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班集体工作总结+范文一
——江潭初中八(2)班
江潭初中八年级(2)班是一个拥有62名成员的大班。两年来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5至2006年度被评为先进班集体,荣誉属于过去,快乐在于过程。在争创先进班集体的过程中,有收获,有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反思。
一、班风建设
班级自成立之日起,便本着团结、拼搏、合作、奋进为目标,通过开展学前教育、安全教育、卫生教育、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理想教育、纪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班级荣誉教育,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断反复强化渗透,着力培养从零开始、沉稳进步、挑战自我的心态;合力建设宁静、清洁、和谐的学习环境,努力锻炼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树立真诚面对人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健康理念。
通过两年的努力,八(2)班学生无论在思品、纪律方面,还是在学习生活方面都产生了一个由量变到质量的过程,形成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班集体形象。
二、班纪班貌
班级就是学生的另一个家,每个学生都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自豪感,使之形成一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在这个班集
体中,人人的个性优势得到充分展现和发挥。在学习、体育、文艺方面都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荣誉产生自信,自信产生动力,动力体现在日积月累的学习生活中。
八(2)班在考勤、卫生、课堂秩序、体育锻炼、集体活动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要求。正是在明确的班级制度要求下,使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约束力,使表现欠佳的学生得以转化。同时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让学生学会自己管好自己,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三、班级活动
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我校实际,八(2)班开展了一系列的班级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创办班级小小图书柜,开展读好书、读好文章活动,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欣赏人生无处不在的美。
2. 教室后面的黑板报刊每周一换,所有学生分组轮流出刊,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让有特长的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
3. 利用节假日郊游,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发展变化,感悟大自然的美,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
4. 在与学生交朋友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住地,家庭生活状况,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合力。
5. 组建学习互助小组,让学生在助人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拓宽思路,体现互助友谊,提高协作能力,找到快乐的源泉。
6. 开展早自习和晚自习前五分钟朗读活动,每天两个学生读两篇好文章(取材于《读者》、《青年文摘》等期刊),让学生到讲台上练胆量、练普通话,同时指导了学生的课外有效阅读。
7. 每天进行早锻炼,只要天气好,学生们一直坚持不懈。
8. 邀请校长和教导主任到班上进行理想教育和人文思想教育,让同学们深切体会到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和鼓励,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人生意义。
一年来,八(2)班努力营造着一种氛围:“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努力打造着一种精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努力追求着一个梦想:“天生我材必有用”。八(2)班在2006年前学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中总成绩名列前茅,卫生、纪律、体育考评成绩多次第一。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是八(2)班全体教师和同学用汗水和智慧浇灌出来的。八(2)班在学校领导、全体教师对全体同学的关心下,面对成绩一定会怀着感恩之心,谦虚反思,认真总结,向着远方的梦想迈出更坚实的一步。
优秀班集体工作总结+范文二
为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加强班集体建设、提高德育实效,树立优良的校风、学风,构建和谐社会。自2007年始,衡阳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先进班集体”的创建活动,得到了Z区区委区政府、珠晖区教育文体局的高度重视,在全区中小学开展了“先进班集体”活动。我校根据市、区教育局的文件指示精神,积极谋划,认真组织。在创建“先进班集体”活动中积极探索学校德育教育的新内容、新方法,加强班级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成功的做法,也有了新的思考。现将“先进班集体”创建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下汇报。
一、 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为依据,以《中学德育大纲》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标准,结合我校实际,以“先进班集体”的创建为契机,通过“先进班集体”的创建活动,加强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提高班主任管理能力和水平,培养一批精干的德育教育队伍,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使我校班风、学风更上一个台阶,从而把班集体构建成健康、和谐、洋溢文化气息的精神家园,把我校办成珠晖区一个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名校。
二、 精心组织 制度健全
1、精心组织 认真考核
我校历来重视班级和班主任队伍
