矣,人皆善。未足以活身。吾未知善之善邪,不善邪?若以善矣,不足活身;以不善矣,足以活人。行其言,足以活人。故曰:“忠不,蹲循勿。 ”郭藩云:“蹲循,即逡巡。雅: ‘逡巡,退也。'管子戒篇作‘逡遁',小篇作‘ 遵循',晏子篇作‘逡循',章同,皆字同。”故夫子胥之以其形,不,名亦不成。宣云:“意在以成忠之名。”有善有哉?成云:“善不善未可定。”今俗之所其所,吾又未知之果邪,果不邪?吾夫俗之所,群趣者,然如不得已,世群,如不得已。李云:“ ,死貌。”案:“,道之也 ”,於亦通。而皆曰者,吾未之也,亦未之不也。不,吾未其境。果有有哉?之有,吾弗知。吾以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我以恬,而世俗又不以然。故曰:“至,至。”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然,可以定是非。成云:“忘是非而是非定。”至活身,唯存。存是二者,唯近之。言之。天以之清,地以之,郭云:“皆自清耳,非之所得。”故相合,物皆化。相合,物化生。姚云:“ 江南本作‘物皆化生。'”芒乎芴乎,李芒音荒,芴音忽。荒忽,恍惚也。而出乎!成云:“ 其出,莫知所由。”芴乎芒乎,而有象乎!物,成云:“,繁多貌。” 皆殖。故曰:“天地也,而不也。 ”人也,孰能得哉!宣云:“人能,同乎天地矣。”

  子妻死,惠子吊之,子方箕踞鼓盆而歌。 文:“盆,瓦缶。”惠子曰: “人居子,成云:“共妻居,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何能概然!司云:“概,感也。”案:古概、慨通作。察其始而本生,非徒生也,而本形,非徒形也,而本。乎芒芴之,而有,而有形,形而有生,今又而之死,是相春秋冬夏四行也。人且偃然於巨室,而我然而哭之,自以不通乎命,故止也。”

  支叔滑介叔李云:“支忘形,滑介忘智,言二子乃化也。”于冥伯之丘,李云:“丘名。喻杳冥也。”昆之,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瘤作柳,借子。其意蹶蹶然之。成云:“蹶蹶,貌。”支叔曰:“子之乎? ”滑介叔曰:“亡。成云:“亡,也。”予何?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垢也。死生夜。且吾子化而化及我,我又何焉?”

  子之楚,空髑,然有形,宣云:“音,空枯貌。”以捶,文:“,苦吊反。文作□,云:‘旁也。'”因而之曰:“夫子生失理,而此乎?子有亡之事,斧之,而此乎?子有不善之行,愧父母妻子之,而此乎?子有之患,而此乎?子之春秋故及此乎?”於是卒,援髑枕而。夜半,髑曰:“子之者似士。姚云:“君房本子上有向字。”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此矣。子欲死之乎?”子曰:“ 然。”髑曰:“死,君於上,臣於下,亦四之事,然以天地春秋,文:“,李、徐子用反,逸也。”南面王,不能也。”子不信,曰:“吾使司命生子形,子骨肉肌,反子父母妻子、、知,朋友。子欲之乎?”髑深蹙曰:同,皆愁貌。文:“,于葛反。”“ 吾安能南面王而人之乎?”

  之,孔子有色。子下席而曰:“ 小子敢:回之,夫子有色,何邪?”孔子曰: “善哉汝!昔者管子有言,丘甚善之,曰:‘褚小者不可以大,短者不可以汲深。'成云:“此言出管子。”郭藩云:“玉篇:‘褚,衣也。'字或作□。音引通俗文曰:‘衣曰□ 。'文系:‘褚,衣之橐也。'集:‘囊也。' 左成三年:‘人有置於褚中以出。'褚可以物,亦可以人。”夫若是者,以命有所成而形有所也,夫不可益。吾恐回侯言、舜、帝之道,而重以燧人、神之言。彼求於己而不得,不得惑,人惑死。成云:“不得解心生疑惑,於是忿其己,必子。”且女不邪?昔者海止于郊,侯而之於,司云:“‘爰居止之外三日,臧文仲使人祭之',不侯也。爰居,一名,高八尺。雅樊光注:‘形似皇。'”案:,迎也。奏九韶以,具太牢以膳。乃眩悲,不敢食一,不敢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也,非以也。夫以者,宜之深林,游之, 文:“,司本作澶音但,云:‘ 水沙澶也。'”成云:“,湖渚也。”浮之江湖,食之□、□,成云:“ □,泥□。□,白子。”行列而止,委蛇而。委蛇,自得。“ 昔者海”至此,生篇亦引之。 彼唯人言之,奚以夫乎!成云:“,喧聒也。”咸池、九韶之,之洞庭之野,之而,之而走,之而下入,人卒之,相而之。卒、猝同。,。唯人好。水而生,人水而死,故必相,句。其好故也。故,本。故先不一其能,不同其事。成云:“人因循物性,使人如器,不一其能,各其情,不同其事。”名止於,成云:“因立名,名以召,故名止於,不用外求名。”於,成云:“宜施,性而已。”是之而福持。”如是之道,可理通而福德扶持者。

  列子行食於道,天瑞篇“行”作 “”。百髑,天瑞篇“”下有“者”字。蓬而指之曰:成云:“,拔也。”天瑞篇作“蓬而指弟子百曰”。“唯予汝知而未死,未生也。而,汝也。天瑞篇“汝”作“彼”,“死”“生”倒。 若果乎?予果乎?”俞云: “二子乘舟‘中心',。下句文。”文:“元嘉本‘若果'作‘汝',‘予' 作‘子'。”案:天瑞篇作“此乎,此乎” ,元嘉本“ ”字合,而文亦未,疑有。