建设,建立了由校长、书记负责,政教处选拔、考核班主任工作实绩的长效机制,组建了一批得力、精干的班主任队伍,做到组织落实。学校开展“先进班集体”创建活动后,一是建立了班级创先考核评审小组,由校长担任创先考核小组的组长,书记和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全体校务会成员、年级组长参与的创先考核小组。二是加强创先的组织领导。由政教处牵头,各职能部门协调参与,对创建评审班级进行定期的检查(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的指导和督查。三是在创建周期满后,由创建评审小组根据“先进班集体建设考核内容与标准”,采取查、看、问、测等方式对班级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根据考核的结果,对符合“衡阳市中小学先进班集体建设考核内容与标准”的班级,授予学校“学校先进班集体”称号并予以表彰。并从中选出最优秀的班级参与“区优秀班集体”的创建和评选。这样就做到了班级建设和班主任队伍长效考核机制与组织的落实。
2、制度健全 评价客观
我校在班级管理和班主任队伍建设上,立足制度规范,评价客观。根据我校实际,我校对班级、班主任工作制定了《珠晖区一中班主任工作管理制度》、《珠晖一中和学校纪律卫生工作制度》、《2010年衡阳市珠晖一中先进班集体评选方案》、《珠晖一中优秀班主任评选办法》、《珠晖一中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积极分子、文明示范生评选办法》、《珠晖一中班级管理、养成教育评价量化细则》、《珠晖一中温馨寝室评比细则》等制度来规范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通过这些实际可行、操作性强的制度有效的做到了有据可依,有章可行。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考核实现了制度化,常规化。在这些制度的管理下,也涌现了许多像194班这样优秀的班集体,培养了一大批像彭盛斌这样优秀的年轻的班主任老师。
三、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
我校班主任队伍建设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做了以下工作
1、 是加强对班主任的队伍的培训
首先是班主任队伍的校内培训工作。通过班主任例会、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班主任政治学习的等形势多样的形式对班主任,特别是我校充分利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的方式对班主任、班主任工作进行培训,每年我校都组织全校班主任进行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通过优秀班主任的经验介绍,班级管理典型案例分型对班主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效果不错。二是校外培训。每个暑假我们都指派一定数量的班主任参加市、区班主任工作培训,并进行考核,2010年下半年我们有指派王润华主任、肖美华老师参加了省班主任工作培训。三是邀请专家到我校进行班主任培训工作。在2010年下半年,我们就邀请了著名教育学者王岚教授对我校班主任工作进行培训。四是班主任网络培训,我校借助“国培班主任培训”这一网络平台,对我校中青年班主任工作进行了培训。
2、目标明确 内容具体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的好坏,班主任是关键人物,因此每学期开始,政教处都要对新任班主任进行有针对性培训,主要是如何管理学生的方法,如何抓班级的各项工作,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抓后进生转化,如何做家访等使班主任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进入角色,为抓好班级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榜样示范 争创先进
我校在开展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活动中,采用了榜样示范法,采用评优树先、德育工作中的先进人物形象去教育和影响一些班主任、影响一些班级,达到教育培训目的;采用情感熏陶法,用班主任的示范作用即以教育者的高尚品德和情感陶冶受教育者,这也是班主任培训教育的重要形式;自我教育法,采用参与班级管理,发现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引发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来激励班主任创新班主任工作方法,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4、激励机制 提升品牌
我校历年来就有在班级评优、班主任任评先传统,通过有针对性培训,提高班主任管理能力和水平。通过创先争优,评选优秀班主任、优秀班集体来提升我校办学水平,激励班主任勤管班、带班。特别是这次区、市“优秀班集体”的创建活动极大的调动了班主任工作的激情,在班级管理中花心思、动脑筋。二是在学校经费极其紧张的条件,学校尽其可能的提高班主任待遇。三是在年底的评优评先工作中,对获得区市优秀班集体的班级班主任予以表彰和奖励。自2007年来我校的班风、学风和校风有了很大的提高,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周边群众的表扬。学校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新阶段。班主任队伍的战斗力较以前有了更大的提高。
五、转变办学思路 培养优秀班集体
班集体是学校根据教育和管理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的基层集体,是学生置身其间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一个功能健全的班集体,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很多人在离开学校生活多年之后,仍念念不忘当年的班级。可见班集体对学生个体影响之深远。根据新形势下的德育教育新环境,我校在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培养什么样的班集体的问题上,结合衡阳市“先进班集体建设考核内容与标准”进行了思考和有益的探索。
1、 以集体主义精神凝聚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是一种“精神共同体”。它不是人员的简单组合,而是相互间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集体主义精神以其强大的凝聚力,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目标聚合为集体共同的思想、情感和目标,从而强有力地支撑起班集体这座大厦。其关键在于有效地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集体主义思想教育需要灌输,但不能仅靠灌输,更不能靠说教。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的最有效途径,就是组织集体活动。一个新的班集体组合之后,最迫切需要的就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并赋予积极的意义和高尚的情趣,造成融洽向上的集体心理气氛,从而催化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自觉性。这次参评市优秀班集体的我校194班,就是集体教育的结果。该班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班级的荣誉感,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学生的情感态度在这次市优秀班集体的创建、评选考核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更远的获得优秀班集体如190班、195班、198班都具有这样的特性。
2、 以和谐的人际关系陶冶学生
班集体教育和管理的对象是人不是物。人际关系不同于其他一般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进行机械的操纵。人际关系是以人的情感与心理的沟通为基础的,所以班集体管理是人心的管理。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集体氛围,是一个成熟的班集体的标志,对学习与生活其间的集体成员具有特殊的激励和陶冶作用。实践表明,在一个以关心他人、与人为善为荣的集体里,人们自律、互律、互助、共进。孤独者得到温暖,缺陷者得到补偿,愚者因而变智,弱者因而变强,人的内在积极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创造性可以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这样,既可促进成员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又可增强班集体的内在活力,极大地提高集体活动的成功率。我们学校在班主任这项工作涌现了如肖美华、许克红、张才金、胡友贻、彦远、许凤娇等一大批爱岗敬业、工作扎实的班主任老师,他们爱班级、爱学生。和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间关系,都让这些老师带的班级特别的优秀。
3、 以科学的班级管理规范学生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集体要维护自己的统一,必须有一定的行为准则与判断标准,这就是集体规范。在班级管理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和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同时还要以此为依据,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在全体成员的参与下,制订若干合理而且可行的具体条例与规定,如班级公约、课堂常规、学习纪律、卫生公约等,以引导和规范集体成员的日常道德和学习行为习惯。
总之,学校在优秀班集体的建设中,重视整体,尊重个性,重视科学,注重成效,以点带面,从一个个班级的建设,来带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让学生的各项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在创建校、区、市优秀班集体的建设中,我们在思考和探索,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工作上的不足,希望能得到在座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批评指正,成绩属于过去,前面还有挑战。我们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紧扣时代发展要求,加大投入,锐意创新,着力把珠晖一中建设成为培养祖国优秀人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优秀教育基地。
优秀班集体工作总结+范文三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一、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台,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我曾带过一个基础很差的班,班内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小学中的差生。这些学生一进入中学便表现出散漫的特点。刚开始的一星期,班内学生上课不听,下课打追,作业不交、卫生不做,毫无集体荣誉感可言。查找原因,大都是破罐破摔,没有学习目标,对自己缺乏信心。针对此情况,我找同学谈心,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以此为起点,迈好初中第一步,确定第一个目标,塑造一个新的我。经过努力不仅达到这个目标,班集体在毕业时还成为安庆市“先进班集体。”
二、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
我接手过一个初二的班集体,班内学风很浓,凝聚力强,学生都有较远大的理想,可是“傲”气很重,都看重“大事”,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六个管灯全开着却不以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同学们还在班会上倡议班会之后班内成立一志愿团,定期为学校、社会做好事,产生很好的效果。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三、 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
有句话说:“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而在细致管理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民主。班主任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几年来,我按照魏书生老师的一些做法,在班内实行“分级管理制”。一级管理:六名班委,负责全班各大项工作的监督总结。二级管理:大组长和小组长,分管各组的学习和卫生。三级管理:科代表,负责各学科的学习情况,及时辅助任课教师的工作。四级管理: 职责长,负责班内各项小范围工作,如“灯长”“盒长”“桌长”“门长”“窗长”等,把班内大小而琐碎的工作分配到个人,使每个人都是官,都是班内小主人,收到了很好的民主激励效应。
四、 发挥班委会和骨干的核心力量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组成班集体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在上一点中提到的一级管理人员即为班内核心力量,他们分别负责其它级别的各项工作,如“学习委员”负责指导总结“科代表的工作”“生活委员负责指导督促职责长的工作等。
五、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集体活动能发挥娱乐、导向、育人的功能,班主任要积极组织、参与学校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相互关心,尊重理解和协作的关系。许多优秀班主任的经验表明“寓教育于活动中”对实现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对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都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则需班主任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来确定。最后,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还需要有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才能更好地完成以上工作。
推荐阅读:
2012年春季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
2012年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范文
班主任帮助教育后进生工作心得体会