  有?成云:“造物,,其,不可。”得水□,文:“此古字,徐音,今音。司本作。本或作,又作‘'。”文云:“古字作□ ,此□乃字。”成云:“生物,生有,故更相也。”案:草“,牛唇”,郭注引毛曰:“水舄也,如,寸寸有,拔之可。”文: “,水舄也。”郝懿行云:“今舄生水中者,如前而大,拔之生。”此,即子所□也。拔之寸生,故以□名。其或作“”,又作“ ”者,“□”或“”,後人又妄加“”字耳。如,生山谷之,判然二物。生,根著土,故名水舄,本文“得水□”合。天瑞篇上有“若蛙”句,未得其解。得水土之蛙之衣,司云:“言物根在水土,布在水中,就水上(列注“土”。)不,按(列注作“”。)之可得,如(列注“”。)在水中,楚人之蛙之衣。”成云:“青苔也,在水中若,俗之蟆衣也。”案:此言水土相而生,非水上之物。草:“ ,舄。舄,前。”郭注:“今前草,大穗,好生道傍,江呼蟆衣。”蟆衣非青苔,亦非如司所也。草又“ ,”,郭注:“今。”案即也。本草云: “一名水。”(即木舄。)陶注:“而,生水中。”:“似牛舌草,而,秋白花作,似精草,秋末采根暴。”案此得水土之交,故有根可采也。文注引章句曰:“,也。”疏云:“舄,幽州之牛舌草。”既相似,而水舄、舄、之名又互混,故蟆衣之名亦遂移于道之陵舄,而焉不察也。生於陵屯陵舄,司云:“言物因水成而,生於陵屯,化作前,改名陵舄也。一名舄,燥也。”(此亦名互混之。)案列子湛注:“陵屯,高也。”水之。文引云:“牛舌,又名道。”云:“直曰前,瞿曰。”乃就直道而生,及生道旁析言之。直道即道,皆此生於陵屯合。陵舄得足,司云:“,名。足,草名,生水也。言在陵舄之中,化足也。”李云:“,壤也。言陵舄在化足也。”案:是壤,非名,下。足之根螬,司本作“螬”,云:“ 也。”案:螬、螬二物。“螬”,郭注:“在土中。”又“蝤,”,郭注:“在木中。今通名,所在。”“如蝤”,蔡邕青衣作“如螬”,明“ 蝤”“螬”同字。文:“蝤,蝤 □也。”“,蝤□也。”又云:“□,□□也。”“ □,□□也。”此,知司本混一。惟文“ ”字,“”疑“”之音字。足系陵舄在壤所化,其根在土中,而出螬,益明矣。本草:“ 生河平,及人家草中,反行者良。”陶注:“亦作。”方言:“螬之。”、。其蝴蝶。大者如足大指,以臂行,乃於,夏入秋,化。衡形篇“ 螬化育,育化而”,是也。蝴蝶,胥也化而,文:“蝴蝶,一名胥。 ”俞云:“‘胥也'下‘化而'之,下‘ 掇千日'文相。千日,言其久也,胥也化而,言其速也。天瑞篇文:‘胥,少也,少也。'得之。”生於灶下,其若,同。其名掇。天瑞篇“ ”作“”,同。掇千日注:“千日而死。”,其名曰骨。天瑞篇“”上有“化而”二字。骨之斯,李云:“沫,口中汁。”斯食醯。成云:“ 酢中蠛蠓,亦醯也。”生乎食醯,天瑞篇“生”上再有“ 食醯”四字。生乎九猷, 天瑞篇“生”上再有“食醯”四字。瞀芮生乎腐。成云:“腐,火,亦言是粉鼠。”文:“音,郭音。雅云:‘一名守瓜。'一云:粉鼠也。”案:天瑞篇此上有“九猷生乎瞀芮”句,注:“音,瓜中甲也。”羊奚比乎不□,久竹生青,文“羊奚比乎不□”句,“久竹生青”句。司云: “羊奚,草名,根似菁,久竹比合而物,皆生於非也。青,名。”是司以“久竹”上。湛同,“羊奚”句注:“此而相比。”“ 久竹”句注:“因于林而生。”解,未知孰是。又天瑞篇此上有“羊肝化地皋”至“醯生乎酒” 二十二句,子之。青甯生程,成云:“赤名。”程生,生人,人又反入於。俞云:“又作久,字之也。久,老也。天瑞篇作‘人久入於'。”物皆出於,皆入於。

国学经典 |

经部

[尔雅] [公羊传] [梁传] [论语] [礼记] [诗经] [孝经] [仪礼]
[周礼] [周易] [左传] [孟子] [尚书] [四书章句] [韩诗外传]

史部

[史记]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北齐书]
[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新五代史][元史][明史] [清史稿][汉书][后汉书][新元史][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战国策][贞观政要][荆楚岁时记][逸周书] [古列女传][徐霞客游记][大唐西域记]
[唐才子传] [通典] [东观汉记] [前汉纪][后汉纪][华阳国志][洛阳伽蓝记] [唐会要][唐律疏议] [吴越春秋] [越绝书][竹书纪年]

子部

[道家][兵家][儒家][法家][杂家][世情小说][历史演义][历史小说][志怪小说]

集部

[全唐诗] [全宋词][李太白全集][乐府诗集] [文心雕龙][文选][王右丞集笺注] [楚辞][楚辞补注]

蒙部

读书人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